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云杰 鄧博文 楊延嶺
【摘要】通過對冀東民居的實地調研,實地勘測,查閱文獻,整理出冀東民居院落空間的大致數據,探究其與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的關系,從而在新的鄉村規劃時,充分學習古老的傳統的營建智慧。
【關鍵詞】冀東民居;院落空間;地理環境;氣候特征
冀東地區處于華北平原的東北部,北依燕山,南臨渤海,北部多呈山地,中部為燕山山前平原,西南部為瀕臨渤海區,行政區劃上主要包括唐山,秦皇島等地;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氣候,冬冷夏熱,年平均氣溫12.5℃,常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各個地區由于處于不同的地形地勢中,對當地的小氣候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民居的院落空間也會做出相應的回應。
1、地理環境與民居院落空間的關系
1.1地理環境與院落空間的類別
冀東地區,可分為北部山區,中部的山前平原,西南部的濱海區,地勢起伏明顯且復雜多樣,造成了民居院落的差別,主要影響到了民居院落的進數,北部的山區地形復雜,地勢較高,等高線也密集,所以民居的宅基地都很小,院落的進數也一般為一進,根據所整理的數據,二進院落的比例僅僅占到了8%,中部的山前平原,由于地勢開闊,允許民居的擴展,因此二進院落的比例達到42%,西南部的濱海區,地勢更為開闊,允許民居的大面積建設,因此二進院落的比例達到了80%,并且開始出現各種院落的組合。
1.2地理環境與院落空間的大小
地理環境不僅僅影響院落空間的類別,同時影響著院落空間的尺寸大小,我們通過實地的測繪得出院落的占地面積,北部山區,由于地勢起伏不定,院落尺寸經常依據地形而定,院落面積的平均值為183㎡,中部的山前平原,院落的尺寸有所擴大,院落面積的平均值為203㎡,而西南部的濱海區,院落空間的尺寸達到最大,院落面積的平均值為254㎡;較為完整的傳統的民居大多坐落于山區,相對封閉的環境,而交通和經濟條件相對發達的濱海區,由于現代建造技術的引進和村民們對于傳統民居的保護意識不強烈,大多進行了拆除后的自建,對于傳統的營造技術幾乎廢棄。
2、氣候特征與民居院落空間的關系
2.1氣候環境與院落空間的功能
傳統的民居在自我演化的過程中,完美的適應著當地的氣候條件,由于冀東地區地處北部,因此大多數的措施都用在了冬季的保溫,來抵擋寒風的侵襲,同時兼顧采光的要求;冀東地區的民居大多坐北朝南,部分山區會依地勢而建,我國的傳統中以北為尊,正房的正堂一般為供奉牌位和家譜使用,日常的會客空間也會在此進行,因此它的地位尤為重要,傳統的庭院空間也大多放在北部正房的前面,來滿足正房的采光需求,另外由于北方地區對采光的要求很高,所以庭院空間的進深較大,以保證來獲得充分的陽光直射,提高院落空間的舒適度,這與南方建筑形成了很大的差異,南方建筑大多庭院很小,以此來遮擋陽光,形成天井式的庭院,同時倒座房間的高度也直接影響院落的采光,因此一般的倒座房間高度較低,以保證采光;在抵御寒風這一方面,在現代民居的演變過程中,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北部多為小二層,這樣可在冬季抵御寒風,來降低風速,提高院落內的風環境舒適度。
2.2氣候環境與院落空間的建構狀態
經過實地的調研發現,北部正房的墻體普遍較厚,厚度可達600mm,在演化的過程中,經歷了夯土墻,石材,紅磚,混凝土等材料的演化,在實地使用溫度測量儀和村民的口中得知,夯土墻能較好的實現保溫隔熱的特性,然而在現代的建造中,已經舍棄了這一建造材料,我們可以利用夯土和現代材料相結合,研制出一種既生態環保性能又良好的材料,而不是單純的使用現代的空調技術手段來提高環境的舒適度,這樣對于我們的大氣環境也形成巨大的壓力,這樣厚度的墻體,冬季時能抵御寒風,夏季時又能不讓外部的熱量流入。
3、民俗文化與民居院落空間的關系
3.1倫理秩序與院落空間秩序
倫理秩序,是我國儒家文化的一部分,體現在院落空間中的秩序和制度,極為強調尊卑,對稱,長輩居住在北部的正房,正房的當中供奉祖先,小輩居住左右的廂房,在廂房中東為大,西為小,因此東廂房為長兄居住,西廂房為次兄居住;冀東民居在空間的組織上,基本符合北方傳統四合院的布置,庭院處于核心地位,以保證北部正房的地位,堂屋為核心,廂房布置在東西兩側,而其它的附屬空間則在次要的軸線上,沒有明確的規范劃定位置,根據地形和功能需求來限定位置,較為靈活,但是大體上保持一致。
3.2祭拜文化與院落空間秩序
祭祀是我國傳統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的生活中已經逐漸衰落,只有在較為閉塞的地區,這樣的傳統才得以傳承,每個村莊都有其專門的祭拜場所,如寺廟祠堂,但是在民居中,祭拜祖先的場所往往就是正房的堂屋,它處于軸線的中心,堂屋往往還兼具會客交談的功能,因此其重要性得以凸顯;另外祭拜神靈的就是神龕了,在現代的祭拜中,早已經褪去了封建迷信的思想,以此方式來表達對于天地的尊重和崇拜,神龕一般出現在入口處門樓的內側墻壁上,過去用磚和石頭雕花,現在往往裝飾趨于簡單。
結語:
本文從地理環境,氣候特征,民俗文化三個角度來詳細的描述了冀東民居院落組織的秩序,也分析出了冀東民居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的演化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在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充分做好調研,學習當地的營建策略、生活習性、傳統民俗,力求體現出各個地方獨有的地域特色。
參考文獻:
[1]李海宏.冀南地區傳統民居院落空間研究[D].河北:河北工程大學,2018.
[2]彭麗君.基于文化地理學的肇慶市傳統村落及民居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
[3]李同予.東北漢族傳統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間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8.
[4]趙坤.傳統民居庭院空間的比較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