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龍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美術是學生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必修的一門藝術課程,是學校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需要小學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綜合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孩子們能夠在一個富有美感詩意又充滿和諧愉悅的美術課堂氛圍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從而發自內心積極主動投入課堂中去欣賞感受美,最終創造表現美,培養孩子們的藝術心靈和藝術個性,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來一線教學的經驗,談一談小學美術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基本途徑。
一、利用學校、班級文化創設情境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一所校風良好的學校,它的每一面墻、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都是會說話的,同樣,班級文化鮮明的教室里,每一樣物品、每一則標語都如春風化雨般感化著孩子們的心靈,我校是全市最早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學校之一,學校的很多地方都是我們進行“野外情境課堂”的絕佳選擇,例如,在教學《花兒朵朵》時,我興致盎然地帶孩子們到操場里的“綠色實踐基地”,了解了自己熟悉的花兒的結構、類別,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功能,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老師再恰當地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用適當的方式表現出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始終伴隨著創作活動,極大地提高了作畫的興趣與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
多媒體利用聲、光、電等技術,以電腦網絡作為承載平臺,在創設美術情境方面有先天優勢,技術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用多彩的環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調節學生情緒,激發學生強烈的創作欲望,如在教學《花格子小牛》時,為了使學生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創設了以下的情境:開課伊始,欣賞動感十足的音樂——《麥叔叔的農場》,將孩子們帶入快樂忙碌的農場生活中,接下來,通過情境創設,拋出本節課的目標:“農場里,要舉行一場盛大的Party,今天小牛要請你幫個忙,讓你為他設計一件漂亮的花格子衣服”。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接著我適時引入格子的畫法以及色彩的變化,孩子帶著任務接受美術課上的新知識,自然最后的作品也是讓人“腦洞大開”,最后,我們在快樂的音樂聲中,帶著自己設計的“衣服”載歌載舞……在多媒體課件創設的情境中孩子們學到了知識,還提高了他們的表演才華。
三、講述“故事”,創設教學情境
小學生都愛聽故事,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科學發展史上都存在著眾多的趣聞軼事。故事的情節和主題,不僅吸引人,而且蘊含一定的道理。而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講也講不完的歷史故事。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恰當運用作品所反映的歷史背景、人物、事件等情況,以故事講述的形式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感悟道理。如:在教學《青花瓷》時,通過展示各年代的青花圖片,講述每張圖片后面的“故事”,讓學生了解人類文明的進步,特別是明清兩代是我國陶瓷制造業的鼎盛時期,其生產規模和藝術水平都超過了以往各代,在那個時候,人們還創造了多種色彩的青花,又名“五彩青花”。在了解青花瓷的發展史后,我做了一些示范性的繪畫,在后來展示學生作品時,我發現大多數學生已經掌握并能夠準確用藍色水彩筆畫出瓷器的邊飾紋樣。這讓我不得不驚嘆于學生的表現,這也說明美術教學中通過講述“故事”,可以極大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同時也讓孩子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對作品有一種深沉的思考,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思辨能力與鑒賞能力。
四、有效游戲,創設情境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歡歡喜喜的游戲中,讓學生把對游戲的視覺感官體驗運用到美術活動中去,并且把觀察到的主題畫面以及各種各樣生動的人物動態形象記憶在腦海中。在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最鮮明時,只需稍加提點,學生就可確定自己想畫的畫面。例如在教學《想象中的飛機》時,我先教孩子們折紙飛機,接著讓孩子們拿著自己的飛機進行小組試飛比賽,在游戲中,孩子們愛上了飛機,點燃了他們飛翔的原始夢想,接著我講述了飛機產生的歷史——從風箏到新型飛機,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探索歷程,再從圖片和模型里看構造、欣賞科幻電影中的未來飛機,激發學生的想象,從而創作出想象中飛機的草圖。這一切的一切,在他們的筆下被注進了生命,從而使畫面顯得那么可愛而又親切。有效的游戲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培養了學生對美術課的情感,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點燃了孩子理想的火種。
真正的美術教學,應該在于體驗生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大自然就是一門充滿激情與美的藝術,要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并用自己的手去描繪去感悟。而創設情境教學,正是架起了美術課堂與生活的一道橋梁,喚起了孩子豐富的內心體驗,激發了孩子強烈的創作欲望、想象能力,讓學生在真情涌動中獲得知識技能與感情升華,形成良好的藝術情操,并提高心理和行為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