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琴
摘 要:隨著現代文化的傳播,閱讀與寫作的關系也密不可分,兩者相互照應,相得益彰,共同促進學生學習語文、學好語文的能力。小學生在接觸語文時還有懵懂的意味在內,所以,教師如何引導孩子學習語文、愛上語文,便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任務。只有在這一時段讓小學生在潛意識中形成對語文的學習能力,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因為閱讀和寫作是輸入和輸出的全過程,并且內化于心,共同進步。旨在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教學應該怎樣有機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和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與寫作;結合法;策略研究;小學語文
一、閱讀與寫作的內在關系
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緊密相關的。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還無法完全認識世界,所以,認識事物難免會片面化,無法正確、準確地得出觀點來印證自身的想法。小學生的閱歷尚淺,知識面比較窄,在閱讀方面有很大阻礙,更別說在寫作方面了,可是閱讀和寫作又是不可區分的一家,他們相互之間有內在聯系。如果在小學入學之初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讓學生在進行大量的閱讀之后,著筆寫作,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就好像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我們反復的閱讀之后,便會產生一種神奇的靈感,有益于我們以后的寫作。同時,增加寫作的次數以及深度,也有助于提升閱讀的靈感,讓閱讀更加順暢,更加有意義。由此可以看出,閱讀和寫作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的,只有多加閱讀,才有助于提升寫作能力;同時,只有多多練習寫作,才有助于激發閱讀的靈感,讓小學生更加心領神會語文的魅力。閱讀和寫作的關系既是相互關聯,又會相互作用,因此需要融會貫通地進行學習。
二、小學生讀寫結合的現狀
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緊密相關的。小學生閱歷尚淺,在社會生活中一直處于學校的保護之下,文筆還有些稚嫩,在閱讀的方面也有所欠缺,有時閱讀只是膚淺的泛泛而讀,沒有深入內部,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和心路歷程。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想要寫好一篇作文是很難的,沒有情感的寫作只能是無病呻吟。很多小學生局限于課內的閱讀,沒有將閱讀面拓展至課外,也沒有將自己的情感體驗代入寫作之中,只是單單依靠排比句的羅列或者無病呻吟的狀態作文。同時,小學生閱讀時還普遍存在著泛泛而談的現狀,沒有將自己的情感進行升華,也沒有將閱讀的靈感代入寫作之中,這樣的現狀導致學生沒有很好地將閱讀促進寫作之法用好、用精,更不能通過寫作來反哺閱讀的能力。
三、如何提升小學生的閱讀品味,作為促進寫作的前提
(一)加強對名著、經典的閱讀,增強文字的感應能力
學生閱讀哪些刊物、哪些內容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未成年的學生世界觀還未養成,只有在這一階段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養成良好的世界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名著、經典帶給人的是心靈上的震撼,也是一種強大的動力所在,只有加強小學生對適齡段的優秀作品閱讀,才能提升小學生的閱讀品味,讓小學生在閱讀方面有所長進。
(二)學校組織進行集中的閱讀訓練,增加學生閱讀寫作的專業性
學校在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引導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學校的集中訓練中,學生能將自己日常閱讀和寫作不規范的地方進行修正,并且能在集體的學習中克制慵懶散漫的習慣,形成系統的學習和歸納,形成有規章制度的閱讀寫作訓練。教師對學生的寫作訓練也能通過指導讓學生的知識面有所拓展,增強寫作能力。
(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行日常閱讀交流
小學生在日常的閱讀中,要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自身的價值體現。每天早晨進行晨讀,這是閱讀的前提性保障,在閱讀之后,要相互交流。我們知道,寫作的前提是需要靈感的,多多交流,與身邊的同學、教師進行交流,會漸漸產生一些靈感,進而突破寫作的思維定式,展現寫作的手法,體會寫作形成的愉悅感。
四、把握讀寫相結合的方法,切實促進小學生的讀寫能力
(一)通過對教材的細致探究,尋找情感節點,促進寫作
感悟教材,填補情感上的空白,獲得新的感悟和體驗,從而促進寫作,這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運用教材進行閱讀促進寫作的方式。教材是最好的老師,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航向。教材是嚴格依照教學大綱編寫的,因此,在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上是最基礎的教材,是培養學生最直接的教案。例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聯想自己家鄉的春節和北京春節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并且仿照課文的內容,寫一段關于自己家鄉春節的描述語句,這就是教師充分挖掘課本素材,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手段。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能從教材中發掘很多關于寫作的素材,只要教師能通過正確的方式進行指引,就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二)增加小學生的閱讀積累,感受閱讀的魅力
