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彥
摘 要:素質教育的縱深推進,使更多教師關注對教學效率的提升,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其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多有不同,數學作為一門研究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學科,對促進學生建模能力、直觀想象、抽象思維等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班化教育理念下創新作業的批改策略,有助于提升教學的針對性與靈活性,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讓教師能夠具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幫助每一名同學。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展開在小班化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批改的有效策略探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小班化 作業批改
引 言
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應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其情感態度和數學思維得到充分發展[1]。為此,在作業批改中,教師不能只以優良、對錯來評價學生,應充分利用好這一師生溝通、互動的重要渠道,多元化、多維度、全方位的拓展作業批改的內涵,使學生受到正確的導向,讓其收獲學習的喜悅和自信,更好的促進其個性發展。
一、小班化教育理念簡介
小班化教育理念是在引入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將其與本土教學實踐相結合下發展而來的。簡而言之,小班化教育理念便是改變以往的大班額教育模式,以一種班額更?。ㄒ话悴怀^30人)的課堂組織、作業批改方式進行施教。進而,使教師有精力關注到班級中的所有學生,為學生呈現融洽、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交往方式以及學習習慣[2]。
隨著社會及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對教育教學發展水平的關注度愈發提高,人們對優質教育提出了較為迫切的需求。在歐美一些先進教育思想及理念的引入中,減小班級規模的教學實踐便應運而生。在教育的現代化發展中,小班化教學理念有助于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所需,能夠更好的體現出因材施教,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二、小班化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批改的有效策略
1、有助于教師了解真實學情,對學生施以正確引導
在小班化教育理念下,班額小了,數學教師的作業批改量少了,教師可以變革作業批改的方式[3],及時了解本班的真實學情,促進教、學融合,及時發現學生的理解、學習問題。以此,調整自身的教學進度與方向,使作業發揮其反饋教學的作用,讓批改由單一變得豐富。例如:在蘇教版四年級上《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的教學中,學生在課后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也是多種多樣,有的學生比較粗心,總是忘記加注“單位”;有的學生對數據的分析理解存在誤解,導致其所制作的統計圖不夠精準等等。這時候教師不可以直接標注正確答案,或是“怎么這么不細心?!”、“×”等進行對學生的作業批改、批注,可以改以面批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其當時的思路,使其認識到數學的嚴謹性、制作統計圖可以分步進行,促進學生的應用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作業批改中更講求針對性,有助于拉近師生距離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便是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數學作業的批改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便是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錯誤進行標注,后面加注正解或評語。小班化教學理念中,教師可以轉變思路,將學生的作業錯誤進行匯總,將其體現在教學中,充分運用作業中的錯誤資源。例如:在《小數的乘法和除法》教學中,教師可在豎式運算中,故意將“.”點錯,學生比較易于洞察別人的錯誤,對“糾正”老師的錯誤更有成就感,教師可以此引入情境教學,使學生意識到一點只差便是謬以千里,提醒其運算不僅應仔細,還需進行作業后的檢查;并可以聯系生活法,進行現實舉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意識到具體問題應具體分析,可以對運算結果有0的進行簡化,但在點小數點時多加注意等。以創新作業的批改形式,促進學生的參與,拉近師生距離。
3、充分利用作業評價,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
作業是鞏固學生學習、促進教師了解學習情況的重要方式,在批改中,教師應需注重對學生的欣賞、鼓勵式教育,建立其對數學的好感,培養其數學學習興趣。例如:在《分數思則混合運算》的作業批改中,教師可綜合學生在學習中的態度、表現、解題思路、作業呈現等綜合情況進行批改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習慣、課堂表現、書寫習慣等加以引導,能夠發現學生的長處,對其加以贊賞,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使其更具學習的獲得感與喜悅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并非一朝一夕之力。在小學數學作業的批改中,小班化理念有助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教師充分的掌握本班學情,并將因材施教體現在作業環節,從而:一方面有助于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實現個性引導;另一方面是教育理念與時俱進的重要體現,有力的推動了傳統作業批改方式的變革,進一步為學生高階段的數學學習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金曉菲.淺談小班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20.
[2] 魏完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小班化教學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2):20.
[3] 趙睿.談小班化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