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逐漸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的發展趨勢,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也放緩,從2010年的12.2%增長率到2017年增長率僅為69%。經濟增長的換擋期以及實體業的低迷走勢,導致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也發生巨大的變化。為了保證銀行的健康發展,還需要從資產管理業務方面的管理著手。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發展
到2017年上半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超過380000億元,環比增長6.9%。從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一直處于快速的發展階段,但是在經融危機以及我國市場和經濟轉型的影響下,我國經濟開始進入到新常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在經濟快速發展階段我國出現通貨膨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斷增長,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手中的財富不斷地積累,需要商業銀行業務的創新,更好地服務于大眾。
一、農村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產管理組織建設不完善
農村商業銀行柜臺服務人員是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中為客戶和產品間搭建的橋梁,因此柜臺服務人員必須要具備豐富的專業資產管理知識。但是從當前的農村商業銀行柜臺服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來看,還是以貸款業務為主要的業績標準,對資產管理業務的認識不充分,而且沒有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培訓體系。同時農村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內控管理體系建設的完善性直接影響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而資產管理業務關系著客戶的資產增值和安全情況因此更需要建立專門的風險管控團隊進行運營。但是農村商業銀行相對于其他的商業銀行來說資產管理業務的開展時間晚,管控體系的建設不夠完善。以LS農村商業銀行為例,在銀行的內部沒有設置專門的資產管理業務,將理財業務交由零售、公司業務以及金融市場部門分別負責。從而導致資產管理產品售出后,風險控制分散,無法形成系統的風險管控體系。
(二)農村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占有量低
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本身具有低資本消耗以及低風險等特點,因此當前資產管理已經成為各商業銀行爭相搶奪的業務,在銀行業務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較高。農村商業銀行的總部一般都會設在省會城市,輻射的范圍主要為省內各大中小城市,包括縣級、鄉鎮等地區都會設置營業網點。隨著各地經濟的大力發展,各銀行機構的業務競爭形勢也更加嚴峻。從當前的商業銀行資產管理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來說,排在前幾位的仍為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所占比例非常小,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三)農村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缺乏創新
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在資產管理產品的開發方面缺乏創新意識,一般如果發現一家資產管理產品比較好,其他銀行都會爭相推出同樣的產品。銀行在資產管理產品的創新中需要花費的成本高,這也是大部分商業銀行選擇借鑒其他銀行資產管理產品的主要原因,而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商業銀行問出現不良的業務競爭。同時農村商業銀行由于自身特點限制在定價能力方面相對于大型的銀行來說存在很多的不足,無法形成科學的、系統的定價系統。
(四)農村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
農村商業銀行在資產管理產品的設計中與固定收益類投資具有較強的相似性,雖然農村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的銷售過程中,都會在產品的發行公告中對產品投資情況以及預期的收益等進行公示,但是這些信息的披露不健全、不規范,客戶通過這些披露的信息無法對理財產品的具體籌資和運作流程進行詳細的了解,導致投資者對投資理財產品的收益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如果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大于預期收益,投資者會表示滿意而且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如果產品的收益低于預期收益,投資者將會對農村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產生懷疑態度,不利于銀行對客戶的開發和資產管理業務的開展。
二、農村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開展對策
(一)加強農村商業銀行資產管理的組織建設
首先,銀行需要加強對資產管理業務員工的培訓。因為資產管理業務相對于傳統的存款業務來說,存在的風險更大。同時當前我國還沒有建設一套規范的農村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法律法規。因此農村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人員必須要具有非常強的業務能力、職業素養以及風險防范意識。通過對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有利于對資產管理業務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通過培訓和交流還能夠增長資產管理業務人員的工作經驗,提升業務開展水平和銷售能力。其次,加強對資產管理團隊的建設。農村商業銀行傳統的業務主要以存貸款業務為主,金融投資方面的內容接觸的比較少。因此缺乏具有豐富投資經驗的人才,而且資產管理業務隊伍的建設不完善。針對這個問題農村商業銀行需要積極學習證券公司的管理經驗,加強對資產投資理財方面的重視,并設立專門的資產管理業務部門,組建具有豐富投資經驗的員工團隊,主要負責對農村商業銀行的產品開發,合理利用農村商業銀行營業網點密集的優勢以及大量的用戶資源,結合客戶的需求研發和設計良好的資產管理產品。
(二)強調對市場的細化
為了有效提升農村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市場份額,需要對市場進行細化,并根據不同層次和需求的客戶,設計和推出針對性的資產管理產品。首先根據客戶的收入水平類型進行劃分。高凈值的客戶,本身具有工作穩定,收入水平高以及風險承受力強等優勢。而且這部分用戶具有比較強的投資意識和需求,在投資產品選擇中會以收益性高的產品為主,針對這部分客戶,商業銀行可以開發投資起點高,收益高的投資理財產品,同時還可以在產品中附加一些服務,包括父母健康、出國旅游等方面的福利,使高凈值客戶能夠享受到更完善的服務水平,實現一站式財富管理;對于資產中等的客戶,由于這部分客戶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也是農村商業銀行主要搶奪的客戶資源,因此還需要加強對潛在客戶的開發,加強對這部分客戶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喜好等方面的分析,為其研發合適的產品,并保證產品的多樣性。還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類型開發產品。對于投資者的類型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其一為個人投資者,其二為機構投資者。針對個人投資者需要保證資產管理產品的投資風險低,流通方便,投資門檻低,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而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在理財產品的研發中需要結合機構的內部管理、業務特點以及風險控制體系等,保證資產管理與機構的實際生產和管理需求相符。
(三)加強銀行資產管理的創新
首先做好客戶服務創新。資產管理業務是由西方國家的銀行機構傳入我國,因此在我國的資產管理業務開展時間晚,特別是對于后起之秀農村商業銀行來說經驗尤為不足,因此還需要向大型的商業銀行借鑒經驗,做好與大型商業銀行客戶關系的維護,比如定期組織活動邀請客戶參與,提升客戶的體驗:其次做好業務創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農村商業銀行也需要提升業務開展的便利性。比如開發手機APP軟件,使客戶通過手機操作即可辦理資產管理業務。并與互聯網進行結合,通過大數據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等挖掘更多的潛在客戶,同時也有利于客戶對銀行信息的獲取。通過數據庫的分析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并結合客戶的需求開發與之匹配的產品,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服務質量。
(四)完善信息披露機制
農村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機制的規范和完善,有利于客戶對資產管理產品有更好的了解,農村商業銀行在信息披露機制的規范中可以從兩方面進行。第一,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需要盡到披露職責,對產品的風險等級進行明確,并對產品在說明書上進行詳細、準確的描述,針對一些專業詞匯需要標準解釋,明確資金籌集的使用方向:第二,在產品的發售階段,銀行需要保證投資者對資金使用的知情權,工作人員不能為了自身獲利在產品銷售中做虛假宣傳,需要保證客戶具有投資意向的情況下,做好對客戶的風險評估,并及時告知客戶的產品凈值走向趨勢。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手中閑置資金的增多,資產管理業務成為各商業銀行的主流業務之一。由于農村商業銀行的起步晚,組織機構建設不完善等問題導致其在資產管理業務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還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業務開展對策,促進農村商業銀行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