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德旺 姚明荽
【摘要】企業管理中對企業整體運營影響較大的是財務管理,它是一項建立在一定的財經法律法規,遵循財務管理的方法,構造企業財務運營框架,處理財務關系的經濟管理工作。簡括的說,企業經營生產過程中的資金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其具體工作就是圍繞資金流動、公司盈利所展開的一系列財務活動,此外,企業為了獲取更大的盈利空間以及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都離不開高效、科學的財務管理所提供的持續、穩定的資金流。鑒于當前信息科技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運用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方法來降低信息科技企業經營生產中潛在的危機,確保企業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也是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DF公司;財務管理優化;財務風險
市場經濟新時期,產業轉型為金融類信息科技企業帶來了沖擊與挑戰,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帶來的挑戰,金融類信息科技企業有必要強化自身的資源配置,進而能夠有效發揮自身的經濟作用。與其他行業的企業一樣,金融類信息科技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往往重視業務規模和所獲取的利潤,并沒有在實際工作中重視財務管理和財務資源優化,同時沒有根據財務管理的需求充分配置相關和人員,使得財務部門無法最大化發揮應有的管理作用。
一、DF公司基本財務管理狀況介紹
DF公司是一家搭建和經營消費金融服務平臺為主營業務的企業。致力于深耕國內二三四線城市,通過自身先進的科技手段及特有的運營模式,為金融機構及投資者架設起與金融需求者的橋梁,一方面降低了目標人群享受消費信貸服務的門檻;另一方面,云貸有效地幫助金融機構解決了獲客過程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即金融機構獲客難和風險高的問題。目前DF公司服務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通過公司APP平臺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線上信貸、線上投資、線上消費平臺、線下場景消費分期、消費貸款等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金融服務,以及手機充值、生活繳費、車險查詢、公積金查詢、征信報告查詢、信用卡智能卡包管理等生活服務,涉及金融、電商、教育、科技、投資等多領域服務。
二、DF公司財務管理優化前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抗風險能力較弱
信用風險是長期且一直存在的,如未按照約定嘗本付息,以及長此以往造成的信用等級下降,由于信用風險的存在,公司的資金全部或部分將受到損失。
由于DF公司在經營活動中,主要追求業務規模的迅速擴張,未能避免高風險的業務的開展。業務人員的風險意識較差,公司對于員工開展業務的風險績效考核不強,增加了風險的發生率。
信用風險一般都是借款人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還款造成的信用缺失的現象。信用風險也是當前金融機構基于信貸業務存在的主要風險。從本質上來講,信用貸款本身也存在不同程度風險,網絡信貸融資往往會出現更多的危險點,所以對于個人的信用調查中,對其能力和資產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DF公司平臺的部分借款人并不能達到互聯網金融提出的授信要求,所以就會降低DF公司的效益。
(二)財務監督力度不足
DF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探索出屬于自己的發展路徑。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企業對于內部風險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并沒有形成全面的財務風險控制理念。直至2010年左右,DF公司成立了專業的風險控制部門。但是,由于財務監督理念相對陳舊,作為財務監督重點的部分還沒有得到重視。部分企業經營者只看重傳統的算賬與會計方面,沒有從客觀角度意識到資金、財務報表、融資、成本控制等方面對企業財務監督造成的影響,以至于財務監督人員還沒有清楚了解到企業資金管理與財務流量存在的問題,一些與企業資產、現金流量相關的問題被忽視,埋下了嚴重的財務隱患。就導致了DF公司對外公布的子公司的信息不是真實的,同時在參與DF公司組織的金融活動中子公司彼此之間傳遞的信息也是不真實的,這便阻礙了真實信息的傳播,使人們得到信息都是不真實、不可靠的。
(三)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缺失
DF公司目前依然屬于傳統經營模式,公司管理者是絕對權力應用者和財務決策者,這種財務管理容易被公司管理者獨斷,影響DF公司財務管理結構發展。DF公司因自身發展特征,難以與上市公司或大型公司相比,在技術、管理經驗、人員構成、公司財務監管等方面也存在不足。這種背景下,DF公司財務管理人員的理論認識不足,缺少財務管理培訓,容易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督和財務信息準確性不高等問題。企業管理者的能力、財務管理制度、財務辦公所使用的軟件都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關鍵部分,企業財務管理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在于此。經過筆者的大量實際調查發現,造成DF公司財務管理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財務的手段方式較為落后,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尚有欠缺。
三、DF公司可采取的財務管理優化措施
(一)創新理財資金的來源渠道
DF公司要積極關注行業發展,充分利用行業研討會、展會、發布會等各種機會,最大限度地展現自己、推銷自己,吸引本行業和相關行業的戰略投資者。這對公司的資信度和行業地位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與此同時,這還可以在P2P平臺技術、產品以及上下游業務等方面得到戰略投資方的輔助,以此來提高公司的綜合實力,讓公司的盈利和盈利增長能力得到迅速的增加,并且在今后公司需要資金注入或周轉的時候,戰略投資者也有能力為公司進一步注入資金。
DF公司就應當和保薦機構進行洽談,來考慮合適的發行渠道,比如銀行、基金以及保險公司等機構,除此之外,還應當挑選合適的時機,選擇在投資者資金較寬裕的時候來發行債券。選擇一個合適且有優勢的利率來完成債券的發行,這其中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有債券的信用級、期限長短、結合市場詢價以及市場預測的結果等。除此之外,還要結合DF公司平臺的實際情況,通過與券商、評級、律師以及媒體等中介機構的交流和磋商,在保薦及承銷費用、審計師費用等各項費用支出最小化和公司利潤最大化之間尋找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公司的發債成本降低,還可以有效避免P2P平臺的運營風險。
(二)加強財務監督管理
企業由于規模有限,經營范圍小,在初步監管時首先可采用靜態觀察的方法,按照規劃的時間對當前有可能存在的風險展開審視與觀察,比如采用風險權重評估的方法對其進行監視,得出不同的風險程度與比例,為制定出細致的風險計劃提供切實參考:其次,還需要為財務風險的監管配置更合理完善的風險監控系統,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提升目前財務監督水平與可靠程度,同時借助于系統收集風險管理的具體情況,一旦發現有任何不利于項目順利展開的情況,在第一時間進行財務風險控制和風險遏制,比如采用財務警示進行預警工作,為后續的一系列風險控制提供保障。
其次,作為企業的管理者,DF公司的主要專家和財務負責人員務必要需要從公司的大局觀出發,提高公司管理人員對于公司的資金管理能力和資金決策能力,同時增強自身對于財務工作的控制能力,提升財務風險控制能力,為企業整體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支撐和幫助,盡快找出公司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實現企業資金配對的合理性和規范性。
(三)建立科學高效的財務制度
嚴謹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授權委托制度,能夠有效的防范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風險,為企業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財務支撐。所以,有效的風險評估對財務管理前期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前期做好充分的風險評估工作,才能在最早時間發現財務管理漏洞,減少企業的損失。
四、結論
探討當下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合理運用企業資金,處理好財務關系,對財務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要及時制定出解決對策,確保企業各項經營活動資金流動性平穩、正常,只有對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提升上去,才能為企業獲得更大效益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