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詩琦
摘要:原個人所得稅制與社保征管模式存在較大的弊端,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為促使個稅在保證社會公平的基礎上實現收入分配調節,應積極進行改革,以滿足當前的需求。本文從個稅改革與社保從嚴征管入手,明確其對個人與企業產生的影響,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個稅改革;社保從嚴征管;個人所得稅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我國改革進程加快,個人所得稅與社保征管逐漸成為改革的重點內容,結合當前時代發展的需求,合理進行制度創新與優化,實現社會穩定發展,并縮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保的征收效率與質量,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一、現階段個稅改革與社保從嚴征管的時代背景
傳統上,受分征征管模式影響,主要將當前的社保征管與個稅改革分離開展,如社保工作主要是由社保部門進行統一負責,而個人所得稅則主要由當前的稅務部門進行管理。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3年-2017年中,我國嚴格按照法律申報社保基數并且按照當前規定進行社保費用繳納的企業由原來的31%下降至24%,百分之八十的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未能嚴格按照當前員工的實際工資進行基礎的社保的費用繳納,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企業為降低自身的成本投入,提升經濟效益,通過最低基數繳納社保,并扣除福利項目、津貼、獎金等,單以基礎工資為基礎進行核算,從根本上降低其繳費額度,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社保繳費基數申報過程中難以實現規范化、公開化以及透明化,尤其是在當前的分征模式下,其整體工作效率不高,對人們產生直接的影響。社會的發展促使當前社會老齡化加快,社保基金呈現出短缺情況,其缺口的進一步增大造成政府的壓力提升,需要面臨較大的社會壓力,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城鎮職工社保養老保險基金整體情況進一步惡化,呈現出嚴重的入不敷出情況,征繳數量遠遠低于支出水平,并且預測未來我國社保收入與支出不平衡程度將進一步加深,需要政府部門不斷增大投入,增大財政壓力。由此,越來越嚴重的資金壓力促使現階段的征管模式進一步發展,通過改革創新,促使其整體效率提升,強化現有的征管手段,優化整體模式,滿足當前的需求[1]。
例如,以實際案例為例,當前我國工資主要是按照累進稅率進行計算,明確其納稅額度,同時對于其他類型的收入則按照比例進行計算,受此影響其稅率的不同導致整體收入群體產生較大的差異性,增大收入差距。對于部分高收入群體來說,工資只是基本收入的一小部分,而其他類型的收入占據較大比重,如紅利、股息、租金等,傳統的個稅條例較為片面,導致高收入群體的稅負總額降低,而對于當前的中薪階層來說,一直是當前我國的納稅主體,需要承擔較大的稅負,但在原有的條例中未能充分考慮其個性差異,造成其公平性不佳,如兩個家庭中,第一個家庭兩夫妻每人每月3500元收入,雙方父母具有固定收入,有房有車,生活富足,第二個家庭為一男性,每月收入7000元,存在房貸,需要贍養兩位老人,并撫養一名孩子,其每月需求繳納稅款,通過對比發現,第二個家庭的生活負擔較重,并且具有較強的稅務負擔,導致個人所得稅的實際應用存在不合理之處,因此必須進行改革創新,以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
二、個稅改革與社保從嚴征管對企業和個人產生的影響分析
(一)對企業產生的影響
對于企業總成本來說,人力成本是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社保繳納費用較高將直接增大企業的總經營成本,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企業社保繳納費平均水平占據世界前列,甚至遠遠超過部分發達國家,增大企業壓力,尤其是對于部分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來說,直接增大其成本,最終導致部分企業不惜進行漏繳,造成違法。通過社保從嚴征管措施,可以從整體上進行優化創新,積極對傳統的社保征繳模式進行優化與調整,對企業的實際行為進行規范,從根本上提升征繳效率,降低企業漏繳情況。例如,靈活利用當前的新社保從嚴征管模式,促使整個征繳流程得到優化,如登記流程、申報流程、繳納流程、監管流程以及處理流程等,經過稅務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全權負責,在此基礎上稅務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企業申報的款項與工作人員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促使企業嚴格按照當前的法律進行繳納稅款,按照規定的數額進行,從根源上杜絕漏繳、少繳的情況,縮小社保的支出與繳納之間的資金缺口,尤其是對于部分勞動型企業來說,應合理進行規范,保證其滿足當前的需求[2]。
例如,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7年我國積極進行社保從嚴征管,并合理進行改革創新,其社保繳納額提升2.78萬億元,企業多繳納2萬億元,個人多繳納的金額為收入的百分之三,而企業多繳納的費用超過百分之十五,從整體上分析,社保從嚴征管對企業產生的影響較大,尤其是對工資高企業來說,工資水平與社保繳納呈現出正比,如互聯網行業,最明顯的體現在人力資源成本上,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甚至影響企業未來發展。對于部分行業來說,從嚴征管模式對其工傷保險費用要求更高,需要繳納更多的資金,但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保證其合理性。
(二)對個人產生的影響
當前的新個稅可以有效的降低低收入者的稅務負擔,對個人產生明顯的影響,例如,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大,逐漸步入小康,如據相關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的城鎮居民消費月支出超過四千元,并在發展過程中,經濟實現穩定的增長,當前原有的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3500元逐漸與實際情況相悖,呈現出不合理之處。為解決當前的問題,新個人所得稅將其起征點提高至5000元,并根據實際情況對個稅條例中的稅率級距進行調整,如對最低檔的級距進行跨級,并對稅率進行調整,如某一級為1500-4500,經過調整后將其區間調整為3000-12000,保證以工資為主要來源的工作人員可以享受到當前的優惠政策,降低個人繳納稅款[3]。
例如,新個人所得稅的出臺,可以有效的保證低收入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其稅務支出,滿足當前的需求。與此同時,當前的新個人所得稅還對當前的房貸、贍養支出、房租等相關的專項進行優化,并合理進行款項扣除,保證廣大的納稅群體提升自身的生活質量,增加可納稅人的收入,相當于采取合理的財政補貼。對于當前的低收入人群來說,幾百元的稅務款項可以有效的改善自身的生活質量,實現線共同富裕,提升人們的綜合生活水平。因此政府應積極進行改革,不斷進行深化完善,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為其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提高生活水平。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積極進行個稅改革與社保從嚴征管對于企業與個人來說均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我國應明確個稅與社保措施是保證我國應對時代挑戰、實現公平收入的有效策略,進一步進行深化完善,促使我國財政改革實現突破,帶領人民逐漸走向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王秀燕,董長瑞,靳衛東.個人所得稅改革與居民消費: 基于準實驗研究[J].管理評論,2019,31 (02): 36-48.
[3]孫兆力,王曉晨.商業銀行開展涉稅服務的路徑分析——基于新個人所得稅改革[J].天津經濟,2019 (02): 44-46.
[3]劉姝婕.如何借助大數據支撐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前路——以湛江市某地稅局為例[J].北方經貿,2019 (02): 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