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昌 姚平
摘要:鄉村旅游是實施鄉村扶貧、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而金融支持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文章抽取黔江區為重慶民族地區代表樣本,了解金融支持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探尋金融支持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金融支持鄉村旅游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以期助力重慶民族地區實施鄉村振興。
關鍵詞:民族地區;鄉村旅游;金融支持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國旅游業獲取得了井噴式發展。鑒于鄉村獨有的自然風光、鄉土人文和農業資源,以此基礎發展起來的鄉村旅游備受旅游者青睞。又因產業綜合性、兼容性等特點,鄉村旅游成為我國實施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抓手,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而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和金融財政政策的支持。所以,從金融支持出發,了解金融支持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尋找金融支持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金融支持民族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與建議,對助力鄉村旅游、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意義重大。
圍繞研究主題,筆者選取了重慶市黔江區作為調查樣本。黔江區是處于重慶東南部的土家族苗族聚居區,鄉村覆蓋面大,農村人口多,地區經濟不發達,但是擁有較為完整的自然生態、民俗生態、農耕文化生態。所以,重慶市將鄉村旅游作為該地區扶貧產業、鄉村振興的重點建設項目。黔江區也被確定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市級全域旅游師范區”。在相關政策的帶動下,近年來黔江區全力推進鄉村旅游建設,目前已形成“阿蓬江示范帶賞花、采摘、觀光體驗四季游”、“小南海地質奇觀科普民俗游”、“水市高山納涼養生游”等20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主要涉及特色村鎮、觀光休閑、農事體驗和歷史文化4類,包括少數民族古鎮、自然風景區(點)、農業觀光園、農家樂等旅游企業。2017年黔江區共接待鄉村旅游游客400萬人次,實現鄉村旅游收入2億多元,鄉村旅游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一、民族地區鄉村旅游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現狀
通過查閱文獻和實地調研的方式,筆者對黔江區相關政府職能部門、金融服務機構、商業銀行、鄉村旅游企業、鄉村旅游個體戶等村旅游發展主體,開展了近20人次的訪談調查。調查發現,鄉村旅游的顯著成績離不開有力的金融支持,通過對相關主體進行訪談調查,了解到金融對鄉村旅游的支持主要表現為:
(一)政府主導的金融支持
政府主導的金融支持主要是金融政策支持和財政資金投入。近年來,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國家在旅游領域的政策和財政投入都在不斷增加,加上鄉村旅游在扶貧攻堅、鄉村振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國家在財政政策、財政資金方面的投入力度更是加大。伴隨國家層面的政策引導,各級政府也越來越關注鄉村旅游。訪談中發現,黔江區近乎所有的鄉村旅游產業都受到了相應的金融政策支持,主要在稅收、貸款貼息等方面。政府的財政金融資金主要投入到一些大型的、發展前景廣闊的鄉村旅游項目上,如《黔江區2016年旅游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明確了濯水創建5A景區20個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達2.5億元。隨著財政資金的投入,優化了這一線的旅游基礎設施,也帶動了以濯水景區為依托的周邊鄉村旅游的發展。
(二)銀行主導金融支持
銀行主導的金融支持主要是信貸金融支持。各商業銀行的貸款是鄉村旅游企業的重要資金來源。伴隨著政府的政策引導,以及鄉村旅游的良好發展態勢,各商業銀行在政策、金融服務、金融產品等方面都出臺了一些優化措施。例如一些銀行高度關注小微企業發展,通過降息、免息等形式促進小型農家樂、農業觀光等項目的建設;一些銀行開通了旅游行業金融交易綠色服務平臺,讓鄉村旅游企業能享受到針對性的、快捷的金融服務。這些措施的實施,都促進了鄉村旅游的發展。
(三)行業主導的金融支持
行業主導的金融支持主要是指來自旅游行業內部的資金投入。資隨著鄉村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一些本身處于旅游市場中的大型旅游公司也開始關注鄉村地區的旅游發展。例如一些酒店服務公司、景區等也開始涉足鄉村民宿、鄉村景點等投資。這些來自旅游行業內部的資金支持著入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四)風投主導的金融支持
風投主導的金融支持主要指來自社會的融資。近幾年,伴隨著旅游的蓬勃發展,一些投資公司也看中了旅游行業的潛力,開始嘗試涉足投資旅游。項目主要涉及一些大型景區開發、以鄉村農業為依托的觀光園的打造、以大型景區為依托的鄉村民宿等。只是,目前風投公司的資金投入還處于起始階段,不成規模,投資企業比較謹慎。
二、民族地區金融支持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從民族地區金融支持鄉村旅游的現狀分析中,也可以看到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鄉村旅游獲得信貸金融機構的金融支持難
(1)鄉村旅游自身發展不足,金融機構放貸信心不足。鄉村旅游“面廣、點散” ,尚未形成“片連片、村連村”的規模型產業集群,致使企業知名度不高。同時鄉村旅游季節性差異明顯,致使投資周期長、回收慢。加上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的整體定位,導致鄉村旅游產品價格普遍不高。所以,鄉村旅游企業經營效益不高,特別是一些中小私人旅游企業,金融機構因顧慮其償付能力,一般在放貸審核嚴格,放貸慢、金額低。
