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斌
【摘 要】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民商法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以信用原則貫穿于市場信用制度中。在民商法的實施過程中,仍有部分企業存在商事信用缺失問題,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民商法的規則和企業商事信用,研究了企業商事的信用缺失現狀,探究了企業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規制。
【關鍵詞】民商法;企業;信用
【中圖分類號】D923 ? 【文獻標識碼】A
1、民商法的規則
就民商法而言,其主要出現于市場經濟活動中,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在相關的機構中,民商法是維護信用秩序最直接的一種法律規范。現階段,市場經濟在多種經濟發展中占有較大比重,為了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堅守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則需要堅持信用原則,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講求誠實守信,保障交易的合法性、公平性,從而創造更多的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1]。
2、企業商事信用概述
作為信用的一個分支,企業商事信用主要涉及商事領域內的信用問題。就商法來說,其構成主體為企業,主要內容為有效規范和制約企業的行為,從而保障經濟活動的公平性、公正性。現代管理學指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信用,企業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信用,才能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獲得更好地發展。倘若一個企業缺乏良好的信用,將失去良好的合作機會,長此以往,其將會被社會所淘汰。企業商事信用的缺失不僅會給企業的聲譽帶來嚴重影響,而且會使得企業經濟效益降低,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因此企業應重視和樹立良好的商事信用,為自身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企業商事的信用缺失現狀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個領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企業的數量也是逐年遞增。在此種情況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不僅給企業帶來了挑戰,同時還給企業創造了機遇。基于此,企業為了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增加自身的經濟效益,常常會忽略商事信用問題,造成信用缺失的情況出現,不利于企業經濟活動的開展。就企業商事信用缺失來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3.1法律制度不完善
近年來,我國經濟方面的法律制度正在不斷完善,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欠缺,特別是企業商事信用相關的法律制度,還未建立完善的機制。現階段,我國在企業商事信用方面的法律有《民法》、《民事訴訟法》、《合同法》等,隨社會地發展和經濟地進步,這些法律制度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在規范企業行為方面還不夠健全,使得企業的經營者在制度利用方面發現了漏洞,投機取巧地來獲取利益,雖然有利益的增加,但在企業商事信用方面是缺失的,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3.2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給各個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挑戰。除此之外,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國內企業不僅要面臨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還要面臨國際競爭。在國內外雙重競爭壓力下,企業為了占領市場,獲取更高的效益,不斷地降低生產成本,部分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降低了生產原材料的質量,更嚴重的是以次充好,造成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長期下來,企業的商事信用就會缺失,最終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傷害,同時對自身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3.3司法信用度有待提高
眾所周知,公平、公正始終是法律堅持的原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為法律的相關工作人員,司法人員應遵守法律的公正、公平,從而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但在實際生活中,表現出了我國司法信用度不高,比如在司法判決過程中,擁有較大裁決權的是法官,但有些法官的素質不高,易受到錢財的誘惑,而造成一些不公正判決的出現,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需要提高司法信用度,提升法官等法律相關工作者的素質,有效約束其使用的權利,從而實現公平公正的目標。
4、企業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規制
4.1對物權法、債權法加強保護
在物權法中,逐漸擴大了非轉移動產的范圍,并要求非轉移動產要對外公示。受我國物權種類多的影響,現階段我國物權法還存在些許問題,比如沒有明確規定所有物權種類,只是對其中的兩三種進行了分析說明,使得大部分物權未受到良好的保護。針對上述問題,則需要加強物權法的保護,有效聯系動產和不動產擔保物權,構建統一的等級制度,并綜合考慮兩者內容,加強動產擔保物權的保護,進而實現多種物權的保護[2]。此外,還需要加強債權法的保護,在《合同法》相關規定中明確指出民商事的主體地位,為民商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盡管如此,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當合同出現問題時,倘若代理人未做出任何行為過失,仍需擔負相應的責任,使得代理人的合法權益未得到有效保護,因此要加強債權法的保護,建立債權法的相關制度,為民商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
4.2建立和完善市場準入信用規范體系
資金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物質基礎,擴大資金規模,有利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要想擴大資本實力,增加資本積累,則需要具備良好的企業商事信用,因為良好的商事信用是占據市場比例、保障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要建立和完善市場準入信用規范體系,嚴格把控企業的準入標準,禁止一些存在信用問題或者信用缺失的企業進入市場,為市場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進一步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4.3加強市場退出機制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各行業的發展均遵循優勝劣汰的原則,特別是一些表現不好、信用較差的企業將逐漸被市場所淘汰。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發展,企業數量逐漸上升,但市場經濟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競爭,相應的淘汰機率也有所增加。對此,需建立并完善市場退出機制,使得企業清楚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認識到信用缺失、管理不善等都會被市場所淘汰,從而強化企業的危機意識,使得企業重視自身的商事信用,加強自身的管理,進而有效改善企業信用缺失的情況。
4.4完善民商事交易過程中的信用規范體系
實際上,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對信用的重視程度不夠,極大程度上造成了企業信用缺失的問題。同時企業文化缺失、企業價值觀不統一等因素都會導致企業的信用缺失。因此,企業應重視企業商事信用,建立和完善交易活動的信用規范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自身的信用度。為了達到提升企業民事信用的目的,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企業應制定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企業人員的信用意識和理念,加強相關的信用管理;二是建立內部管理機制,制定企業信用缺失懲罰制度,從而有效控制企業信用缺失行為;三是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培養員工的職業道德,提升員工的道德水平,降低企業信用缺失的行為;四是加強人員的監督工作,提高企業的整體信用水平[3]。
4.5加強商用信用法律制度規定的全面化、精細化
企業應根據不同部門的特點,制定相對應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全面處理每個部門的細節問題,從而提高企業的商事信用度,進而提升我國市場經濟能力。同時,還要加強企業商事信用法律法規的精細化,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的法律規章,從而對細小問題做到精細化處理。并對商事信用法律規定細則進行完善,從而有效落實商事信用法,真正提高企業的商事信用度。
5、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民商法是一項重要的法律,其有利于企業更好地進行經濟活動,從而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信用對于企業來說非常重要,是企業在市場站穩腳跟、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因此,企業要重視信用,減少商事信用缺失行為。
【參考文獻】
[1]藍菡單.淺析民商法的規制與企業商事信用的缺失[J].法制博覽,2018(17):244.
[2]臧倩.企業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規制分析[J].商,2016(8):250-250.
[3]佟學民.企業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規制分析[J].職工法律天地,2016(22):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