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珂
摘 要: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湖南省外貿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主要得益于承接產業轉移政策、經濟改革紅利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的加強。湖南省外貿仍存在貿易體量偏小、順差太大、服務貿易占比偏低、區域發展失衡、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不匹配等問題。為更深入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促進和確保湖南省外貿產業的快速、持續、健康發展,湖南省還應當做好嚴格執行《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總體方案》、鼓勵跨境電商發展、加快培養和引進“一帶一路”外貿人才等八個方面的工作。
關鍵詞:一帶一路 湖南省 外貿 成功經驗 促進對策
一、湖南省當前的外貿業績和成功經驗
近年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外有效需求疲軟,面對如此復雜嚴峻的局面,我國外貿增速連年放緩。但湖南省外貿2017、2018連續兩個年頭保持了強勁增長,2017年,湖南省外貿一改頹勢,進出口總值達到2434.3億元,同比增長約39.8%,2018年3079.5億元,增長約26.5%。且增幅均位列全國第四位,中部六省第一位,成為我國外貿大軍中脫穎而出的一匹黑馬。綜合相關研究和數據,筆者認為湖南省外貿取得上述鮮亮成績的經驗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承接產業轉移政策成效顯現。自2010年開始,湖南省開始著手承接沿海省份特別是珠三角傳統產業轉移。2010年,湖南省制定、印發了《湖南省承接產業轉移引導資金管理辦法》,以經濟手段鼓勵省內各地市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經過數年得沉淀,轉移到湖南的外向型企業已經到了發力的階段。2018年,《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總體方案》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有力地推動了湖南外貿產業的發展。
二是供給側改革、關稅改革和海關改革的紅利。
供給側改革方面。近年來,我國多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并且主動降低了藥品、汽車及其零部件、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有效促進了進口貿易。2018年湖南省進口消費品86.2億元,增長62.5%。2018年,湖南省政府印發《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發展,同時調整和完善了《湖南省鼓勵類進口商品目錄》,鼓勵關鍵技術和零部件進口;2018年湖南省進口電子技術等高新技術產品240.7億元,增長50%。
關稅改革方面。近5年,湖南省始終堅持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幫助進口單位用足用好政策,為企業減負增效。其中2018年為湖南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減免稅款11.24億元,增長163.4%;5條重大技術裝備政策目錄調整建議被財政部等六部委采納,全年湖南重大技術裝備項下減免稅款9.88億元,列全國第一;2018年還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10.18萬份,為湖南出口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2.11億美元。
海關改革方面。自2017年底起,根據湖南省和海關總署關于機構改革的統一部署,長沙海關有序高效地推進了機構改革。2018年4月20日,原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長沙海關,統一以長沙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同年,長沙海關設立16個隸屬海關,實現了全省各市州海關機構全覆蓋,為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機構改革后,海關大力推進關檢業務融合,取消通關單,報檢單、報關單合二為一,原報關、報檢申報項目由229個合并精簡至105個,整合申報系統,啟用新報關單,真正實現一次申報、一單通關,通關流程和環節大幅精簡優化,通關成本大幅降低,湖南進出口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三是加強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目前,湖南省企業同“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開展進出口貿易,對外投資和重點領域合作項目有序開展。近年來,湖南省政府支持湖南省中歐班列發展,2017年、2018年陸續新增長沙、懷化等中歐班列鐵路站點并成功開通中歐班列業務,打通了中歐班列跨境運輸通道;2018年上半年,湖南首條全貨機航線開通,湘粵港直通快車也開始高效運營。2017年,湖南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587.2億元,增長約43.3%;2018年802.6億元,增長約36.5%,均超過全省同期外貿總量增幅10%。對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等主要沿線國家進出口額均在50億元以上,且同比均大幅增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的快速增長為湖南省外貿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力。
二、當前湖南省外貿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雖然湖南省外貿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五個方面。
(一)進出口貿易體量偏小。2018年湖南省外貿總額3079.5億元,僅為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2018年全國外貿總額為4.62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萬億元),全國排名居后。主要原因是該省長期以來將自己定位為中部內陸省份,認為外貿優勢不明顯,不夠重視外貿,起步較晚,基礎較差。