(2)鄉村旅游企業信用和擔保力弱,不符合金融機構信貸和投資標準。抵押貸款產品,因鄉村旅游企業的大多利用自有資金創業的農民,除了土地、房屋,無其他可抵押物,且土地、房屋的可抵押價值小,不符合抵押貸款要求;信用單款產品,很多鄉村旅游創業者由于對個人信用的不重視,致使很多人個人信用不良好,不符合信用貸款要求;擔保貸款產品,需要事業單位、公務員職業的作為擔保人,鄉村旅游企業來講很難找到擔保人,不符合擔保單款要求。
(3)鄉村旅游企業獲取金融機構信貸優惠政策的信息通道不暢通。不管是大型銀行還是中小型銀行,深入鄉鎮開展信貸宣傳營銷一般都是發放傳單的方式,形式比較單一,效果欠佳。所以,很多鄉村旅游企業主體獲取的銀行信貸信息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致使不能第一時間獲得貸款信息。
(二)信貸金融機構針對鄉村旅游的專門金融支持少
(1)金融機構重視度不夠。就目前來看,雖然一些信貸金融機構在部門設置、金融產品、金融服務上有所調整,但是大多關注的是大農村發展,而很少有專門針對鄉村旅游企業的產品、服務、營銷。主要原因還是信貸金融機構對鄉村旅游經濟巨大的活力和潛力認識不足。
(2)鄉村旅游信貸產品少。信貸金融機構大多的關注仍然在城市,所以金融機構缺乏體現在信貸政策對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支持的靈活性和差別性,轄內沒有一家銀行主動創新開發鄉村旅游業相關的金融產品。以ATM機為例,鄉鎮除了農村商業銀行外,很少看見其他銀行的ATM機,更不用說人工服務柜臺。
(3)旅游信貸專業人才少。主要表現為信貸人才不了解鄉村旅游,這致使鄉村旅游客戶與其對接過程中,信貸人員不能很全面的評估客戶,致使在貸款審核過程中出現諸多偏差,影響最終信貸批復。同時,信貸人才不了解鄉村旅游,也阻礙旅游信貸產品的開發。
(三)政府主導的金融政策和資金支持有待提升
(1)金融資金支持缺口大。重慶民族地區鄉村旅游發展中,政府主導的財政金融支持在各級政府相關政策引導和推動下已初具規模。但是鄉村地區由于旅游產業起步較晚,相應的設施建設還不完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由于民族地區經濟本身的不發達狀態,致使政府有時候也有心無力,所以鄉村旅游發展所需的政府主導資金缺口比較大。
(2)金融政策支持效果欠佳。政府出臺的相關鄉村旅游發展的金融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涉及到多方主體,致使政策執行滯后,或者互相推諉責任的情況,同時政策出臺部門,也缺乏對政策執行的監督,致使金融政策效果不佳。
(四)鄉村旅游金融支持模式有待多元化
目前鄉村旅游的金融來源主要還是政府、信貸金融機構、個人,盡管一些大型旅游企業、投資公司在開始關注鄉村旅游的發展,針對一些鄉村旅游項目開展投資,但是投資的力度小,不成規模。而其他非政府的社會資本的注入,才能更好的盤活鄉村旅游,形成良性循環的鄉村旅游供給。所以,尋求非政府資本的注入才是促進鄉村旅游企業發展的關鍵。
三、民族地區金融支持鄉村旅游發展建議
(一)政府部門:引導打造旅游品牌,增強融資能力
(1)宏觀引領鄉村旅游發展定位。鄉村旅游業存在問題的主要根源在于其產業發展不充分,抗風險能力不強。所以,政府應探尋鄉村旅游發展中的明確定位,在明確定位基礎上,指引鄉村旅游方向,給予鄉村旅游主體政策引導與保障。同時,多樣化對外宣傳方式,提升鄉村旅游知名度,形成鄉村旅游品牌,增加游客流,為鄉村旅游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2)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增加財政投入,支持景區、景點的開發,以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以景區、景點為依托,帶動周邊鄉村旅游發展的格局。
(3)普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社會資本的注入,才能更好的盤活鄉村旅游,形成良性循環的鄉村旅游供給。而社會資本注入除了旅游行業本身的潛力之外,還需要政府出臺相關的招商引資政策。所以,政府應立足鄉村旅游發展特點,研究吸引社會資本注入的相關政策。
(二)信貸金融機構:關注鄉村旅游態勢,創新旅游信貸產品
(1)銀行要把支持鄉村旅游放在優先地位。信貸金融機構應認識到鄉村旅游業是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它也必將成為銀行的新利潤增長點。所以,金融機構要適應國家供給側改革相關政策,進行轉型升級,把鄉村旅游作為支柱型產業進行支持。創新符合鄉村旅游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降低旅游企業的貸款準入門檻,在利率、期限上予以優惠。同時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培訓針對鄉村旅游貸款主體的信貸人才,在了解信貸政策、產品的同時,了解鄉村旅游發展。
(2)圍繞發展鄉村旅游開展金融產品創新。銀行機構要深入貸款主體了解需求,多樣化貸款產品。如研發以鄉村旅游主體所擁有的林權、地權、門市房為抵押的貸款。同時,在信用貸款產品方面,貸款主體有輕微征信不良的情況,進一步了解造成不良的原因,如果是客觀原因造成的不良,可以考慮放寬征信要求。對個人擔保貸款產品,對擔保人的身份予以放寬,重在看中擔保人的資金實力,而不是身份。
(3)加強信貸產品營銷宣傳。銀行機構應轉變思維,一是要多樣化信貸產品宣傳方式,增進信貸宣傳效果;二是要深入鄉鎮,到鄉村旅游企業所在地去開展宣傳。只有這樣讓信貸產品供給更貼合鄉村旅游主體需求,讓鄉村旅游企業第一時間知曉銀行信貸政策,促進貸款發放。
參考文獻:
[1]馬鵬飛,宋世倫,等.金融支持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N].金融時報,2018-7-2.
[2]黃琳.金融支持四川省旅游產業發展的實證研究[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8.
[3]易揚,毛麗莉.金融支持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問題的思考——基于廣州賀州市的調查與分析[J].區域金融研究,2018(01).
[4]中國農業銀行江西宜春分行課題組.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金融助力鄉村旅游[J].農銀學刊,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