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
【摘 要】灌溉排水工程是現代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區域生態環境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灌溉排水工程的設計中,應堅持生態理念,在優化設計、科學構建的基礎之上,保障灌溉排水工程的作用發揮。本文分析了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的重要性,闡述了生態理念下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的要點,并在此基礎之上,從工程系統布置、科學規劃設計、施工要點控制等方面,論述了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灌溉排水工程;設計;優化;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 S277-6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4-019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4.092
0 前言
灌溉排水工程建設,是提升農業發展活力,促進現代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在灌溉排水工程設計中,要注重工程功能及生態環境的考慮,確保灌溉排水工程的實效性。因此,優化灌溉排水工程設計,提升工程效能是工程設計的重要出發點。在實踐中發現,灌溉排水工程設計在生態理念踐行、節能環保等方面,缺乏有效落實,影響灌溉排水工程的設計效果。在新的歷史時期,灌溉排水工程的優化設計要從“生態環保”的視角出發,強化工程建設的節能效應,保障工程滿足灌溉排水需求。本文立足灌溉排水工程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的理念及實踐要點。
1 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的重要性
在新的歷史時期,構建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要求升級灌溉排水工程,提升灌排功能,保障現代農業生產需求。傳統單一功能下的工程設計,難以滿足工程構建需求,以生態理念為導向,構建節能、生態型灌排工程,成為新時期的發展方向。因此,優化設計是優化工程設計實效性的有力保障,充分體現出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的重要性。
1.1 優化設計是優化工程設計實效性的有力保障
灌溉排水工程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灌溉排水提供有力保障。在灌溉排水工程的設計構建中,應基于地理環境、灌排需求,合理設計工程結構,有效提高工程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因此,在灌溉排水工程的優化設計中,通過設計元素的優化構建,最大程度地保障工程設計與工程功能的有機結合,提升灌溉排水工程的實效性。對于灌溉排水工程而言,優化設計的關鍵,在于踐行生態理念,強化灌溉排水工程的功能構建,以滿足灌溉排水工程的實際需求。
1.2 優化工程設計提升灌排工程效能的重要基礎
灌溉排水工程設計直接關系到工程效能的構建。因此,在工程優化設計中,以灌溉排水工程的功能作用為導向,強化工程各要素的合理設計,切實保障灌溉排水工程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在不同區域,地理環境不同,灌溉取水方式存在差異性,這就要求工程設計要立足當地環境條件,通過工程設計元素的合理構建,保障工程設計的科學有效性;另一方面,灌排工程設計涉及面廣,在工程優化設計中,要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灌排工程的重要作用。因此,灌排工程效能的科學構建,需要對工程設計進行有效優化,提升灌溉排水工程的實際作用滿足工程建設需求。
2 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的生態原則
在灌溉排水工程的優化設計中,需要強化生態理念的踐行,將生態原則貫徹其中。在一些灌溉排水工程設計中,對自然環境元素缺乏考慮,導致工程建設對區域環境形成較大影響。為此,在灌溉排水工程的優化設計中,應將生態原則落到實處。具體而言,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2.1 灌排工程生態設計理念
在灌溉排水工程的構建中,涉及到周邊環境的保護問題。這就要求工程優化設計要強化生態理念的踐行,為工程施工建設創設良好的條件。首先,灌溉排水工程要堅持以生態原則為導向,減少工程施工建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其次,工程設計要強化工藝技術的有效應用,如渠道防滲工藝的應用、水流速度的控制等,都是功臣給生態設計的考慮要素,強調灌排工程生態設計的全面落實;再次,不同區域環境,要求灌溉排水工程要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地保護區域環境,減少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形成影響。
因此,在灌溉排水工程的優化設計中,生態理念的踐行,應堅持三個領域:一是因地制宜,灌溉排水工程設計應尊重區域生態環境,實現工程與區域環境的有機融合,保障工程建設的生態效應;二是充分運用自然生態元素,并將其作為工程設計的重要元素,實現工程生態環境各系統的科學構建;三是灌溉排水工程生態設計要注重生態元素的有效融入,通過自然生態元素的有機整合,保障了工程構建的需求,同時也提升了工程的生態屬性,符合新時期灌溉排水工程德設計要求。在新的歷史時期,灌溉排水工程的優化設計,要夯實“生態”設計理念的科學踐行,滿足實際需求。
2.2 灌排工程生態設計要點
灌溉排水工程在落實生態理念的過程中,應注重設計要點的有效控制,保障工程設計的生態屬性。在筆者看來,由于灌溉排水工程的功能相對單一,但在不同季節時期,其所承擔的作用不同,這就要求其生態設計,要突出功能屬性,實現灌溉排水工程生態設計。(1)灌溉期。在灌溉時期,灌溉渠道處于“高水位”狀態,且水流速度較快。為了針對灌溉期的實際情況,在工程優化設計中,要對排水溝渠進行科學調整,通過緩坡設計等方法,保障灌溉期渠道節能防滲功能的有效實現;(2)在非灌溉期。該時期的灌溉渠處于低水位甚至是干涸狀態,水流速度十分緩慢。在生態設計中,要強化渠道防滲設計,保障不同時期灌溉渠的生態效能。
