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杰
【摘 要】經濟的進步促進社會的發展,但社會的發展讓利益的分配問題出現一些難以調和的情況。在種種因素的沖擊之下,維權意識出現并形成了完整地體系,以權利和義務締結的特殊契約關系取代了傳統觀念。在利益分配不均時,群眾便拿起維權的手段保護自己,信訪接待便是群眾維權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從信訪接待工作的現狀及原因和解決的辦法展開探討,以此來改善現今信訪工作的難題與隱患。
【關鍵詞】新形勢;信訪接待工作;問題;措施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群眾的法治觀念和維權意識的提高,信訪工作呈現出“三高”“三難”趨勢和特點。“三高”一是總量大幅升高;二是群眾表達訴求的激烈程度提高;三是信訪工作人員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三難”一是化解難;二是穩控難;三是處置難。在信訪工作中必然會各種糾紛,如何做好接待工作,是一個需要長期實踐、不斷改進的課題。信訪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核心是解決問題。我國的經濟發展雖然讓人民生活富裕,但隨著而來的問題也集中凸顯,交往的密切頻繁加劇矛盾爆發的速度,不合理的利益分配,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難以達成一致,這些因素都會增加信訪工作的難度。
一、信訪接待工作的現狀
當前的信訪工作有很大的復雜性,受訪人員面向各個社會成員,其職業的復雜性讓不同群眾的訴求也變得復雜起來。隨著而來的,政府部門在面臨如此多的訴求時,工作的滯后性不能迅速高效地為群眾解決問題,工作效率的降低讓信訪案件堆積如山。當然,信訪接待是一項非常龐大、細致的工作,其部門職責的不到位導致信訪的重復性,其內部人員的不明確分工拖延工作進度,沒有準確的職責劃分,責任主體意識淡薄,讓信訪工作紊亂,出現胡亂訪的現象。
二、信訪接待工作難的原因
首先,我國的社會發展正處于一個自我摸索的階段,在社會的轉型與發展過程中,利益是在不斷的重組與分配的,這種利益關系的改變必將改變原有的經濟社會模式。群眾思想觀念上存在誤區,人們的不安讓人無法接受長時間的調和解決,群眾急切的心情與問題緩慢的解決過程讓信訪工作難以開展。其次,一些信訪接待的單位工作不到位,職責沒有明確到個人,讓信訪工作無法順利進行。某些人員也存在不作為或違法現象,讓群眾無法申訴,導致信訪工作亂套。最后,面對一些無理上訪、纏信纏訪的信訪者,信訪部門查處不力。
三、信訪接待工作的應對措施
通過對信訪接待工作的調查和研究發現:在進行信訪工作時,面臨的對象是人,人是有感情的,在面對他的訴求時,溝通尤為重要。而溝通要從情感出發,要切實理解群眾的想法,對他的訴求能感同身受。這種情感的有效溝通也需要拿捏好度,這就需要建立人性化的、規范化的、科學有效的管理監督的機制,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一)建立親密無間的接待制度,建立分工合作體系
信訪接待工作是一項交流、溝通的工作。工作人員與受訪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而不是端著架子,高高在上。如何扭轉群眾對政府工作人員的慣有看法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實行“領導接待日”工作有利于工作的順利展開。領導與群眾處于平等地位,便于深入了解群眾問題,能直接聽到群眾的心聲,杜絕層級工作人員間的隱瞞與欺騙,在與群眾的交流中發現自身問題和信訪工作存在的漏洞,有利于整個部門共同進步。當然,領導與群眾的親密無間也響應了國家的號召,為群眾釋放維權有道可走的信號。信訪接待部門實行“領導接待日”雙方合作共贏的體現,也是信訪接待工作又邁入新臺階的具體體現,在這種一家親的氛圍中推進本單位蓬勃發展。
(二)建立科學規范的運行機制
信訪接待工作內容復雜,工作量巨大,在面對這些繁雜的工作時,單位要保持高效的工作狀態需要建立科學規范的運行機制。不能忽略任何一個信訪,把信訪案件按類型進行歸類,方便查詢和處理。明確信訪問題,制定工作流程,每一個工作流程都要有嚴格的規范,如每個步驟所用的時間,辦理應遵循的原則等。重視對信訪條例的宣傳,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更好地為信訪工作服務。在面對信訪案件時,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能力,碰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要立即報給上級,避免延誤,切忌大包大攬,不作為,讓群眾的訴求無疾而終。
(三)加強對單位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
首先,對于信訪接待工作來說,工作人員要時刻更新、完善自己,以便能從容地應對突發事件。因此,單位要重視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涉及信訪條例、相關法律法規、勞動法等,以及一些突發問題的應對技巧。當然,工作人員除了具備相關的專業信訪知識,還必須具備接待工作的耐心。來訪者大多都是心情急切,態度不會很好,這就需要工作人員有極大的耐心,以平和的態度感染來訪者,更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其次,真誠的態度更容易讓人信服,對待問題實事求是,不要欺騙來訪者。最后,對工作人員的教育還要包括他們對這份工作的態度和看法,要讓他們保持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定期對他們的心理進行疏導,排除他們的負能量,讓他們保持積極向上。
(四)妥善處理信訪問題
單位在面對信訪問題時,要認真對待,按章程辦事,但又不能死板復制,需妥善進行處理,既要有系統的政策,又要有靈活的策略。第一,堅持及時性原則,對于信訪問題要及時回答,不拖延時間。第二,在不能及時答復時,要報給上級部門,尋找問題解決的新出路。第三,對拿捏不準的問題要提交上級領導,不能憑自己的經驗辦理。第四,對胡亂訪的群眾,如果情節較為嚴重的,需要采取強制措施,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對于不合理的訴求,工作人員要做好勸說工作。第五,所有信訪問題要堅持公開、透明化的處理原則。
(五)建立嚴格的信訪審查監督機制
信訪工作涉及民意,如果處理不當,將會造成不良影響,給群眾留下不好印象。為保持政府單位的良好形象,需要在信訪工作中重視審查制度的施行。信訪審查的監督機制有嚴格的規定,主管人為第一責任人,出現問題就找主管人員。因此,主管人要統抓全局,協調好各個環節的工作,把工作內容落到實處,落到細節處。摒棄傳統的領導悠閑局勢,主管人全程參與,保證工作的完成度與時效性。
四、結語
信訪接待工作的中心任務是服務于人民,是群眾行使權力的途徑之一。信訪接待工作的內容和指責范圍較廣,它包含信件、電話、訪客等方面的處理,并且也要承辦上級交付的任務,意義重大。在經濟急速、變動發展的今天,人們通過信訪來維權已經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創新優化信訪工作流程,保證處理問題的時效性是信訪接待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 陶曉彬. 淺談如何創新信訪工作機制[J]. 活力, 2015(9):27-28.
[2] 唐祖紅. 做好當前基層信訪工作的思考[J]. 新聞前哨, 2013(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