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非

邪教是當今人類社會的一大公害,在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邪教發展也緊追時代潮流,邪教組織改變策略,變換手法,更換信徒陣地,從農村走向城鎮,從社會走向高校。邪教是冒用宗教、氣功或其他名義而建立起來的,它一般會以宗教、氣功部分要求為基礎,再加入一些內容,形成邪教組織的修煉之法[1]。大學生處在人生初顯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相對不夠成熟,社會閱歷較淺,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加之其對新異事物好奇心重,自我控制力薄弱,很容易受他人蠱惑,從而誤入邪教。
調查對象。鄭州城市職業學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鄭州商學院、河南護理職業學院2793名在校生。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實地考察、個人訪談。
本次問卷采用網絡問卷的形式,共回收2793份問卷,其中男女比例為1:0.83。
針對大學生對邪教的了解程度,涉及幾個問題。
(一)在你是否聽說過邪教中,39.23%的學生表示經常聽說,27.32%的學生表示聽說過,29.46%的學生表示偶爾聽說過,3.99%的學生表示沒有聽說過;
(二)你聽說過的邪教組織有哪些?
52.33%的同學表示聽說法輪功,38.45%的學生聽說過法輪功和全能神教,6.32%的學生表示聽說過法輪功和門徒會,2.9%的學生表示聽說全能神教和主神教。
由以上調查結果可知,有96.01%的大學生聽說過邪教,由此說明高校大學生對邪教知悉度較高,大部分學生對危害性較大,涉及人數較多的邪教組織了解較多,對涉及信徒較少的組織了解相對較少。在走訪中發現,部分學生認為全能神教為某一小眾宗教組織。
針對大學生對邪教的危害程度和認知,涉及以下題目;
(一)、你認為邪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危害國家安全2、獲取非法錢財;3、滿足個人私欲;4、控制信徒思想。其中72.3%的學生選擇了1,22.43%的學生選擇了2,3.72%的學生選擇3,12.15%的學生選擇了4。
(二)、如果有人向你宣傳邪教,你會怎么辦?1、迅速向有關部門反映;2、明確拒絕;3、聽聽內容,一笑了之;4、跟同學談論此事。23.73%的學生選擇了1;36.46%的學生選擇了2;58.74%的學生選擇了3;12.34%的學生選擇了4。
針對大學生對邪教宣傳方式的了解。你認為邪教最主要的宣傳方式是什么?1、采用宣傳頁的方式;2、面對面宣傳;3、利用網絡傳播其邪教思想;4、短信、短信傳播。12.3%的學生選擇了1,56.74%的學生選擇了2,35.56%的學生選擇了3,9.23%的學生選擇了4。
(三)如果你發現有同學加入邪教,你會怎么辦?1、通知所在班級輔導員,并向相關部門舉報;2、勸解其脫離邪教組織;3、置之不理;4、通過該生了解邪教相關知識,滿足自己好奇心。34.56%的學生選擇了1;45.56%的學生選擇了2;28.34%的學生選擇了3;12.3%的學生選擇了4。
由以上調查可見,大部分學生對邪教均保持警惕態度,但當發現或者有人加入邪教后,部分同學缺少必要的應對措施。
針對高校“反邪教”宣傳方式,涉及3個題目。
(一)你所在高校常用的“反邪教”宣傳方式有哪些?
1、主題班會的形式;2、專題講座的形式;3、網絡,(如微信和QQ群)進行“反邪教”宣傳;4、板報、校園廣播的形式進行宣;5、其他。67.34%的學生選擇1;78.3%的學生選擇2;24.45%的學生選擇3;45.34%的學生選擇了4;12.34%選擇了5。
(二)你最喜歡的“反邪教”宣傳方式是哪個?1、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2、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3、通過網絡,(如微信和QQ群)進行“反邪教”宣傳4、通過板報、校園廣播的形式進行宣傳。12.34%的學生選擇了1;23.45%的學生選擇了2;45.64%的學生選擇了3,9.34%的學生選擇了4;9.23%的學生選擇了5。
(三)你認為高校如何提高“反邪教”宣傳力度和效率?
1、利用自媒體平臺,如抖音、快手等進行“反邪教”相關知識傳播;
2、將“反邪教”宣傳融入高校教學課程中;
3、成立“反邪教”社團,進行相關知識宣傳;
4、邀請專家,定期開展“反邪教”專題講座。
65.35%的學生選擇1;34.35%的學生選擇2;24.45%的學生選擇3;13.34%的學生選擇4.