要想讓閱讀在小學生的認知世界中形成習慣,加強小學生的閱讀積累是必經之路。眾所周知,閱讀量的增加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但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增加小學生的知識面、閱讀面在閱讀積累的過程中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如何增加小學生的閱讀積累便是非常重要的事。首先,要給予小學生寬廣的平臺,供學生去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在學??梢越⒋笮偷膱D書館,擺放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閱讀的作品;在班級也能建立圖書交換角,學生能自由交換書籍,閱讀不同風格的書籍,又能節省開支。其次,也要嚴把質量關,不讓腐朽、落后、不健康的作品流入閱讀架中,讓小學生能在健康的讀書環境中成長,教師在這里就需要嚴格把關,讓更加具有正能量的書籍出現在閱讀架中。最后,要給予小學生更多的時間去閱讀課外讀物,讓學生能在接觸課本的同時增加閱讀面,了解課本外的更多優秀作品,品味大千世界的各類作品,為寫作能力的提升鋪路。
(三)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
小學的語文學習分成兩個模塊,也就是知識的輸入和知識的輸出。知識的輸入就是在老師的課堂引導下,掌握必要的語文要素,為學生的課外學習提供幫助,這個過程中以認字識字為主;而知識的輸出就是通過學習將自己的思想展示給其他人的過程,這個過程既包括語言的表達,也包括通過寫作將自己的思維介紹給其他人。寫作作為當下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足夠的重視。寫作不能單單是由老師一方面進行相關工作的準備,我們的學生也應該積極參與到這個課程設計中,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和主觀能動性。小學生的寫作興趣的培養關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對學生的興趣引導,打消他們對語文學習的厭學情緒。寫作興趣的培養對于小學生的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意義。
1.激發學生內心傾訴的欲望——平等對話
我們的老師和小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很平等的,只有當老師放下自己的身段,融入學生之間,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學會傾聽。跟學生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這樣可以幫助老師走進學生的內心,能夠真正理解學生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傾訴欲望,結合老師的有效引導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2.使小學生保持傾訴的興趣——傾聽
老師可以通過對課程相關環節的精心編排,能夠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自己同學的想法,并鼓勵他們積極地表達自己所獲取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相互的信任,形成良好的同學關系。傾聽的培養對于學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傾聽,是最好的獲取信息的方法,這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啟發是非常有必要的。
3.拓寬小學生視野、汲取營養——觀察、發現生活
老師可以引導孩子養成記日記的習慣,從簡單的生活細節入手,保證學生記日記的習慣,這種習慣的養成能夠培養孩子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習慣,也為他們的寫作做了一定的鋪墊,并且可以分享一些優秀的日記范文給學生閱讀,讓學生細細品味別人日記的風格,逐漸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和寫作,將讀寫有效結合起來。
4.展現新時代的信息魅力——延展信息群文閱讀生活
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群文閱讀的方式可以由信息化的教學展現,通過多媒體教學形式,展現3~4篇同一議題的文章,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群文閱讀的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率,讓學生能在群文閱讀中增長更多的才華,并通過信息化的技術提升學生閱讀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加強閱讀后的寫作訓練
閱讀后,如何檢驗閱讀效果,或者如何提高寫作能力,都需要讀后的加緊訓練,讀后訓練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措施。寫作是閱讀能力的體現,只有閱讀后有必要的寫作訓練,才能將閱讀的效果擴大化,閱讀才真正有成效。小學生可以根據閱讀的內容進行仿寫、縮寫、擴寫,學習所閱讀文章的表達方式,從而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訓練力,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學校系統的閱讀訓練可以讓學生快速領略閱讀的魅力和閱讀的技巧,讓閱讀成為小學生每日必須堅持的日常習慣,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寫作,才能寫出好文章,反之又可以促進閱讀。因此,寫作訓練的創新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生的寫作之前,教師能讓學生走出去看一看,用自己的眼睛發現世界的美,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是真實的情感表達,而不是一味地無病呻吟;同時教師也能采取群文閱讀的模式,讓學生通過整合型文章的閱讀,進而促進寫作。
五、小結
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閱讀可以有效地促進寫作,寫作又可以反映閱讀的效果。只有有效地增加小學生的閱讀面,才能促進寫作的高效完成;只有寫作中體現閱讀的價值,閱讀才更有動力,所以,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劉云.淺談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J].課外語文,2017(19).
[2]鄭迎霞.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契合點分析[J].世紀之星(交流版),2017(7).
[3]鄒麗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寫作訓練[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3):135.
[4]陳玲,于澤元.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學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