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璐
當前,我國的國際國內形勢和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既有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們要利用有利條件,控制和轉變不利條件。
不利的一面表現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經濟方面,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條件改善后帶來的挑戰。人的趨利攀富的心理,國外資本主義的腐朽生活方式的涌入以及市場經濟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則、等價交換原則及其它們誘發的各種不良思想等都對領導干部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政治方面,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還不健全,一些行政行為、市場行為和企業行為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的規范。思想文化方面,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和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觀念對領導干部的侵襲,以及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消極頹廢的思想觀念對領導干部頭腦的侵蝕,是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中思想文化方面的挑戰。社會方面,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社會風氣和人民群眾缺少現代公民意識也是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挑戰。
新形勢下,有利條件主要有:經濟建設方面,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為領導干部生活建設提供了雄厚的物質條件。政治方面,黨的建設和民主政治的發展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條件。社會建設方面,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將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構筑寬松和諧、朝氣蓬勃的社會環境。領導干部隊伍方面,領導干部隊伍的作風總體情況是好的,主流意識是好的,是向上的,大多數領導干部都能夠堅持優良的干部作風。這些有利于促進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進一步提升。
要進一步提升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就要端正、強化領導干部對作風建設的認識,就要創新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運行機制,進一步規范領導干部的行為,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制度建設,營造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良好氛圍,加強黨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領導。同時,領導干部也要注重和加強個人的作風修養。
一、個人層面
1.加強黨性修養,樹立科學的“三觀”。加強黨性修養和加強黨性鍛煉,認真學習、嚴格遵守黨章,堅決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增強黨員意識,做合格黨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堅持為人民服務人生觀,就要求領導干部一定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領導干部的價值觀應該是堅定不移、決不含糊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立足自身領導崗位,踐行權為民賦,利為民所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干事。
2.培養高尚情操,把好選用“三關” 。把好欲望關,經得起誘惑。領導干部要保持艱苦奮斗作風,加強品行修養,節制不良欲望,自覺做到不沉湎享樂,不追求物質。把好交友關,擇善而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領導干部要謹慎交友。務必要高度警惕,嚴把“社交圈”。多同普通群眾、基層干部、先進模范和專家學者交朋友,“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 把好興趣關,培養健康情趣。
3.提升學習能力,勤思考增本領。領導干部要注重培養研究的能力,不僅要重視現實問題的研究,還要重視理論問題的研究,敢于認真鉆研,敢于撰寫發表著述。還要像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那樣重視讀書、思考與實踐的結合。毛澤東指出“一切客觀存在的東西,不管是人是物,都是研究的對象,都是先生。”學習是領導干部成長的階梯,是政黨鞏固和國家興盛的必要條件。領導干部需要加強學習并善于學習,只有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學習好了,才能增強為人民服務和改革創新的本領,我們的黨才能建成學習型、服務型和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二、管理層面
1.突出頂層監督。把好入口關。對于“一把手”的選拔要慎重。要提拔那些在艱苦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真抓實干,清正廉潔,老百姓口碑好的干部,健全干部考核體系和評價機制,科學、準確、客觀、公正、全面地考核、評價干部。“常”“長”做好對“一把手”的正反面典型教育。“常”指的是經常,而“長”則指的是長期,常抓不懈。使其在正面受到廉潔奉公、執政為民的科學導向的教育,使其從反面受到警示教育。建立分權機制,強化對權力的制約,把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的使用等置于集體決策機制中。
2.擴大監督范圍。加強對領導干部“八小時之外”的監督必須拓寬對領導干部監督的領域和范圍。既要對他們的工作圈進行監督,還要對其生活圈和社交圈進行了解和監督,做到領導干部人在哪里,監督就要到哪里,徹底把對領導干部的“監督死角”打掃干凈。同時明確規定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手段去實施監督,確保監督的可行性與高效性。另外,突出新聞和廣大群眾在監督中的作用,通過多種監督方式構建領導干部“八小時之外”的管理與監督體系。
三、制度層面
1.設置競爭機制,完善選拔方式。在領導干部的選拔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是優化和完善用人機制的重要方式。公平的競爭可以使競爭者在參與競爭的過程中全面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可以對競爭者產生一定的壓力和動力。在引入競爭機制時,要堅持民主、公開、擇優的方針。競爭擇優選拔過程中,做到公開候選人的信息,公開舉報方式;堅持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要從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出發,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相結合,把意見建議拿到會上說,直言不諱;要從原則出發,真正樹民主、講民主,讓民主落到實處。
2.設置激勵機制,完善考核標準。設置激勵機制,就是要通過對領導干部的考核,褒獎遵紀守法者,樹立典型模范,弘揚和培育良好的作風,從而使該激勵機制產生導向性。設置激勵機制,要注重對領導干部幾個方面的考核。一是對其學風和工作作風的考核。在考核時,要注重組織對其參加培訓或學習情況的記錄。還要注重群眾對其政績的評判和認可度。看其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是沽名釣譽。二是對其思想作風和生活作風的考核。為政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理論素養和道德素質。在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和考核過程中,要重點落實對其思想理論素養和個人品德全面、科學地考察。
3.設置淘汰機制,加大懲處力度。“陳力就列,不能者止”。設置淘汰機制,強化監督和懲處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通過實施監督使領導干部清楚地知曉自己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干什么,使他們從思想上明白作為領導干部,擔負著對黨、對國家、對社會和對人民的巨大責任,必須要有強烈的自律意識。其次,少數領導干部還未真正確立權力來源于人民的觀念,“權大于法”的特權思想比較嚴重,盡管知道其違法亂紀的后果,卻仍然為之,究其原因,是不懼怕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所以,需要進一步加大對腐敗的懲處力度,不斷地優化和完善用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