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摘 要:新課標實施之后,越來越多的小學老師開始轉變了教學觀念,調整了教學思路,從思想上認識到教育教學的目的不再是理論知識的掌握,而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可以有效實現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是教材,一般人認為教材就是教科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要依據,也是數學教學得以進行的基礎。但是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老師一定要使用好教材,知道教材編寫的目的是教育目標、教學計劃的根據,要在教學中處理好教材與生活的關系,才能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一、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現象
新課標指出“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將致力于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數學與自然社會、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從而了解數學的價值?!被谶@種認知,老師作為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組織者,也應該是生活化教學方式的來源者,教學中要促進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就必須不斷找到數學與生活的結合點,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現象。由于小學生的認知經驗不足,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尋找更多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結合點,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取得學習的最佳效果。
比如學習“認識長度單位”一節內容時,老師設置如下案例:
老師:同學們好,請同學們生在不用尺子的前提下,可以量出自己書桌的長度嗎?
學生:可以用手來測量,可以用手臂來測量,可以用拳頭來測量……
老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這些方法都可以,古人把大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叫拃,用拃可以測量出物體的長度,那么請同學們測出自己的書桌的長度吧。
這里老師在講課時,運用學生身邊的素材,生活中的實例,調動了學生的注意力,當老師提出問題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在主動參與,老師考慮一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還不具備,所以沒有直接引入米和厘米的單位名稱,但是這節課中采用了生活化的情境,效果就大為不同,如果直接引入數學概念,那么學生一開始是很難接受的,引不起足夠的關注度。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啟發學生去關注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手指去丈量,在對事物有了感知之后進行新概念的學習,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二、從生活中善于選取教學內容
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知識,這就需要老師用一雙慧眼去發現,并引導學生主動去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老師首先要做到對教材進行深入發掘和研究,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識點,找到教材與生活的結合點。
比如,每個班級都有送餐的人員,這一生活情景是學生司空見慣的,其實這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生活中數學中的實例,數學老師可讓學生推測一下每份飯菜的重量,有的學生可能知道,有的學生可能不會表述,這個時候老師適時地引出單位重量“克”的概念,讓學生親自體驗到“克”的內涵,明白了“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稱量單位,這樣全班的同學大部分就會明白。接下老師再設置情境,“如果送餐員給我們全班同學要送飯,共有多重呢?能否算出總重量呢?”學生馬上進入問題情境,積極討論起來,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乘法”知識。同時,引入“千克”這個重量單位。學生開始搜集相關數據并進行計算,這一情境既鍛煉了學生的計算能力,還接觸到了新數學知識,也讓學生受到了情感教育,知道送餐員的辛苦,同時也讓他們懂得勞動者的艱辛,理解了節約的內涵,思想上得到了熏陶。
三、采用游戲式的生活化數學教學方式
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他們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課堂幾十分鐘時間,他們是很難長久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所以在生活化數學教學中,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樣會大大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他們長久地記住知識。
比如在學習“加倍與減半”內容時,可設置以下的情境:
老師可以和同學之間做拍手游戲來鞏固所學的知識點。老師先告訴同學們一起做拍手游戲,一聽做游戲學生的興趣當然很高了,老師把學生分成四組,分別和老師來進行游戲,并且比賽哪一組同學能夠全部正確完成。其實在分組的過程中,老師引入了簡單的“減半”概念,然后老師引導學生,“首先全班同學分成兩個大組,每一個大組再分成兩個小組”,這樣通過非常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復習了什么是“減半”概念,這樣的減半概念適用于能力較差的學生,讓他們有認知的基本感受。然后進行游戲,老師拍四下手,說“加倍”,讓其中的一組同學生來拍八下手;說“減半”,則讓其中的一組同學拍兩下手,這樣簡單的游戲中,學生鞏固了新知識,也復習了舊知,讓一些不懂數學概念的同學在游戲中再一次學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到了新知。
總之,數學源于生活,但同時又對應著生活,最終要應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出現的數學問題,這也是新課改所體現出來的教學理念。同時,新課標提出數學生活化教育的要求,在這些理念的引領下,數學生活化教學一定要體現以小學生生活為本的教學模式,這是小學數學順應時代需求而發展起來的。生活化教學尤其在小學階段意義重大,因為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就是從小培養發展起來的,所以作為最初接觸數學教育的小學生,在小學階段一定要注重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林良富.課堂教學生活化探索與實踐[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4.
[2]徐斌艷.教學課程與教學論[M].(第二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M].教育研究,1997: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