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亞,隨著氣候變化、人口增長以及糧食緊缺等問題日益嚴峻,飲食成本越來越高,許多民眾無法獲得充足的營養。而昆蟲隨處可見,營養豐盛,因而昆蟲也越來越多地被端上餐桌據“美國之音”25日報道,肯尼亞不少對商機擁有敏銳嗅覺的商人開始紛紛投身于“蟋蟀產業”。他們首先投資圈地用于養殖蟋蟀,然后根據蟋蟀的品相劃分出不同的價位,最后賣給蟋蟀收購商或餐廳。以往,蟋蟀經常是以油炸的方式裝盤出售,現在,越來越多的養殖商開始選擇新吃法,將蟋蟀烘干后磨成粉末,加入到蛋糕、糖果、面包等食品中烘焙出售,讓這些食品變得既營養又好吃。
肯尼亞昆蟲學家坦加·克里斯桑特斯表示:“蟋蟀的蛋白質含量為60%-65%,而肉類只有25%-30%。”此外,昆蟲生長期短,蟋蟀僅需要3個月就能長到成年階段。更重要的是,養殖昆蟲排放的溫室氣體較少,有助于減緩氣候變暖。▲ (叢超)
環球時報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