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菁
【摘要】合作教學是初中音樂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陶冶學生情操、集體主義精神培養上有著獨特的教育價值。合唱教學不同于一般的唱法,它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唱歌方式。結合多年的初中音樂教學經驗,對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技巧和策略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希望可以對其他的一線教師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音樂 合唱教學 教學實踐 技巧
人的聲音是一種最樸實、最自然的音樂表達方式,合唱對于音樂來說不僅是其中的一種唱法,更是人類進行音樂體驗、創造力體驗的重要途徑。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曾經說道:“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以替代的重要形式”,可見在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有著重要的地位。
在新課改中,對當下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初中音樂學科來說,要求教師通過課堂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技能,更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智力,開展技能和智能并行的教學模式。另外,在新課改理念中還倡導小組合作學習,這都意味著教師要把合唱教學放在重要位置。合唱教學,具有育人育心的重要教育價值,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合唱是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重要途徑,合唱涉及音準的控制、節奏的掌握、力度和速度的控制與選擇,甚至包括了聲部之間聲音的融合、協調以及平衡,所以合唱教學對于學生的啟迪是多方面的,學生在合唱中能夠實現等方面的發展。
其次,合唱有利于學生智能的培養,增強其音樂的感知力。在合唱中,學生學會了如何去欣賞作品、如何評價作品,提升了他們對于音樂要素的敏感度。隨著對音樂感知力的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理解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發展。
第三,合唱可以促進學生優秀品德的形成。不同于獨唱,合唱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團隊之間的分工協作,且這種分工合作準確性要求很高,因此學生在合唱學習之中要學會如何去配合他人,有時候甚至要“犧牲”自己,才能讓個別或者整體綻放出光彩。
1.分析歌唱作品,做好合唱教學的準備工作
在合唱教學開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是進行發聲練習,這是用于訓練學生聲音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簡單的一種練習方式。在合唱教學前,教師可以帶領著學生進行發聲練習,來保障接下來合唱學習的效果。
具體來說,進行發生練習的類型很多,如可以針對要學習的具體曲目,帶領學生進行某種發聲方法的練習,如“深吸慢呼氣息控制延長練習”,通過這一練習方式引導學生先學會“蓄氣”,先壓一下氣,隨后將廢氣排出,然后通過鼻以及舌尖的間隙如“聞花”一般去自然而然地吸氣,吸氣要保證舒緩、暢快,隨后氣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讓氣像流水一般緩緩放出,保證整個過程慢速、均勻,盡量去維持較長的時間。另外,還有合唱中的站立姿勢練習,站立姿勢很重要但是也經常被人所忽視。站姿不正確除了造成不雅觀外,還會對歌詞造成影響,如歌詞通道不順暢、氣息的調控跟不上,導致影響最后合唱出來的聲音。在合唱學習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身體保持直立,呈現高達挺拔的氣勢,使身體保持一個完整的、最佳的合唱狀態。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是其重要的一項內容,像其他教學內容一樣,明確發聲練習的目的,做好學習前的發聲練習工作,幫助學生調整好嗓子的狀態,調整后身體的姿態,這些是一節課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
2.欣賞合唱作品,培養學生合唱作品的興趣
在學習一首歌曲前,教師應該首先引領學生去對合唱的作品進行分析,對作品的創作背景、表達的情感有充分的理解,這樣才能夠激發他們對作品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合唱來感悟歌曲中蘊含的情感。
例如,合唱歌曲《踏雪尋梅》,就是一首傳統的藝術歌曲,無論是詞還是曲都可謂是音樂中的經典,也是學生進行作品欣賞很好的素材。在本歌曲中,作者表達了對大自然、對生活的贊美和熱愛。關于這首作品的名字“踏雪尋梅”其實還有一個典故,教師可以將這個故事介紹給學生——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我國唐代大詩人孟浩然時而抬頭遠眺群山,時而低頭俯視江面,照常騎著驢子在江邊走來走去,這是他的一個愛好,這時候來往的人不禁詢問道:“浩然公,天氣如此寒冷,您還一個人走在江邊,到底是有什么事清呢?”孟浩然樂笑著回答道:“我在這里尋梅”。對于這件事,有人就編了一首打油詩,“數九寒天雪花飄,大雪紛飛似鵝毛。浩然不辭風霜苦,踏雪尋梅樂逍遙。”通過引入孟浩然雪天尋找寫詩靈感的故事,增加了學生對這一作品的感性認識。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背景音樂中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去體會梅花傲立雪中,幽香陣陣的情景,感悟這首歌高雅的意境和純樸的生活情趣。
3.多聆聽好作品,增強學生潛在音樂創造力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沒有聲響不足為樂,因而學會聆聽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讓學生多聆聽好的合唱作品,可以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感悟力,激發其潛在的音樂創造力。另外,在聆聽優秀音樂作品的過程中,耳濡目染下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力也會提升。
例如,我國比較著名的合唱曲目《送別》,教師可以在音樂課上進行播放和欣賞。這首歌自1914年問世以來,已經被無數人傳唱了100多年。縱觀整個作品,其中其歌詞只有十句,八個樂句,是借美國奧德威一首通俗歌曲的旋律填詞而成。可是,就是這樣一首看似尋常的歌曲,吸引了無數的人傳唱,他將離別者的一種通感展現地淋漓盡致。通過引導學生對經典進行欣賞,能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好的音樂、好的音樂為什么好。當學生學會分辨之后,在自己的合唱中,就會因這些好作品為典范來要求自己,促進自己合唱能力的提高。
4.開展藝術活動,促進初中合唱教學的發展
開展藝術活動,是促使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定期組織學生去參加藝術活動,推動學生把音樂知識的認知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進行有機的結合。在藝術活動實踐中,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
例如,在學校每年舉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中,基本上都會開展合唱、舞蹈、器樂等音樂項目,鼓勵學生們報名其中的合唱項目,鼓勵他們組建成員、開展節目訓練,借助藝術節這一活動展現“合唱”獨特的魅力。在課堂上學過的曲目《小鳥小鳥》《西風的話》等,就可以在課下稍加練習,在藝術節以合唱表演的方式展現出來。
另外,在學校條件允許情況下,教師還可以開展主題合唱比賽,如“喜迎十九大”的紅歌合唱比賽,不僅可以磨煉學生們的合唱技巧,還能夠借助音樂這一形式來實現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一位參加完這次比賽活動學生感嘆到,音樂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情感的重要方式,在《黃河頌》的合唱中深切地能夠體會到歌曲中的強烈情感,通過合唱我也將自己的一腔愛國之心表達了出來。可見,音樂藝術活動是音樂教學的擴展,教師應當堅持以音樂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藝術活動為輔助的思想,提高合唱教學的實效性。
總之,初中音樂合唱教學需要教師善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打造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中來實施對學生技能技巧方面的訓練。我相信,隨著音樂學科教學地區的不斷上升,音樂獨特的教育價值會被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合唱教學會實現新的突破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蘇嘉莉.唱和諧之聲,讓校園藝術之花綻放——淺談初中合唱團訓練對策[J].藝術評鑒,2018,(20) :116.
[2]陳莎莎.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探究[J].北方音樂,2018,(03) :173.
[3]趙藝.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技巧及相關概述[J].北方音樂,2018,(01)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