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霞
摘 要:小學書法教學現狀并非我們想象的那么好,也沒我們想象的那么差,但的確不太盡如人意,所以作為一線書法老師,這幾年一直在做這方面的思考。書法課和其他課一樣,也是有規律可循的,要從課堂的特性出發結合教育學心理學教好這門課。
關鍵詞:書法教育;教學評價;課堂形式
章太炎曾說,滅掉了一個國家的文字,就是滅掉了一個國家。如今世界的信息化、數字化,手寫能力不斷退化,尤其是很多人在一些日常書寫中顯現出常用字不會寫,一寫就是錯別字。總之,大環境對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揚造成不小的沖擊。
如今中小學都有書法課程的開設,教材編寫系統,根據各年級學生特點安排合理得當,循序漸進。這就對廣大的中小學書法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無論你是專職的還是兼職的我想都需要做到以下這幾點:
1.學習書法課標及書法課程綱要;
2.鉆研書法教材研習書法課程教法;
3.做到能寫會教:有規范的楷書、行楷的臨帖基本功,能開展有趣的活動等;
4.提高書法文化修養,有一定的書寫技能、賞析水平、認識體驗感受、道德修為等。
書法教育是基礎性根本性的文化建設,承擔著重大的社會責任,書法教育還搭載著如下功能:識字教育,文化傳承,德育,藝術教育。
如我們在教學生認識“德”,在甲骨文中四周為道路,中是一只眼睛,之上是一條直線,行動要正即為“德”;在金文中加了“心”,目正、心正才為“德”;在小篆中,右邊上方變為了“直”,“直心”為德。還有漢字的書寫,一字一格,不能出格,做人亦如是。字的教學中寓識字教育,文化傳承,德育,藝術教育于一體。
但是我們在教學中達到這四點還不行,更主要的是教學效果,正所謂教學相長。如何讓學生感興趣,愛學,想學才是關鍵,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以及設計怎樣的課堂形式尤為重要。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苗。”以身作則,以情促教,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規范嚴格專業的老師。記得有一次,班級學生有一半沒交上一次的作業,我只問了人數,然后什么也沒說,我就只專心練習自己的字,大概十幾分鐘過去了,有幾個孩子坐不住了,他們說,老師您不要生氣,我們下次把這次的作業補上,保證都聽您的。我趁機說作為一個小孩子,每天至少練習半小時的字這個是可以做到的,我現在保證每天練習兩個小時呢,大家看看教室里掛的我的字畫。孩子們看了看,心服誠悅。然后我說一手好字絕對讓你在你的同學當中高出一籌,你們愿意嗎?孩子們齊聲說:愿意!
一、適時表揚,建立信任
書法教學不同其他學科,本身枯燥,需要下功夫,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而且坐不住,所以每一次收上來的作業,最好是只找每個學生寫得好的字去評講,多找優點去夸贊。對他們的困難、障礙、憂慮、失誤不要一味指責,和孩子們溝通,多和他們談心,給孩子足夠的信任,讓孩子信心百倍地進行練習,書法練習有人說沒有一萬小時的堅持,難以成功,這個我完全認同。
二、及時肯定,建立信心
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啟發引導是常用的方式,書法教學也不例外。比如說在教孩子臨帖練習時,可以讓孩子自己觀察字的結構筆法,按自己的理解說出來,并且對孩子的看法及時給予肯定,從而增強自信。
評價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正所謂物極必反,必須考慮方法的靈活運用,也要考慮方法的實際效果。
1.注意防止評價方式僵硬化模式化,一味地表揚,一味地鼓勵并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要注意學生的差異化。
2.注意方法的簡單化,不要過于繁復,要有一定的操作性。
課堂評價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一定要重視評價的及時反饋,學生的直接表現。
評價方式需要和課堂形式相輔相成,所以課堂形式也至關重要。
1.創設情境,參與活動。“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開一場詩會,看看誰記的關于讀書的詩句最多,誰又知道書法家顏真卿的關于讀書的詩是什么?”“今天呢,我們開一場故事會,看看誰知道哪些書法家的故事,他的代表作是什么?”這樣的活動參與度高,寓教于樂中,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從中學了不少知識,最主要的是學生要事先去查閱資料,去網絡了解相關人物,學習的主動性也培養了。愛書法是民族的天性,“見字如面”“尺牘書疏,千里面目也。”
2.舉辦比賽,制定目標。書法課時間雖然有限,但是如果統籌得當,完全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比如在上一次課程結束時,布置好這次的作業內容,然后下次上課的時候張貼懸掛,進行評比,選出最佳作業,進行獎勵,這樣也形成了激勵機制,并且學生自己也會有小目標。
常規的課堂形式是常態,適時改變課堂形式,一則為了形式的多樣化,更多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書法的練習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期不懈地堅持。
有人說中國文化就是漢字的文化,而書法就是漢字的藝術。所以書法發展的歷史就是漢字發展的歷史。中國書法是世界藝苑獨樹一幟的藝術,是一門單純的、實用的、抒情的、神秘的、極具個性的、有氣息流動的中國人的生命美學。
學習書法就是學習做人,正所謂“人正則筆正,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俗話說,學習全憑自用功,老師不過引路人。書法是手寫的藝術,這是一種與自己相處的儀式。書法的練習從來都是個人行為,所以需要靜心方能成事。從古至今,書法都是讀書人的事情,但凡有名的書家,首先是一名文化人。所以學習書法,一定要讓學生多讀書,讀經典,讀歷史,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方能提升藝術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