在具體設計中,應落實三大設計要點:(1)在灌排工程坡度的設計中,應基于生態節能的考慮,緩坡設計的構建,能夠在節省占地空間的同時,也進一步保障溝渠排水節能的有效實現;(2)生態升級應注重周邊區域生態環境元素的有效整合,通過施工材料、工程結構模式的有效設計,保障生態環保理念的有效實踐;(3)在灌溉排水工程的設計中,需要合理選擇造型模板,并且最大程度低的保障工程的輸水效率,以及防滲等功能,保障區域生態環境的平衡性。因此,在生態理念之下,灌排工程的優化設計,在于均衡生態環境,提高工程節能效應,更好地滿足灌溉排水需求。
3 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的方法
在新的歷史時期,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的關鍵,在于如何創新設計方法,踐行生態理念,在節能生態的視域之下,保障灌溉排水工程的實效性。在筆者看來,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應尊重生態環境,合理運用現代工藝技術,有效提升灌溉排水工程的功能作用。因此,具體而言,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的有效落實,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3.1 工程系統布置,制定設計方案
在灌溉排水工程的設計中,應針對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設計方案,確保施工方案與工程施工建設相匹配。首先,在工程優化設計中,應注重工程系統布置,針對區域地理環境的綜合考量,構建與之適應的工程結構,既保障了灌排工程的設計要求,同時也滿足工程灌排的作用需求;其次,在工程設計中,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對于特殊地理環境,斷面設計的科學有效性,直接關系到灌排工程設計質量。為此,要工程優化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工程斷面合理設計,并通過縱斷面和橫斷面的關系構建,實現科學合理的工程設計;再次,工程設計要注重生態環保理念的踐行,通過各設計元素的合理構建,提高工程設計的科學有效性。在灌溉渠道的設計中,要對排水速度、季節時期等因素,對灌排工程進行有效設計滿足灌溉、排水的功能。并且,工程建材、結構等的設計,要符合工程質量標準,提高工程設計質量。
3.2 嚴控施工質量,落實施工工藝
在工程優化設計中,施工質量的有效控制是關鍵。為此,設計元素的構建,應對施工工藝進行有效落實,特別是對于灌排取水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工程結構,并且通過實際情況,確定取水方式。當前,主要的灌排取水方式主要有“抽水引水”“水庫引水”等方式,這就要求工程優化設計要注重取水方式的合理設置,保障灌排取水要求。首先,立足實際需求,合理設計工程結構模式。對于不同的取水條件,灌排工程的設計要有所體現,針對相應的取水條件,設定相應的工程結構,進而更好地保障工程灌排的實效性。如,在抽水引水的條件之下,灌溉排水工程應合理控制輸水速度,以及流量等元素,切實保障工程設計的科學有效性;再次,灌排工程涉及到的工藝技術較多,這就要求工程優化設計,要注重施工工藝的有效落實,嚴控工程質量關的同時,切實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符合灌排工程的設計要求。
3.3 科學規劃設計,提高節能環保效能
在灌排工程的設計中,應基于實際需求,科學規劃設計,既保障灌溉排水需求,也要提高工程的節能環保效應。在筆者看來,灌溉排水工程的優化設計,重點在于如何做到科學規劃,通過合理設計、優化布置,更好地提高工程建設的實效性。一方面,灌溉排水工程占用土地空間較大,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降低工程對土地空間的占用,并且通過灌溉排水渠道的合理布局,減少工程投入,保障工程建設的經濟效應;另一方面,在規劃設計中,要堅持生態環保理念,規劃設計要具有發展性,能夠有效整合區域生態環境元素,更好地融入到灌溉排水工程之中,提升工程設計的科學有效性。因此,切實做到科學規劃設計,提高節能環保效能。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是工程構建的重要基礎,也是保障灌排工程效能的重要保障。在本文探討中,灌溉排水工程設計應堅持“生態”理念,在生態設計原則的實踐中,提高工程的節能效應,滿足灌排工程的實踐需求。在筆者看來,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關鍵在于優化設計模式,踐行生態理念,通過工藝技術的有效構建,提升灌溉排水工程的實效性。灌溉排水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優化設計要注重工程要素的有效融入,保障工程設計的科學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張凱.田間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J].建筑與文化(旬刊),2016(10).
[2]譚勇.灌溉排水工程優化設計新方法探討[J].科技與創新,2016(04).
[3]韋盧星.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優化設計要點分析[J].低碳世界,2017(11).
[4]王進國.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優化設計要點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03).
[5]陳配劍.試論如何做好油田給排水管網的優化設計工作[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8).
[6]范興業.灌溉管網優化設計方法與軟件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