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口與經濟的增長,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物拔地而起,已成為我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重點類型。主體結構是高層建筑的框架,對整體建筑物質量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對高層建筑主體機構施工關鍵技術進行簡單介紹,其次對有關質量控制措施進行詳細論述。
【關鍵詞】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關鍵技術;質量控制措施
高層建筑物相對于中低層建筑物來說,有著一定難度與較高要求,因此要嚴格管控高層建筑物施工,尤其是主體結構施工關鍵技術。
1、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關鍵技術
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是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工程的三大關鍵部分,故從這三方面介紹此類工程的施工技術。
1.1 鋼筋工程技術
鋼筋工程是高層建筑主體的關鍵組成部分,主要工作就是材料采購、鋼筋處理、鋼筋連接。材料采購必須按照規范與標準。在鋼筋下料中,要嚴格依據要求進行施工,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同時要在施工之前進行施工量計算并做好充分前期準備,按照下料單進行鋼筋加工,選準焊接與綁扎位置,控制好鋼條數量,保證工程質量檢驗合格。
1.2 模板工程技術
在模板工程施工中,有關人員要從自身角度全方位保障模板質量。首先要明確此工程模板質量具體標準,確保構件尺寸規格符合規定,以防軸線位置出現偏差。其次要保證模板剛硬度符合工程規范,從而可承受住混凝土重量,同時確保模板工程整體的抗壓性與施工承載力。最后通過綜合考慮擇選出最優施工方案,確保材料質量、材料使用壽命、施工技術、整體結構等的合理性。
1.3 混凝土工程技術
在混凝土工程中,重點需要考慮溫度應力,溫度應力指的是混凝土內外在不同溫度下會產生一定的應力,一般可采用控制內外溫差的方式減弱該應力。混凝土析離現象是一種嚴重的質量問題,必須有專人觀察與檢測。在大型混凝土工程中,要注意降低水泥的水化熱,可選擇穩定性較好的水泥作為施工原料,并確保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合理性。
2、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2.1設計控制
主體結構施工方案是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控制的基礎,在進行主體結構方案設計時,設計人員要進行現場考察,按照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優化設計方案,并做好設計交底,把設計要點清晰標示或準確告知有關施工人員。不要在工程設計完成之后就退出工程建設,應對施工現場及時進行技術指導,綜合聽取現場施工人員的意見,對設計方案進行調整[1]。
2.2 材料控制
材料控制是質量控制的根本性措施。對材料的控制分為兩個階段,鋼筋運輸到施工現場之前與鋼筋運到施工現場時。在前一階段,建設方、監理方、施工方各相關人員要對材料提供方的信譽度及相關證書進行細致審查,確保進場前材料的合格性,若材料大面積不合格則需更換合作廠家。在后一階段,現場施工管理人員要嚴格驗收,并按照標準存放原材料,如進行分類堆放、做好防雨工作、采取措施進行防潮、標明材料詳細信息等。
在模板工程材料控制中,按照模型進行模板制作時,應保證模板表面的清潔度,同時在細致清潔之后還要使用相應的脫模劑,并確保模板被完全水平放樣與安裝,嚴格檢查背楞、對拉螺絲、三角撐等構件的牢固性。
在混凝土工程材料控制中,除了要嚴格遵循上述所說的基本材料控制措施,還要制定對應的緊急方案,并配備專業技術員值崗監督材料供應,使混凝土配合比及強度與施工方案完全匹配,且要做好混凝土坍落度實驗。
2.3 技術控制
從整體施工技術來說,要切實保證施工技術的規范性、標準性,不可隨意改變施工順序、混凝土結構剛度、工程工期等。
2.3.1 鋼筋工程技術控制
第一,在鋼筋連接中,首先在鋼筋套絲過程中,要調直彎曲鋼筋,保證端頭平直,定期更換滾輪絲與刀片,并加入切削液,天氣寒冷時還要加入防凍液。其次,要進行鋼筋絲頭檢查,并去除塑料螺絲帽,嚴格摒除不合格鋼筋。最后鋼筋使用力矩扳手檢查鋼筋連接接頭,并做好合格標記、現場記錄,及時更換端頭鋼筋,接頭合格率必須為百分之百。
第二,在外框與核心筒連接中,應采用后期植筋的方式,確保二者有效連接。同時在布置植筋孔定位后,要利用鋼筋探測儀探查此部位鋼筋是否受力,若受力則及時變更植筋孔位置,且植筋要在模板安插之前。對于較小結構,宜采用氣錘式或電動式中沖擊鉆,植筋膠正在凝固時不要晃動鋼筋[2]。
第三,在型鋼柱頂端箍筋中,要在型鋼柱頂端與鋼梁連接處焊接搭筋板,再把頂端箍筋焊接在搭筋板上,同時要在搭筋板上焊接套筒,最后再把穿射鋼筋焊接在頂部箍筋上,進一步增強穩固性。
2.3.2 模板工程技術控制
在模板制作、拼接中,首先要使模板制作規范一定程度上嚴于國家標準規范,其次要安排人員全程跟蹤模板制作流程,嚴格控制產品的合格率,勢必要使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最后,在模板拼接后要經過具備專業資質的檢驗人員的確認,在確認合格之后,再進行施工。
2.3.3混凝土工程技術控制
第一,澆筑前要對鋼筋、模板進行復檢。
第二,要對混凝土澆筑方案進行探討與審查,將施工現場環境全面考慮于其中,如勞動力、施工范圍大小、混凝土泵車可停留的位置、先后步驟、施工縫與或后澆帶產生與否等。
第三,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確保每一處混凝土振搗均勻,特別是在柱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使振搗棒接觸到柱底部,必須要配備專職人員進行混凝土振搗檢測。同時要確保澆筑與測量同時進行,控制好標高與平整度,及時進行細部處理,如收毛、拉面[3]。
最后,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相關負責人要進行定時養護,防止混凝土開裂。
結語:
綜上來看,基于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的重要性,施工單位要從關鍵技術著手,在了解實際施工過程與要點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進行質量控制,為整體工程合格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承貴.解析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方案[J].建材與裝飾,2017(3):68-69.
[2]孫健森.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專業邊緣問題處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6):359.
[3]馬糧.建筑工程主體結構工程技術論述[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6):00022-00022.
作者簡介:
俞晶晶,浙江瓏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