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春 黃茶英



【摘要】 目的:探究對艾滋?。╝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住院患者采用臨床路徑管理后對其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68例AIDS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常規護理和臨床路徑管理。比較管理前后的服藥依從性、疾病知識掌握情況以及疾病管理能力。結果: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后,用藥依從優良率、疾病知識掌握率以及疾病管理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管理前(P<0.05)。結論:采用臨床路徑管理AIDS住院患者,可有效使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疾病知識掌握率、疾病管理能力均得到明顯提高,推薦在臨床中廣泛使用。
【關鍵詞】 AIDS; 臨床路徑管理; 服藥依從性; 疾病知識掌握率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AIDS Inpatients/LIU Xiaochun,HUANG Chay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21):-145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on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after adopting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Method:68 patients with AIDS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7 to May 201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care and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disease knowledge mastery and diseas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before and after manage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After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disease knowledge mastery rate and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management(P<0.05).
Conclusion:Using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to care AIDS in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medication compliance,disease knowledge mastery rate,and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It is recommended to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AIDS;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Medication compliance; Disease knowledge mastery rate
First-authors address:Jiangxi Chest Hospital,Nanchang 3300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21.037
艾滋?。╝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也被稱之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一種具有極強感染性且危害性非常大的一種傳染病,主要是因為機體遭受艾滋病病毒感染而引發的一種疾病[1]。而HIV病毒主要對機體免疫系統發揮攻擊作用,其主要攻擊目標為CD4 T淋巴細胞,而CD4 T淋巴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中最為重要的免疫細胞,而此細胞在遭受大量破壞后,機體免疫功能也會隨之下降,極易并發其他嚴重合并癥,使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顯著提升[2-3]。為此本文主要對AIDS住院患者施以臨床路徑管理的效果實施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
5月收治的68例AIDS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8例,女10例,年齡17~76歲,平均(46.5±4.7)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3例、高中20例、大專以上15例。納入標準:經機體免疫功能檢查、HIV抗體檢查被明確診斷為AIDS;首次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患者;生命體征平穩,不存在嚴重的機會性感染;思維清晰,表達能力良好,不存在溝通障礙,可良好的配合治療、護理以及相關調查,自愿參與此次研究。排除標準:患有嚴重慢性疾病、精神疾病、軀體疾病者、患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不具備自主能力者;不能自愿服用治療藥物者。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研究對象均接受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在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前,首先需要向患者詳細介紹抗病毒治療方案,用藥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副反應,患者在簽訂《抗艾滋病病毒藥物治療同意書后》開展治療。48例患者的抗病毒治療方案為拉米夫定、富馬酸替諾韋聯合依非韋侖;11例患者接受拉米夫定、富馬酸替諾韋聯合洛匹那韋利托那韋;7例接受拉米夫定聯合齊夫定、依非韋侖;2例接受拉米夫定聯合齊夫定、奈偉拉平的方案實施治療。在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期間,需要對患者的HIV病毒載量、血象、CD4+T淋巴細胞、肝功能以及血淀粉酶等指標實施有效監測。臨床路徑管理:(1)組建臨床路徑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責任護士以及科室護理骨干組間臨床路徑護理管理小組,對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實施評估,分析護理風險,制定護理計劃并制作臨床護理路徑表。在實施護理操作前,護理人員需要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定期開窗通風、紫外線照射消毒。(2)具體護理措施。①入院1~3 d:對患者的家庭狀況、疾病史、生理以及心理狀態實施評估,并對患者的艾滋病抗病毒知識利用調查表實施調查。②抗病毒治療第1 d:評價患者抗病毒依從性,發放抗病毒教育單,由責任護士開展服藥宣教,叮囑患者填寫抗病毒服藥督導本;并告知患者所用藥物的名稱、用法、作用、療程、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并以患者生活、工作、學習習慣等為依據設定服藥時間,發放抗病毒藥物及七日藥杯,并使用定鬧鐘的方式,提醒患者按時用藥。并對存在不良情緒及心理問題的患者施以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安慰鼓勵患者,并與患者家屬溝通,指導家屬要增強對患者的關心,避免采取歧視和懲罰性態度。③抗病毒治療期間:依據檢查表開展各項檢查,針對患者沒有良好掌握的內容實施進一步的強化指導,并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對患者用藥后的反應以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針對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時進行處理;跟蹤檢查結果,并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指導。并對護理期間是否嚴格按照路徑表實施臨床護理工作以及對實施效果進行查檢質控;④出院前1 d:由責任護理進一步加強疾病知識指導,強調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評價艾滋病抗病毒知識,再次實施健康宣教,并從飲食、用藥、預防、復診等方面內容開展出院指導。⑤出院當天:協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告知電話回訪時間,并利用微信平臺及QQ開展延伸護理,解答疑問。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由本院自制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相關知識評價表對管理前后患者抗病毒治療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實施評價,評價表中共15道題,每題5分,總分大于45分為掌握,30~45分為基本掌握,低于30分為未掌握??傉莆?掌握+基本掌握。利用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對患者實施管理前后的服藥依從性進行評價,取百分制,評分超過95分為依從性良好。使用問卷調查表從向家庭社會支持度、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行為方式對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進行評價,各維度評分滿分為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疾病管理能力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管理前后抗病毒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管理后,男性與女性患者抗病毒知識掌握率均明顯高于管理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管理前后服藥依從性情況比較 管理后男性與女性患者的服藥依從率均明顯高于管理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管理前后疾病管理能力評分比較 管理后,男性與女性患者的家庭社會支持度、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行為規范評分均明顯高于管理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通過將臨床路徑作為指導,為患者在住院期間開展臨床護理的一種護理模式,通過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用藥及飲食指導等多種護理手段為縱軸,制作護理日程計劃表,并嚴格按照計劃表開展臨床護理工作,以此達到提高護理效率和質量的目的[4-5]。
