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珊珊 葉曉慧
【摘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為海外華商以及廣州帶來了重要機遇,本文研究發現,海外華商在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政治、資金、科技、外貿方面都作出較大貢獻,參與效果明顯,但也遇到外在阻力和內在因素問題,因此提供建議來提升海外華商在廣州的貢獻率。
【關鍵詞】海外華商;廣州海絲建設;參與效果;問題;建議
一、海外華商的含義及主要特征
海外華商是具有中華民族血統的全球華人中的商人,主要包括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的華商,東南亞各國的華商和北美、歐洲及其他地區的華商。首先,這一龐大群體分布在世界各地,人口眾多。2015年海外華僑華人總數已經達到6000萬余人,其中東南亞國家中的華僑華人超過4000萬人,是華僑華人傳統聚居區并且最為集中的區域。其次,經濟實力雄厚。2016年世界華商總資產約5萬億美元,尤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華商實力雄厚,2015年華商企業中有30%集中在東南亞,世界華商500強有大約三分之一在東盟國家。并且海外華商在居住國有廣泛的商業資源,熟悉國際經濟規則,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友好連接的橋梁。
二、海外華商與廣州的淵源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言地和創新發展的先行者,廣州在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格局中被確立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的角色定位,這也加大了對海外華商的吸引力。
(一)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
廣州作為連接古代中國和外國貿易往來的樞紐,促進了東西方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從先秦到唐宋期間,番禺這個始發港的啟程到廣州的十三行、“一口通商”政策的實施,廣州海上貿易發展勢如破竹,并且站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巔峰。
(二)廣州經濟基礎雄厚
改革開放刺激了廣州經濟的高速發展,吸引了不少優質企業的落戶以及海內外優秀人才的聚集,這個兼容并包、海納百川的城市
廣州以騰飛的速度獲得傲人的成績,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三)廣東作為全國第一僑鄉,華僑華人從國外帶來的資源彌足珍貴并助推廣州發展
長期在國外的華僑華人熟知國外的政治、經濟等環境,熟悉當地的文化與習慣,并且精通海外語言,海外華商的獨特優勢也會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中彰顯出來。廣州可以為海外華商提供平臺,例如增城市僑夢苑致力于打造華僑華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著力引進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高端產業,建立一個協同創新發展共贏的平臺。廣州對海外華商的重視將會助推廣州更快轉型升級,相輔相成,共同繁榮。
三、參與效果
海外華商為廣州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推動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過程中,海外華商的獨特優勢和參與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一)海外華商為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
“海上絲綢之路”概念一經提出,便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巨大競爭壓力。中國威脅論論調讓我國與某些國家政治關系緊張,海外華商是改善廣州與沿線國家之間的關系,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的突破口。目前,華商經濟開始向高技術、高科技行業轉移,影響力逐步增強,并且海外華商熟知所在國的國情,能夠有效地推動廣州與沿線國家的交流與溝通。另外,海外華商與所在國政府、人民聯系密切,是傳遞我國友好合作理念的橋梁,能夠增進廣州與沿線國家的溝通與了解,加強政治互信,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
(二)海外華商為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了資金、智力支持
華商經濟圈被稱為第三大經濟體,可見海外華商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經濟力量,是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不可替代的中堅力量。從2007年至2017年的十年問,海外華商經濟實力快速增長,入選福布斯富豪榜的海外華商增加了1.6倍,并且絕大多數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在科技方面,全球七個領域四類群體的103,342名高端科技人才中,華人所占比例達到3.5%。中國“千人計劃”引進的近3,00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中,94%以上是華僑華人。近年來,海外華商呈現出高學歷、高技術、精英化的特點,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事業的重要智力資源。
(三)海外華商為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升了廣州外貿競爭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廣州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強勁,外貿競爭力加強,這主要得益于廣州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以及海外華商的牽橋搭線。海外華商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準確的政治、經濟和市場信息,降低了政治、財務和法律風險,幫助中小企業快速融入當地社會。
四、參與問題
目前海外華商在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外在阻力,也有內在因素。由于華僑華人容易受僑居國的環境和政策的影響,如果經濟政治環境不利,會阻礙海外華商與廣州乃至全中國的發展與合作。廣州對海外華商的優惠政策、人才機制方面的不足比較難吸引優質海外華商的進入。而內在因素則表現為個別海外華商對中國的信任不夠,合作意愿不強,擔心進入廣州會與其他同行業企業競爭,沖擊當地產業,或者對自身造成經營影響。海外華商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但是與其政治地位卻有所差別,很大程度上限制其海外發展的能力。其所在地區與行業的差異也影響行業發展,很多華僑企業都偏向于制造型產業,處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實力懸殊。
五、對策研究
廣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全市政府部門、企業等各級力量的共同努力。廣州要做的是利用其各項優勢,重視海外華商這一群體,讓其在建設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促進廣州的經濟發展。
(一)廣州加強與海外華商居住國城市的友好合作,建立信任感
廣州作為廣東的省會城市以及歷史上享譽中外的城市,大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對廣州的印象比較深刻,因此更需要發揮其主力軍作用,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交流與聯系,這樣能夠一定程度上增強海外華商居住國對我國的信任以及規避政治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適當提高海外華商在華地位,鼓勵其進行參政議政。海外華商長期居住在國外,對中國政治經濟環境的了解不夠,僅僅依靠血統和文化認同不足以對我國產生足夠的信任。因此,要以共同利益為基礎,讓更多的海外華商翹楚擔任廣州政協委員,讓其代表這一群體發聲,維護其各項合法利益,并且在獻言獻策中推進廣州建設。
(二)廣州要加大筑巢引鳳的力度,充分發揮海外華商的優勢
廣州市要加大筑巢引鳳的力度,重視海外華商的各項優勢,幫助廣州企業“走出去”,實現海外優質資源“引進來”。就以廣州增城的“僑夢苑”為例,廣州應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提升自身軟實力,為海外華商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與平臺,加強引進優質人才和資金的吸引力。我國企業正處在產業轉型期,廣州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更應該找準自身定位,堅持量少質優的項目引進原則,充分發掘海外華商的優質技術,引進高精尖的項目,鼓勵做實業的企業進駐。
(三)打造廣州名片,加強與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交流
廣泛傳播廣州文化,深化廣州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廣州要加強宣傳力度,緊扣海絲主題,將廣州的精神面貌展現出來,打造特色名片,讓海外華人華僑能夠了解廣州的動態、引僑等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外華商進駐廣州。到海絲一帶地區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用各種形式如書畫、戲曲、音樂來加強與海外華人華僑的交流。除此之外,廣州有豐富的文化遺產,例如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海神廟等,這些文化遺產是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的印記,廣州可以引導華僑華人參觀,在交流互動中增進感情,讓更多的華僑華人了解到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戰略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