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本報特約記者 任 重
中東局勢持續動蕩不安,以色列大選因此格外牽動世界目光。截至當地時間19日下午,選情仍處于膠著狀態。據《以色列時報》19日報道,最新統計出的96.5%的選票結果顯示,由以色列國防軍前總參謀長甘茨領導的藍白黨獲得議會33個席位,領先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31個席位)。選舉官方結果預計在25日公布。意識到情況可能不妙的內塔尼亞胡當天向甘茨發出邀請,呼吁兩黨組建聯合政府。以色列媒體評論稱,選情發展對利庫德集團不利,持續10年之久的內塔尼亞胡時代或將宣告結束。
“不得不服軟”
“我們不能也沒有理由再舉行第三次選舉。”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19日報道,內塔尼亞胡在電視直播中向甘茨發出邀請時說:“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組成一個盡可能廣泛的、由關心以色列國的所有因素組成的團結政府。”而僅僅一天前,內塔尼亞胡還堅持要成立“強大的猶太復國主義政府”。但現在他承認,“選舉結果顯示這是不可能的。公眾并沒有在這兩個集團之間作出選擇。”“中東在線”新聞網稱,這一態度的改變,表明內塔尼亞胡在現實面前不得不服軟。
對于內塔尼亞胡主動伸出的橄欖枝,甘茨對記者表示,與利庫德集團組成大聯合政府可以,但總理職位必須由自己擔任,畢竟藍白黨的席位比較多。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19日報道稱,以色列政治分析人士哈南認為,內塔尼亞胡未能在這場選舉中以明顯的優勢取勝,是由于他此前所有政策的失敗,無論是在巴以和平進程方面,還是在應對加沙地區哈馬斯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方面,更不用說數年來圍繞他的多項貪腐指控。因此,內塔尼亞胡預計不會在下一屆政府中發揮重要作用。
9年來首次取消聯大會議行程
因為選舉結果不明朗,內塔尼亞胡的盟友、美國總統特朗普也一改以往的熱情。據《耶路撒冷郵報》19日報道,以色列選舉已經過去兩天,特朗普沒給內塔尼亞胡打過一個電話。而且,特朗普18日在評論以色列選舉僵局時說,“結果就要出爐了,我們拭目以待。”特朗普口中常掛在嘴邊的“我和內塔尼亞胡的關系”也變成了“我們和以色列的系”。
另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內塔尼亞胡18日晚宣布,他將取消下周前往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行程,專心應對國內政治危機。報道說,這是內塔尼亞胡自2010年來首次缺席聯大會議,而這也意味著他不會在聯大會議期間與特朗普會面。
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前五角大樓官員羅賓斯19日表示,美國認為如果內塔尼亞胡在選舉中以明顯多數取勝,并組建一個運轉順暢的政府,那么美國希望的和平愿景就更容易實現。美國正在等待,看看內塔尼亞胡是否會成為大聯合政府的領導人,還是將會有新任總理上臺。
可能被利庫德集團踢出局
據以色列《國土報》19日報道,以色列司法部預計12月對內塔尼亞胡貪腐案作出裁決。這意味著如果明年3月以色列有第三次議會選舉的話,內塔尼亞胡將在被起訴的情況下參與競選。如果利庫德集團希望獲得生存的機會,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嗎?以色列政治分析人士哈南稱,利庫德集團內部可能會提出讓內塔尼亞胡辭去領導職務的要求。
“阿拉伯門”新聞網站分析指出,盡管巴勒斯坦總理阿什提耶說,內塔尼亞胡和甘茨就像“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沒有大的差別,但巴勒斯坦還是希望跟作為新面孔的甘茨打交道,起碼甘茨沒有說過一旦當選就吞并約旦河西岸之類的話。而且,甘茨主張的“大聯合政府”與內塔尼亞胡聲稱的“猶太復國主義政府”形成鮮明對比,至少聽起來沒有令巴勒斯坦、阿拉伯方面感到反感。不過,巴勒斯坦人也知道,即使甘茨上臺,他首先關注的是以色列的安全,而不是巴方的利益,重啟與巴勒斯坦人的談判仍需時日,讓步更是一種奢望。
約旦《憲章報》撰文指出,如果內塔尼亞胡連任,他將延續其多年來的固化習慣性思維和既定政策,中東和平進程仍將在泥潭中掙扎。而如果甘茨獲勝,他也許會采取與前任不同的政策,給巴勒斯坦人以適當的喘息空間。不過,在以色列全社會整體右傾思想嚴重的情況下,甘茨也不可能走得太遠,否則他的政權穩定性將產生動搖。因此,無論最終誰在選戰中奪冠,阿拉伯人都不能給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