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又稱強迫性神經癥,是指以強迫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其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并存,二者尖銳沖突使患者焦慮和痛苦,本人體驗到觀念或沖動來源于自我,并意識到強迫癥狀的異常性,違反自己意愿,雖極力抵抗,卻無法控制、無法擺脫。
強迫癥的基本癥狀是強迫思想、強迫思維、強迫情緒和強迫意向,以及強迫動作或行為,可以一種為主,或幾種并存。患者對強迫癥狀有一定自知力,知道這類思維或行為是不合理的或不必要的,試圖控制又未能成功。
一般的強迫癥并不需要治療,但強迫癥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如一些強迫行為或者強迫心理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則需要積極接受治療。具體治療方法有:
1.積極的自我暗示。當自己處于莫名其妙的緊張和焦慮狀態時可以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來緩解自己的不安。比如告訴自己“我并不緊張,這很正常,一會就好了”。
2.順其自然。對自己的強迫癥狀順其自然,不必介意,忽視、淡化它的存在。不要因癥狀存在產生心理矛盾,造成焦慮情緒,慢慢淡化它可以自然地截斷它造成的惡性循環。
3.轉移注意力。培養新的多方面興趣愛好,積極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在活動中盡量體驗積極樂觀的情緒,拓寬自己的視野和胸懷。
4.放松療法。采用漸進式放松訓練或意念放松法進行放松訓練,每天堅持做15~30分鐘,以達到身心的放松。
5.暴露療法。首先是學會放松訓練的方法,以備對抗日后治療時的情緒障礙。其次是想象訓練,選擇一種較輕的強迫行為,作為靶癥狀。想象在生活中發生的強迫行為的全過程,重點認真想象在自行控制強迫行為發生內心不安時,如何忍耐和不允許其行為重復出現,堅持1小時以上。以后逐步升級,想象強迫行為嚴重和頑固的癥狀,忍受并逐漸心理適應。最后轉入實際訓練,對生活中的強迫行為逐一糾正和克服,并且消除在中斷強迫行為時心理的不適應癥狀。
李蕊 北師大應用心理學博士,獲教育學博士學位。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特約研究員、全國心理學專業人才考評委員會專家評委、中國專業人才庫心理與催眠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世界最高醫學組織認證臨床催眠師導師(WMECA)、國家高級心理咨詢師、中國青少年藝術指導中心首席高級心理顧問,全國百強講師,江蘇省徐州永恒心理研究所理事長。榮獲首屆全國優秀心理學工作者優秀獎。機構榮獲首屆全國優秀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全國多家電臺、電視臺及雜志社特邀評論、主講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