(二)貿易順差太大。2018年湖南省進口貿易額為1052.8億元,僅占到外貿總額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出口創匯理念的影響嚴重,重出口輕進口,另一方面是尚未找到足夠多適銷對路的進口商品。
(三)服務貿易占比偏低。湖南省外貿主要靠紡織品、糧食等初級產品和機電、裝備產品支撐(2018年出口總值中43.8%為機電產品),2018年服務貿易約為500億元,占比約16.2%,外貿結構不夠合理。這一局面固然與湖南省貿易統計口徑偏窄有關,但也跟該省第三產業較少主動走出國門關系密切。
(四)區域發展失衡。由于歷史的原因,湖南省經濟發展一直是東高西低的局面;目前,湖南省的外貿企業仍然主要集中在長株潭地區和岳陽市,其他地市外貿發展相對滯后。
(五)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仍不能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相匹配。湖南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近兩年發展迅猛,但受到南亞、中亞、中東國家政局普遍不穩、匯率變動太大、相關貿易人才缺乏等影響,湖南省目前的“一帶一路”貿易合作伙伴僅限于東盟、阿聯酋、印度和俄羅斯等13個國家,因而較難維持長期快速增長。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湖南省外貿促進對策
“一帶一路”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我國經濟、文化建設的基本國策。“一帶”,指的是橫亙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除中國外,包括東亞的蒙古國和東盟10國,西亞18國,南亞8國,中亞5國,獨聯體7國,中東歐16國,共計64個國家和地區。
當今世界正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繼續深層次顯現,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發展分化,國際經濟格局和貿易規則有待深刻調整。共建“一帶一路”符合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符合國際社會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根本利益。
目前,我國與美、日、歐盟的國際貿易已經日趨飽和,加上歐美貿易保護主義的重新抬頭,通過與這些國家發展貿易來壯大湖南外貿經濟已經不現實。湖南是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的結合部,也是“一帶一路”戰略承東起西的重要樞紐,“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湖南經濟特別是外貿的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因此,抓住“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契機,優化營商環境,著力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也是解決湖南省外貿進出口貿易體量偏小、貿易順差太大、區域結構不平衡、服務貿易占比偏低等問題的關鍵所在。
為更深入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促進和確保湖南省外貿產業的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筆者認為還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嚴格執行《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總體方案》,加快承接沿海外向型產業轉移。
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要突出產業轉移重點,增強對加工貿易產業的吸引力。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郴州市、衡陽市開發區等產業園區宜重點承接裝備制造、有色精深加工、資源化工等重化工業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轉移,永州市、邵陽市、懷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開發區等產業園區宜重點承接生物醫藥、紡織輕工、優勢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的轉移,交通沿線城市和縣域特色園區宜承接現代物流、高端制造業生產加工環節、制造業龍頭企業的轉移。湘南、湘西兩地應該進一步壯大外貿產業規模,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促進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二)進一步加大湖南經濟發展需要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宗商品進口力度。
貿易平衡才能持久。從當前情形看,煤炭、原油、有色金屬、大豆、土豆、乳品等、紡織原材料等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量出產且湖南市場急需的商品,可作為大宗商品盡可能向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采購。湖南省外貿主管部門應當通過招標課題等形式深入開展市場調研,重點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搜尋更多湖南經濟發展需要的商品。
(三)有序推進湖南人民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和游學。
旅游是服務貿易的特殊形式,出境旅游是反向的進口貿易,發展出境旅游既能平衡國際貿易,更有利益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和解。“一帶一路”沿線涵蓋東亞、東盟、西亞、南亞、中亞、獨聯體、中東歐等區域的64個國家和地區,有著豐富、多樣、高品位的自然美景,更有著神秘、迷人、多姿多彩的異域文化,多數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我國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數以千萬計的湖南人民已經具備出境旅游的條件,政府可以因勢利導,把出境旅游特別是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和游學納入外貿鼓勵范疇。
