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社會發展程度的不斷提高,法律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要構成部分。雖然說當前我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程度都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就目前我國的發展程度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未來還需要不斷地進行完善。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國家發展中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國策,所以說,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重視法律的發展。文章主要討論我國合同詐騙中的民刑交叉問題,雖然說我國現在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法律體系,但是今后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進行完善,文章通過分析當前合同詐騙中存在的民刑交叉問題進行分析,對今后我國法律的不斷健全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市場經濟;合同詐騙;民刑交叉問題
[中圖分類號]D922.298
1 引 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主體法律意識的增強,合同在經濟生活中的運用日益廣泛,合同欺詐的情況越來越多。要維護市場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合同欺詐的準確認定與依法處理十分重要。文章主要采用比較分析的方法,對合同欺詐違規行為(普通意義上的合同欺詐)與合同欺詐違法行為(民事法律意義上的合同欺詐)的認定、合同欺詐行為與合同詐騙罪的民刑界限以及二者民刑交叉等問題進行論述。
2 合同詐騙
2.1 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利用合同手段騙取他人財物的犯罪。《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完善,《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已經將合同詐騙定位為犯罪了。
2.2 刑民交叉案件類型
2.2.1 競合交叉型刑民競合交叉
所謂的競合交叉型刑民競合交叉所指的就是說在一起案件中出現的一種較為復雜的關系之間的構成以及變化,從而導致在法律的處置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就目前我國的法律發展的程度而言,我國的競合交叉型案件主要存在以下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二者必須出現在同意其法律案件中,二者必須要是相互影響、共同存在的;第二個特點是在案件實際的法律責任中,一般來說都是先負刑事責任,之后是民事責任。
2.2.2 牽連交叉型
所謂的牽連交叉同上文中提到的競合型交叉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前者必須是在同一起案件之中,而這一小節所提到的牽連交叉型是由兩件或者兩件以上不同的法律案件之間存在的一些內在的聯系,或者說二者之間存在著某種方式的牽連。在合同詐騙案中,一般這兩種類型的案件都極其容易出現,尤其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程度,或者社會發展程度都急需要不斷對法律進行完善,從而推動法治化社會的發展,推動經濟的不斷提高和發展。
3 民刑交叉問題
3.1 司法解釋層面
近年來,隨著我國法律法規的不斷發展,關于合同詐騙的相關發育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所以說關于合同詐騙一類案件的處理,在法律中可以說是越來越細化。處理合同詐騙案件中民事及刑事交叉問題,特別是競合類型的刑事及民事問題交叉,需要司法部門、法院具體指導。
3.2 司法實踐方面
從司法實踐角度看,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民刑交叉問題,或者說是從根本上分析民刑交叉問題,首先就是要準確地區分到底是哪種類型的交叉問題,從而對癥下藥,更好地處理案件。只有對已有的案件進行準確地類型分析,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工作,保障案件的處理能夠依照法律的相關要求,并且能夠充分體現人民的根本需求和利益。其次,在對競合交叉問題進行處理和解決的過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解決的一個重點就是要注意選擇一個怎樣的策劃,從而能夠更好地處理案件。這一點在合同詐騙中,也就是必須要通過分析具體的詐騙行為,通過現象看本質,對詐騙行為進行深刻的分析,從而得出一種更好的解決案件的方法,并且保持法治的清正廉潔。
另外,在認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必須要充分結合我國的國家法律發展的實際狀況,從而為合同詐騙案件的處理尋找到一個更為合適的辦法,而且對于我國來說,由于我國的基本國情所影響,任何一種案件,都會存在諸多不同的可能性,所以就需要我們時刻關注法律的發展動態,從而能夠保障所有案件的處理能夠準確地跟上時代發展的具體要求,從而選擇一個最佳的案件處理方式。
4 競合型刑民交叉問題和牽連型解決思路
4.1 競合型
在認定是否符合先刑事應避免造成兩個方面的錯誤認識,一是具體行為人在刑事方面存在詐騙行為,但是所簽訂的合同不能夠想當然是無效。二是司法實踐中所采取的分別進行審理、區別進行對待的觀點并不是將先刑事后民事進行全盤否定,經過層層剝離,判定案件是否存在競合交叉行為,將更多地選擇先刑事后民事。競合類型刑民交叉案件的核心問題就是是否形成合同詐騙罪,難點就在于對刑事、民事程序進行系統選擇。在以上競合類型刑事及民事交叉案件中優先選擇刑事程序的處理思路,是地方法院長期實踐獲得的結果,和目前司法觀點符合。在競合型刑民交叉問題的解決中,需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案例,做出更加具體的改變,從而更好地推動競合型刑民交叉問題的解決。
4.2 牽連型刑民交叉問題解決思路
在解決牽連型刑民交叉問題時,首先要做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須要經過相關的法律程序,也就是在問題解決之前必須要選擇出一個合適的程序,因為從法律的角度上嚴格意義地說,刑法和民法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范圍,二者之間的追求和目標都不一樣,也就是在具體的案件的處理中,會直接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具體的案件的處理上,也會直接出現不同的結果,所以說相關法律程序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雖然說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在具體的案件中具有十分明顯的區別,甚至說二者是不能融合的,但是在類似于合同詐騙這一類的案件中,需要對其進行靈活的轉變,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在此類的案件中,既需要刑事法律的嚴謹,但是同時也需要民事法律的開放和自由。在司法層面,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在處理交叉問題的時候實際上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尤其在合同詐騙案中,由于案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說在案件的處理過程中,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在具體的合同詐騙案件的解決過程中,首先要整理清晰各種錯雜的邏輯關系,然后從各種邏輯關系中找到內在的刑事法律關系以及民事法律關系,然后選擇最為合適的解決方式去處理案件,從而保障最后案件能夠得到一個妥善的處理。隨著我國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關于合同詐騙的相關法律體系也會不斷健全,所以在今后合同詐騙案件的處理中,也一定會得到更加具體的規范,從而有效地促進法律法規的發展。
5 結 論
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刑法是其他部門法的保障法,沒有刑法做后盾、做保障,其他部門法往往難以得到徹底貫徹實施。這一定位同時表明,只有當一般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某種法益時,才由刑法保護。這就是刑法理論所主張的刑法的附屬性、謙抑性。在經濟交往中,在不損害公共利益、集體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應當盡可能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保留由當事人自己處理、解決糾紛的最大空間,刑法應盡可能保持其謙抑性。所以說在今后我國法律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多種因素,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 亞當·斯密.國富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2]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5]19號[R/OL].[2015-7-12].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zjhxwfb/xwdd/201507/t20150712_280908.html.
[3] 肖中華.論金融詐騙罪適用中的三個問題[J].法學雜志,2008(4).
[4] 宋巍,涂俊波.從吳英案看集資詐騙罪[J].法制與社會,2012(6).
[5] 趙秉志.刑法相鄰相近罪名界定與適用(上冊)[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