抗反轉錄病毒療法是當前對艾滋病患者實施治療的主要方法,但是臨床使用的抗病毒藥物并不能完全清除HIV病毒,為了取得較為良好的抗病毒治療效果,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長期用藥[6-7]。有相關研究發現,在接受抗病毒治療期間,由于抗病毒藥物造成的不良反應、缺乏對疾病的了解以及缺乏家庭社會支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AIDS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較差,影響治療效果[8-9]。在本研究中,管理后男性與女性患者的服藥依從率以及抗病毒知識掌握率均高于護理前(P<0.05)。主要是因為通過在患者入院后開展入院評估,能夠有效發現護理問題,更利于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10]。通過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發放抗病毒教育單等方式,加強患者對艾滋病抗病毒知識掌握,并開展用藥指導,利用七日藥杯、定鬧鐘等方式,提醒患者按時用藥,避免出現漏服的情況,并開展心理指導,幫助患者調整不良心態,并指導家屬加強對患者的鼓勵,避免患者家屬采用不正確的態度對待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進一步提高用藥依從性[11-12]。通過在抗病毒治療期間實施進一步的強化指導,跟蹤檢查結果,更利于及時調整護理方案,并對臨床管理路徑的實施效果進行檢查、監督,以此來提高護理質量[13]。
同時,疾病管理能力是保證患者保持良好行為、對疾病實施有效管理與監控以及減少疾病影響的一種健康行為,通過提升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能夠幫助患者盡快適應疾病的存在[14-15]。本研究結果中,通過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后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管理前(P<0.05),進一步表明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分析此結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臨床路徑管理能夠使臨床護理更加具有針對性,有利于護理人員依據護理計劃開展規范性的臨床護理[16]。通過為患者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有效增加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糾正錯誤行為[17-18]。并聯合家屬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家屬與護理人員之間能夠形成良性互動,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進而使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更好地參與到日常的疾病管理工作當中,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19-20]。并在出院前1 d開展出院指導,加強疾病知識指導,講解居家護理重點,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出院當天,告知患者回訪時間,并利用微信、QQ等方式開展延伸護理,方便患者能夠隨時咨詢,在出院后也能夠獲得專業性指導[21]。
綜上所述,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AIDS住院患者實施護理,加強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
參考文獻
[1]程琳,周鳳梅,董晴.延續性健康教育對提高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療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5,13(29):2981-2983.
[2]李曉萍.住院艾滋病患者生存質量與護理需求的評估及關系分析[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7,8(1):82-83.
[3]吳衛群,胡艷寧,梁愛華,等.全程護理管理模式在AIDS患者門診免費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3):1529-1532.
[4]葉彩霞,楊婉娟,梁嫚卡,等.梅毒和艾滋病等傳染病預防控制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4):135-137.
[5]楊風年,王靜.臨床路徑在醫療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9):124-126.
[6]熊秦,周保利,王莉,等.某醫院臨床路徑管理下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的信效度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4,30(12):952-954.
[7]顧偉剛.社區醫生應用臨床路徑式管理對高血壓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7,31(11):36-37.
[8]陳登翠,石柳春,李幻.護理干預對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9):36-37.
[9]張秀,劉麗英,吳丹,等.HIV感染者/AIDS患者心理狀態及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1):84-86.
[10]黃茶花,鄒美虹,熊麗歡,等.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8):95-98.
[11]劉聰,周凱,何浩嵐,等.家庭關懷度對接受高效聯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IV/AIDS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10):1405-1409.
[12]黎燕清,蔣妙華,馮桂瑩,等.新發HIV/AIDS患者隨訪的流程化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6,31(15):85-86,96.
[13]區秀麗,甄沛林,何綱,等.全程護理在住院HIV感染患者的成效及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5,5(13):101-103.
[14]徐曉華,王慶妍,蔡夢歆,等.同伴支持提升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系統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12):847-850.
[15]王劍萍,汪興菊.AIDS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質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7):808-810.
[16]劉秋潔,李金星.HIV/AIDS患者的心理狀態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7,11(5):426-428.
[17]陳曉,林光惠,陳小英,等.連續護理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效果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13):54-56.
[18]唐月璐,石柳春,唐素榮.持續質量改進在艾滋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13):1222-1223.
[19]謝彩英,杜麗群,盧祥禪,等.耐藥結核病合并AIDS/HIV感染病人的治療的護理管理[J].護理研究,2014,28(12):1482-1483.
[20]陸世娟,符立賢,符允衡,等.強化健康宣教對HIV/AIDS患者HAART服藥依從性的作用分析[J].蛇志,2015,27(4):396-397.
[21]楊桂蓀,梁熾強,文紅娟,等.佛山市禪城區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服藥依從性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5):447-449.
(收稿日期:2018-12-24) (本文編輯: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