由以上調查可知,大部分學生對于傳統的宣傳方式較為抵觸,而對于通過網絡或者新興APP進行邪教相關知識宣傳較為接受。
大學生心理發展不成熟。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我國現階段封建思想觀念殘余嚴重,看風水、算卦、求神等封建行為依然盛行。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人類依然無法避免部分天災人禍,在部分個體遭受疾病、自然災害、重大人生變故等無法改變的現實后,自身痛苦、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無法排解,邪教組織此時會趁虛而入。邪教傳播者將封建迷信和宗教信仰與邪教信仰進行混淆,通過扭曲、夸大邪教組織領袖個人力量,實行個人“精神崇拜”。
大學生處在人生發展的心理“斷乳期”,脫離父母管束,渴望自由但又缺乏較為成熟的認知體系,社會經驗不夠豐富,意志相對薄弱,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面臨著重大沖突,心理接受能力相對較弱,在遭遇挫折、壓力、失敗后,出現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后,借助自身力量難以排解。邪教組織利用大學生自身心理發展不成熟的特點,將邪教信念披上宗教迷信或迷信思想的外衣,在邪教成員的不斷“洗腦”下,部分大學生負面情緒得到暫時緩解,此時容易出現自我認知偏差,錯誤將邪教信念奉為個人人生信條,從而落入邪教組織。
高校“反邪教”宣傳方式傳統、滯后。大學生進入大學后,其各方面認知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學校整體教育的影響。近年來高校雖然一直倡導素質教育,但個人課業成績依然是學校判定學生優秀與否的重要依據。在日常教學中,學校雖然也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較多的側重點為學生的愛國教育和德育教育,忽略了大學生通過學校教育接觸到的邪教信息相對較少。且高校在進行“反邪教”宣傳時,多采用文字形式或者班會形式,且宣傳次數較少,宣傳過程方式陳舊,內容無趣,學生接受程度較差,最后都流于形式,對大學生被動接受的信息相對較少,因此導致其對邪教組織發展形成和傳播方式不甚了解,甚至大部分學生將邪教與封建迷信和宗教混為一談。
當邪教成員對大學生進行“洗腦”時,部分學生無法對其進行正確區分和辨認。有一部分大學生在自己同學加入某些邪教組織后,因其對邪教危害性認識不夠,認為同學只是加入了某個宗教或者有封建迷信思想,錯失了對同學的最佳挽救期和向相關部門舉報的機會,最終導致了部分同學發生慘案。
合理有效構建高校“反邪教”心理教育培養體系。首先,我國傳統封建思想中,有“鬼上身”、“過陰”等封建迷信行為,一部分是從事封建迷信人員自編自導的行為,一部分為“癔癥”,邪教組織和成員,將此類行為進行包裝,從而達到欺騙信徒,實現“個人崇拜”的目的。而宗教中的“真、善、美”、看破紅塵、超脫等,被邪教信徒曲解為僅為邪教組織忠誠,生命虛偽可以輪回等歪理邪說,因此高校應首先轉變大學生對邪教、宗教和封建迷信的認知,讓其認識到邪教組織所謂“真理”的錯誤之處,正確區分邪教、宗教和封建迷信。
其次,大學階段是學校和社會的“緩沖期”,大學生心理發展相對不夠成熟,在面對新的學習、生活環境時,很容易出現焦慮、抑郁、迷茫等的心理困惑,此類負面情緒又反過來影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和自我認知,當其自身無法排解時,就容易向外界尋求幫助,此時一部分“反邪教”組織趁虛而入,迅速突破這部分大學生的心理防線,使其成為邪教的爪牙。因此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幫助大學生合理、正確的排解負面情緒,改變偏激行為尤為重要。
最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七層,當人類滿足最底層的生存需要之后,就會逐層向上尋求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和尊重的需要。邪教組織利用大學生的心里弱點,為其營造出邪教是一個相互支持,相助幫助,可以信賴,彼此團結的假象,滿足大學生缺乏安全感、歸屬感和被尊重干的心理需求,從而將其發展為忠實的邪教信徒。因此高校教學中的應從大學生加入邪教組的心理成因為出發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實踐操作,從而防止此類大學生被邪教組織利用。
制定“反邪教”措施在高校的實施辦法。現階段大部分高校均將大學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混為一談,普遍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強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學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并未經過專業培訓的心理咨詢師,部分心理咨詢師的心理咨詢工作本質為思想政治教育,說教較多,容易引起學生方案。因此高校應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養。
部分高校心理健康課程相對較少,且均為傳統的授課方式,理論知識教授為主,基本沒有實踐操作。當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后,無法通過具體的實踐操作進行排解,因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將心理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大學生在了解自身心理狀況的同時,可以自行進行排解或者向專業人員求助。
現階段高校“反邪教”宣傳方式較為傳統和滯后,隨著社會互聯網的發展,人類接受信息的方式五花八門,高校應在充分了解大學生接受相關信息的特點后,結合其發展特點制定適應當代大學生易于接受的宣傳方式,豐富“反邪教”宣傳方法,提高“反邪教”宣傳效率。
基金項目: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鄭州市教育局、鄭州市反邪教協會
2019年度鄭州市反邪教專項課題,項目編號:ZZFXJ2019087。
(作者單位:鄭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