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紅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059-01
摘 要 黨內監督體制對于新時期的黨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使監督機構作為黨內獨立的監察機構,但其黨內監督缺陷越來越明顯,因此必須加強和完善黨內監督、紀律制度、黨內監督指導黨內決策機制以使得我黨永葆青春,永遠保持自我凈化的能力。
關鍵詞 黨內監督體制 拒腐防變能力 黨的建設 廉政建設
改善黨內監督制度,在制度創新的基礎上打擊腐敗一直是確保政黨組織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得到正確執行的重要工具,維護黨的先進和純潔的特質,防止黨內分裂。進一步提高黨內監督對于抑制黨內腐敗和促進黨的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強化黨內監督的重要意義
加強黨內監督和改進領導人員的工作方法與黨和國家的共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必須注意實際行動。與此同時,強化黨內監督對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也很重要。
第一,黨領導人是中國共產黨實現社會主義偉大復興的重要一環,黨的監督能夠確保黨的建設氛圍。黨內監督建設需要良好的基礎,包括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保障黨內監督質量,鞏固黨的群眾基礎,更容易實現黨的偉大復興。
建設黨內監督機制需要強大的動力,在監督下執行的各項工作可以保證更加人性化、合理。這是黨領導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黨內監督是堅持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保證。我黨始終成立以來就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走群眾路線,以及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為中心的堅持。發展的理念是,黨內監督,最終將完全是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的利益謀發展,來判斷我黨是否堅持黨的思想,其判斷標準之一就是黨的大眾路線是否依然堅持監督,是否尊重人民賦予的權利,是否尊重人民的權利,是否讓黨的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否更好的為人民謀求福利。
二、我國黨內監督存在的問題
“黨內監督的前提,是實現黨內民主的不斷發展,黨內監督的實現的基礎是加強黨內監督意識、實現黨內監督的關鍵是革新性的黨內監督制度體系的整頓,黨內監督的重要形式是實現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的共同推進”。隨著時代的發展,黨內也出現了很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黨的建設和發展。
首先,從黨內民主的觀點來看,在新形勢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仍然存在。在一些地區掛出“民主主義”的招牌,但是仍然存在形式主義,無視黨內監督。在新形勢下,形式主義也在以新的形式出現。比如說,代表著民意的投票,投機的商人以欺詐的形式,騙取票數,并利用網絡的影響力,聯合一些不良媒體,對票數進行刷票,產生出不能準確表達民意的結果。
第二,如今,從新的形勢下來看,從加強黨內監督意識來看,黨內的監督意識增強,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出現在領導干部身上。特別是對于改進領導干部的工作方法,一部分人的專業知識和系統認識很強。但是還有個別領導干部不思進取,不作為,不能夠及時學習促進自身的進步。
三、強化新時期黨內監督體制的對策
一是落實責任,確保監督結果實質化。以西安交通管理局為例,緊密結合《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派駐紀檢組打好談話函詢、調查審查、誡勉談話與檢察官懲戒辦法的“組合拳”,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監管職責尤其是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以及失職、瀆職等問題,依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誡勉問責。強化巡視制度并進行整頓。對派駐機構統一管理的全面實施,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不斷加強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的有機結合,依法對巡視程序進行設立,并有效地展開黨內巡視機制。
二是強化監督機制。建立中央紀律委員會的派駐制度。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遣檢查組或檢查員。紀律委員會要派遣紀律檢查組就必須實行統一管理,紀律檢查組的工作雖然受到黨組織和大眾的監督,但并非隸屬機構。加強紀律委員會的監督權力。紀律委員會擁有對同級黨委進行質詢和追究的權利。進一步要求否決,交給上級黨委和紀律委員決定。如此獨立起到規律檢查監督機關的作用,回避缺陷且不會妨礙黨委的指導。
三是加強和完善黨代表大會常任制。黨代會會實行常規制。任期為5年,黨最重要的決定應通過黨代會的討論做出,并每年定期舉行會議。黨中央、省、縣級委員會每年都要報告活動情況,并傾聽各方的批評,回答他們的提問。會議結束后,代表常任黨代表監督各級黨組織,直至黨中央和政治局。黨的各級代表大會有足夠的權利。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擁有最高的政策決定權和監督權。各級黨代會擁有各級黨組織對大政方針的政策決定權和各級委員會的領導監督權。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度實行后,根據代表大會充分享有權力,每次的任期內被定期召開大會,并行使任免權,決定權和監督權,黨的各級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的權力是可以得到有效的監督和制約的。黨內形成了明確的責任關系,制度上,黨委會和領導人可以進行有效的監督,確保黨形成的分權控制,并根據權力制約權力,各種權力最終是黨的代表大會的權力真的隸屬的運營機制。
四、結語
簡而言之,堅持改革和創新,在黨內創造新的局面,監督和改進領導干部的工作方式,是黨內監督機制和改進領導人員的工作方式的關鍵,也是今后發展這一工作的基礎。必須堅持創新與連續性、創新監督方法、擴大監控渠道、創新監督評價等,充分融入黨的監督工作,充分利用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核心,在改革和創新的基礎上,保證人民群眾對黨的監督,使得黨的權利運行在陽光之下。
參考文獻:
[1]劉華湘.多措并舉加強黨內監督工作[J].黨史博采(下),2018(9).
[2]王冰冰.改革開放以來黨內監督的發展歷程與經驗[J].福州黨校學報,2018(4).
[3]梅輝和,章臨婧.新時代進一步推進黨內監督科學化的思考[J].山東工會論壇,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