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伊琳
【摘 要】思政課程是培養學生思想品德、人格和“三觀”的重要課程,是高職院校實現”育人”的途徑。工程管理專業是一門以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專業學科,其思政課程教學也同樣重要,然而當前工程管理專業的思政課程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其培養出來的學生還不能滿足社會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本文分析了工程管理專業的思政課程學習的重要意義,并針對當前工程管理專業的思政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以促進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思政教學;素質
一、工程管理專業的思政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
對于工程管理專業來說,培養復合型人才很重要。工程管理復合型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的工程技術,懂得經濟管理,而且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政治覺悟和水平。工程管理專業的思政課程教學,對于塑造學生的“三觀”,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等有重要的作用,促進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教育的融合,更是大勢所趨,時代發展所需。
二、工程管理專業的思政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很多高職院校對工程管理專業學科存在片面的認識,很多學生把工程管理專業理解為單純的工科專業,因此,在專業教學中,不重視思政課程教學的學習,比較偏向專業學習,學校、教師和學生不重視思政課程教學,而思政考核除了學生的平時到課情況加期末開卷考試作為學生的思政考核,導致學生學習思政的積極性不高。
(二)教學手段落后,教學內容枯燥
在工程管理專業的思政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比較傳統的多媒體大班教學,把同一個系的幾個班級集中在一起授課,通常采用PPT照本宣科,教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課堂紀律管控差,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比較少,加上思政課程學習的內容都是關于歷史、思想、哲學等方面的內容,本身理論性比較強,教學顯得比較枯燥。
(三)工程專業管理課程與思政教學的融合欠缺
思政作為教育的一種分支體系,在工程專業管理教學中,思政教育與各學科教學的融欠缺,很多學校過分依賴思政課堂教學,他們認為思政教育是基礎教育課程,思政教師與輔導員才是思政教育的實施者,專業教師只要傳授專業技能就可以了,因此,在專業學科教學中沒有滲透思政教育,而思政課程教學也脫離專業課程教學,兩者之間沒有融合,導致思政課程教學缺乏深度,缺乏引導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培養。
(四)缺乏專業實踐
很多工程管理專業的思政課程教學僅限于理論課程學習,對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缺少的不是思政相關的知識,而是缺乏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轉化能力,在實際生活中,課堂中學習到思政知識與我們實際生活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有限的思政課堂教學并不能快速地把學生的知識轉化,而是通過實踐中獲得,這些實踐正是工程管理專業學生所缺乏的。
三、工程管理專業的思政課程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提高認識,堅持全面培養人才
作為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工程管理專業,首先要提高對思政課堂教學的認識,思政作為基礎課程,但同時也是高職院校發揮“育人”功能的重要課程,與專業學習同等重要。因此,無論是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提高思政課程教學的認識,完善課程體系和考核方式,只有提高了思政課程教學的認識,才能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才能實現高職院校全面培養人才的目的。
(二)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針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個性特點,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一方面,實施小班多媒體教學,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目標,課堂以精講細講為主,保障思政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運用各種教學模式,例如情景教學,案例教學、任務教學、分組討論等模式,在加強課堂管控的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多以社會熱點展開主題教學討論,例如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帶一路”等理論性的認識和看法等等,促進學生的思政知識延伸。
(三)促進專業學科教育與思政教學的融合
促進專業學科教育與思政教學的融合,在思政課程教學中滲入學科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一方面,教師要深入了解每個專業,在思政教學中適當滲入工程專業教育;一方面,深挖教材,利用思政課程教學聯系專業實際,例如學習法律法規的時候,拓展工程管理中相關法律法規的導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本專業法律知識。
(四)強化思政實踐
實踐是思政的教學的目的,作為思政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進行思政實踐,讓他們多了解社會,對以后就業和創業奠定基礎。思政實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第一,組織學生加強思政相關的宣傳,例如心理健康、法律法治思想等,以講座、網絡等形式;第二,鼓勵學生參加社會義工活動,例如交通小能手、環保志愿者等,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第三;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文化歷史遺跡等,并把參觀心得體會納入思政考核中;第四,邀請優秀黨干部、黨員等作先進事跡報告,感染和激勵學生自覺提高自覺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
四、總結
總之,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工程管理專業的思政課程的學習,創新思政教學方法和手段,在結合本專業的實際發展需求的情況下,促進專業學科教育與思政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實踐來提升學生的思政素質,使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者。
【參考文獻】
[1]肖行,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思政課體驗式教學模式實踐探索[J],綏化學院學報,2019年
[2]李麗娟,新時代以易班“優課”推進理工科學生思政課堂教學路徑研究[J],山西青年,2018年.
[3]劉宇利,工科專業課堂從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以《工程地質與土力學》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年.
[4]初文華,張健,李玉偉,理工科專業基礎課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 ——以《水力學與泵》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8年.
[5]張金勇,陳曉暾,陳正,高校理工科專業基礎課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以《弧焊電源及控制》課程為例[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