(四)推動外貿新業態快速成長,鼓勵跨境電商發展。
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較少受區位、交通條件影響,是未來外貿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平衡地區貿易的重要途徑,需要引起政府足夠重視。2018年,高橋大市場獲批市場采購貿易試點,長沙黃花機場國際快件中心啟動運營,同時推動了長沙金霞、黃花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發揮示范帶動效應,2018年共驗放跨境電商直購進口商品1.23億元。今后,湖南省除了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支持湘西、湘南、湘北等廣大地區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特別是涉“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的發展,外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電子商務法》重點研究跨境電商市場的監管辦法。
(五)全力支持申建“兩倉”,促進開放平臺擴容增效。
目前,全省投入運營的保稅倉9家、出口監管倉2家,共覆蓋9個市州。2018年全省“兩倉”實現進出口值12.32億元,增長51.9%;5家綜合保稅區一線進出境貨物162.2億元,增長110.2%;黃花機場進口藥品指定口岸獲批,平行進口汽車政策在城陵磯港落地,經濟效應明顯。今后,宜申建更多的保稅倉、出口監管倉、特定進口商品指定口岸、平行進口港,支持現有開放平臺擴容增效,為廣大外貿企業提供更多便利和實惠。
(六)適當減免交通收費,降低外貿貨物運輸成本。
湖南省地處中部內陸,運輸成本高是貨物貿易的重要制約因素,唯有通過減免或補貼貨物貿易交通費用,才能解決該省外貿企業貿易成本高的難題。湖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一帶”,主要通過鐵路運輸,“一路”主要通過水路運輸。無論通過哪種運輸方式,省內接駁的公路運輸大多是必需的,筆者認為,至少這一部分運輸的成本是必要和可以通過減免或補貼的方式來降低的。
(七)加強外貿業務指導,加大外貿風險防范力度。
湖南省外貿起步較晚,許多中小企業尚不熟悉外貿流程和規則,這就需要政府派專人進行分類指導。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歐美等國家會采取相應的手段,如設置貿易壁壘、更改匯率等來增加外貿易出口額,減少外貿進口額。對待這種情況,湖南省政府要引導企業規范在進出口貿易中的秩序,及時引導企業調節出口的數量和價格。同時,應該采取相應措施,杜絕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沖破國外貿易的壁壘,借助“一帶一路”的建設,開拓全新的經濟貿易合作伙伴,拓寬自身貿易產品,促進其多樣化、高質量化。當前,多數國家匯率變動幅度較大,政府部門應該形成一整套匯率預警機制, 以及促進相關金融機構出臺一系列規避匯率風險的金融產品, 以固定外貿企業匯率成本, 解除外貿企業匯率憂慮, 提高外貿企業的進出口積極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一些國家如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阿富汗、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烏克蘭等國家局勢并不明朗。除了盡量引導外貿企業暫時不直接與這些國家的企業進行貿易外,還應普及外貿保險知識,引導外貿企業通過保險規避和轉移貿易風險。
(八)加快培養和引進“一帶一路”外貿人才。
與沿海省份比,湖南省的外貿人才特別是熟練掌握相關語言、熟悉外貿業務、又有國際視野、善于規避國際風險的頂尖級戰略人才肯定是極度缺乏的。而“一帶一路”外貿業務的重大機遇又對湖南省的外貿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應引導政策,在承接沿海地區外向型企業轉移時,注意引進高水平外貿人才,同時留住省內高水平的外貿人才。另一方面,要進一步重視本省院校和企業內部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知識體系要更完善,加大電商知識、匯率知識、國際貿易規則知識、保險知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等知識的教學、培訓力度;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涉及泰語、馬來語、阿拉伯語、波斯語、斯拉夫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個語種,對外貿人才的語言能力更具體,在院校和企業外貿人才的培養中,要加強相應語種能力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陳波.把脈新時代外貿發展前景:成績、挑戰與對策——以湖南省為例[J].時代農機,2018,45(11):51-53.
[2] 歐陽琳, 洪敏, 陳政,等.“一帶一路”背景下湖南開放型經濟水平及貢獻評價[J].經濟地理,2017,(10):43-48.
[3] 潘昱霖.“一帶一路”建設為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建設發展創造的機遇[J].國際貿易,2017,(2):74-75.
[4] 熊曦,柳思維,陳文婕,等.湖南與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的對策——基于“一帶一路”戰略的思考[J].財務與金融,2015,(4):21-26.
[5] 朱虹.中國裝備制造業出口貿易問題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34):221-222.
[6] 王婷婷.“一帶一路”戰略下江蘇省對外貿易的轉型升級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3):164-165.
[7] 趙揚.“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結構的演變與發展趨勢[J].對外經貿實務,2017(5):8-11.
[8] 王菁菁.跨境電商視角下廣東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研究[J].經濟論壇,2017(11):11-13.
[9] 肖營.跨境電子商務推動廣東外貿轉型升級的對策研究[J].廣東經濟, 2016, (11):62-66.
[10] 黃銳.基于湖南外貿視角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6,(05):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