鄧鐵
摘 要: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國土資源管理體制,形成統一、開放、有序、競爭、完善的國土資源市場體系,優化資源配置,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應積極探索加強我國國土資源管理規范化的策略,切實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國土資源;國土資源管理;規范化
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勢在必行,但現階段我國國土資源規劃還不夠完善、規范,行政審批工作的效率也不夠高,加上各部門的配合與監督制約不到位、國土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等,降低了國土資源管理效果,急需解決。
1 科學調整,規范國土資源規劃
對我國國土資源規劃進行科學的修編,調控土地及礦產資源總量,建立由政府部門壟斷的一級國土資源市場。這主要包括:修編利用國土資源的總體規劃,編制省、市、縣三級礦產資源規劃,確保規劃的嚴格實施;規范土地規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新增建設用地收益分配制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等,控制好國土資源供應總量,宏觀上調控土地供應量;按照礦業權的市場需求,嚴格遵循供需平衡和適度從緊的基本原則,壟斷礦業權一級市場投放量,對開采礦產資源的總量進行控制,確保供求總量保持平衡,提高使用礦產資源的效率。
2 規范行政審批,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部門應基于國土資源規劃,突出行政審批的削減與規范,全面提升審批效率,讓各項審批工作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第一,針對重點項目建立快速審批通道,主動參與項目的前期運作,快速預審,擴大項目的先行用地范圍;各級管理部門要持續壓縮建設用地辦理環節的時限,規范預留指標的省級審批制度,以具備條件就馬上開工為標準,不超過2個月研究批復一次,隨時研究審批急需的、特殊的重大項目。第二,全面開展項目行政審批與收費清理整頓工作,使其不斷趨于規范化。即要盡可能精簡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限,實現處(室)審批不過夜和部門審批蓋章不超過3個工作日、全部辦結不超月;依法核定各個用地項目的收費標準,缺少法定依據的收費全部取消,在法定范圍內的項目根據收費標準低限落實;在已經精簡審批的基礎上再次清理現有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的用地事項。
3 加強部門配合,規范監督制約
國土資源管理規范化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各部門積極配合、一起開展工作。首先就是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應大力配合,加大土地開發與整理力度,組織相關部門開展建設用地的整理,提高土地使用率,推動經濟發展。其次就是各部門充分協作、群策群力,建設陽光國土,大力推行政務公開。要嚴格履行政務公開責任制,及時公開辦事指南,提供一站式服務;做好國土資源信息公開申請工作,建立健全政務公開的制度,加強監督與檢查,保證服務對象、管理相對人都能行使知情權。例如依托我國國土資源金土工程,及時在門戶網站上發布與群眾聯系密切的事項信息,包括建設用地的批準信息、土地產權與礦產產權的登記信息、評審礦產資源儲量的信息以及礦業權的設立、交易、變更等信息,并實時更新;擴大門戶網站提供在線辦事、咨詢、查詢、投訴等服務的范圍,規范行政權力的公開透明運行,推動綜合監督平臺與市場建設,實現國土資源管理的全流程、全業務運行與監督,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服務規范化水平。
4 處理好數據,推進信息化建設
除了上述幾項策略,在國土資源管理中還應重視發揮信息化的作用。信息化指的是發展以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使其造福于社會,是人類繼工業化之后的又一座文明發展高峰。對于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而言,信息化能顯著提高其決策效率和執政效能、公共服務水準。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處理好數據,繼續推進國土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規范管理工作。即要保證國土資源管理中信息收集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因為我國土地遼闊,資源信息收集內容較多,為保證信息具有延展性、可移植性,為后續規范管理國土資源提供便利,就要收集真實可靠的數據資料。與此同時,做好數據的規劃與保存工作,建立我國國土資源數據庫。平時不僅要分類管理所收集的國土資源數據,并編號,還要檢測、調查土地的方位、形狀、面積等,進行存檔;整合所有數據信息,將其輸入計算機,建設數據庫,方便查閱;建立土地、地礦、測繪等數據庫,結合我國的政策和礦產資源發展情況、潛能評價等,收集、整理我國礦產資源數據,完善數據庫;結合實際需求科學整合原有數據資源,及時更新國土資源數據,形成能被計算機識別的數字資料。
總而言之,國土資源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我們要想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保護自然,就必須科學調整我國國土資源規劃,規范其行政審批工作,在各部門的配合下加大監督制約力度,尤其是要處理好數據,用好信息化這把利器,有效管理、高效使用寶貴的國土資源,讓自然造福民生。
參考文獻
[1]祝桂琴.新形勢下我國國土資源管理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92.
[2]張晟杰.基層國土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