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滿

【摘要】伴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科技水平也日益提升,電力企業的規模也在不斷的壯大,這使得企業內部的分工也越來越明顯并不斷細化,企業的所有者因為自身的原因難以承擔這么龐大的業務量,因此他們要聘請外部人員來幫助他們管理公司的相關業務,這些管理者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有著豐富專業的知識,能較好的解決電力公司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完善電力公司的制度和規范,使企業能夠長久地發展,然而我國的資本市場的制度還不夠完善,市場的有效性還不足,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這個內控的落后也成為我國電力公司治理的一個重大問題。
【關鍵詞】風險管理;電力企業;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作為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失真,提高會計工作的透明度,讓外界更準確地了解企業內部的經營和信息狀況。然而中國內控起步比較晚,還沒有很完善的各種內控規范標準,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中國內控當前缺失有效性的現狀,由此導致我國公司的績效發生下滑的現象,因此研究內控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是很有必要的。
一、電力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
(一)內控和治理結構
關于內控工作的各方面影響要素作為基礎,進一步得出了優化治理活動的股權配置、約束以及激勵體系,能夠大幅提升內控活動的實際效果。治理架構方面的集權、復雜性,和電力企業實際的發展狀況均會對于內控體系的構建構成顯著的影響。內控不足的電力企業,存在顯著的公司治理特征,未能及時構建審計委員會,則內控缺陷的幾率相對更高。
(二)內部和規模:伴隨電力企業規模提升,內控缺陷的產生幾率相對更高
實際規模相對偏小的企業,在內控構建方面的表現會相對較差,內控體系很容易披露出實質缺陷。企業規模相對更為龐大,財務狀況更為理想的企業,在內控方面具備更高的有效性,而上市早、高度復雜的企業,在內控有效性方面并不理想。
(三)內控和財務狀況
實際的發展階段和內控有效性方面存在對應的正相關,即電力企業實際的發展環節更為成熟,對應的內控體系會更為有效,對應的財務狀況也更為理想,同時電力企業投入更多的資源到內控構建工作中,則最終的內控工作也會更為有效。通過前述資料的整理工作,能夠認識到企業的規模、財務狀態以及治理架構等要素都會對于內控活動的有效性構成顯著的影響,所以在后續的實例分析環節中,選定了多個較為關鍵的要素開展控制工作,從而確保最終的結果具備良好的精確性。
二、企業內部控制對企業的積極意義
(一)內部控制有效性帶動企業的績效上升
電力企業外面的股票持有者對與企業內部管理層的監管力度和積極性往往決定于公司的股權結構,而高管是否積極履職、勤勉盡責地為實現股東權益最大化努力也會受監管效率差異的影響。所以,高管薪酬適當的提高有助于使高級管理者努力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當中,并愿意為提升公司的業績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同時,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也會對企業所帶來巨大的影響,內部控制無效則會導致企業出現消極影響,比如業績下滑,為此在高管薪酬適當提高的前提下,高管們對內控的有效性重視也能提升公司的績效。
(二)企業內部控制有效防范企業風險
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缺陷,隨之而來風險也就會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一旦出現問題,也就是說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沒有效果的。公司的經營效率和效果直接會受企業內部控制質量高低的影響,其最終企業的獲取利益的能力也會受到妨礙,如果企業的內部控制有效果,那么企業就會有更高的管理經營的效率,風險也會變少,企業獲利也會提升;一旦企業的內部控制失去效果時,隨之而來的是,會降低管理經營的效率,公司的盈利水平也會降低,同時也加大了風險的可能性。因此,企業出現了違反規定、多次的財務重述等跡象,上面的問題會有不好的跡象傳播給市場,據此就會使正在投資或想要投資公司的人以為企業的運營有缺陷,如此就會降低公司的股票價格,從而企業的收益績效就會受到干擾。但是企業違反規定等這些現象就說明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缺陷,而且都顯示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著一些缺陷,公司的內控制是有問題的。
(三)企業內部控制有效發揮崗位內控職能
企業實現對內部的控制,還能夠有效實現業務處理效率的提升,讓企業更好地實現經營目標。企業應當明確內部職能部門的權責以及責任,并且將其劃分到位,達成相互協調與制約的工作體系,只有這樣才能讓內部控制的價值充分實現出來。企業還應當幫助各個職能部門明確自身的工作范圍,從而讓各個部門能夠實現自身的工作價值。企業在進行業務處理時,應當保證各個職能部門能夠結合自身的工作范圍以及工作職責及時展開對業務的處理,避免出現互相推脫的狀況,從而實現工作效率的提升。若是企業出現業務異常,那么職能部門應當及時將情況上報給上級管理人員,申請協助處理。這樣的工作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從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企業應當將內部控制貫徹在工作的各個環節,并且將其視為不可或缺的手段。
三、企業如何完善內控
(一)需要對于“軟管理”抱有更高的關注度
“軟管理”代表著各種無形以及精神方面的存在,例如企業體系中的文化、管理風格等不存在實體的元素?!败浌芾怼睂τ趦瓤毓ぷ鞫允菢O為關鍵的,一方面需要充分關注項目規章制度構成的影響,從而對項目的績效產生影響,同時還需要構建與實際狀況相契合的管理體系,進而塑造優良的企業文化,其也屬于極為關鍵的問題。
企業應當將“軟管理”落實在實際工作中,并且立足于員工的具體行為規范實現對理論方法的完善。企業的這種行徑能夠有效打破傳統內部控制下的弊端,幫助企業找到新的發展途徑。通常來講,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員工們的行為大多是依照信息數據作為導向,這就對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若是想要實現對員工行為的改善,那么就應當改善其相關的標準與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讓員工明確自身的工作方向,進而落實在具體的操作中。由于企業的業務往往是較為繁瑣的過程,所以企業若是想要通過內部控制實現業務能力的提升,那么就不應當將目光局限于一點,而是應當立足于整個企業,以宏觀的眼光看待內部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創建出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考核評價體系。
(二)以風險作為導向
在綜合的管理體系中,最為關鍵的問題之一即屬于風險的有效防控,因為在現代的環境之中,風險屬于項目均會遭遇以及要求解決的問題。針對該問題,所有的項目不論其盈利狀態為何,都無法脫離風險構成的影響,比如說財產損失風險,項目管理風險以及人員人身風險,因此全體領導者都需要對風險持有較高的關注度。一定要分層次地對待,而且在合理有效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準備應對措施。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企業若是想要實現全面的內部控制,那么就應當將科學技術引入進來,構建信息系統,并且借助信息系統的優勢實現對自身的內部控制。信息系統的構成不僅應當包括電子計算機技術,而且還應當包括人力資源。企業應當能夠通過信息系統實現對營運過程中的信息收集,并且針對這些信息展開及時處理,確保企業的高效運轉。同時,信息系統的構建還能夠讓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溝通更為高效,從而讓員工及時明確企業想要為其傳達的信息,促進企業工作的整體效率。此外,信息系統的構建還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更好地實現對企業戰略發展方向的制定。在傳統的內部控制中,企業管理者只能通過人員的傳達來獲知企業的具體信息,這種傳達方式較為低效,而且存在滯后性。信息系統的構建能夠讓管理者迅速明確企業的相關信息,并且對企業當前存在的狀況進行風險分析以及戰略分析,更好地實現戰略方案的制定。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對企業的發展具有許多積極意義,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各個職能部門實行內部控制,從而實現業務處理能力的提升。企業應當加快對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并且將之視為工作重點,促進自身的發展。政府作為我國的核心,應當在借鑒企業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再加以創新,從而打造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內部控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