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為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本文聯系實際,圍繞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實施策略進行分析探究,希望能為相關教學工作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6-0043-02
引 ? ?言
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一項必備的基礎能力,也是學生步入社會后必須具備的一項素養。小學正是學生智力發育、語言能力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學生而言至關重要。下面本文聯系實際,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分析。
一、構建新穎有趣的口語交際模式
教學模式是先進教育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一座橋梁、一種中介,是包括教學思想、方法結構、整體設計在內的相對穩定的一種教學思路。因此,創建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的模式,有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立足于實際學情,創建實施“伙伴式”口語訓練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按照一定標準,如學生個性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將班級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充分利用教材、現實生活、多媒體等有效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建真實的口語交際場景,讓學生在場景中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溝通,以此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實現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鍛煉與培養[1]。
此外,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語文教師也可積極拓展課外課堂,如要求各組學生放學、節假日到親戚家串門走訪,回校后與組內、班級成員一起溝通分享,讓學生在互相分享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促進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除卻上述教學模式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積極嘗試“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實現教學目標。在開放式教學環境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鼓勵與引導,通過適當的鼓勵與引導讓學生會說、想說,能夠運用文明、個性化的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正確、良好地與他人溝通。
另外,教師也可采用模擬訪談口語訓練模式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培養。如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個訪談話題,讓學生選擇自己想要訪談的對象,通過這種模擬訓練,讓學生的口語表達更為準確、精練,幫助學生掌握一些交際技巧,讓學生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
二、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教材是小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主要載體,在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方面,教師一定要將語文教材作為基礎,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發揮教材價值,實現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培養。具體而言,教師要善于運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各色插圖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小學語文教材尤其是低年級課本中,有許多內涵豐富、顏色鮮艷、生動形象的插圖,教師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圖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進行訓練[2]。
例如,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小白兔和小灰兔》這一課中就有許多配圖,教師可利用這些配圖對學生進行口語復述練習。具體策略為:教師先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話語感,激發學生的思維與興趣,讓學生產生表達的欲望,并對課文內容進行初步掌握,并保持思維的活躍與言語的流暢。之后,教師利用插圖向學生提問,由學生回答,如“課文講了什么故事”“圖畫中小白兔與小黑兔各自做了什么”等,提出問題后,教師指導學生借助圖畫對課文內容進行回憶、組織與復述,從而實現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鍛煉與培養。
三、利用網絡優勢,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多媒體已經走進社會各行各業并對人們的生活、工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就教育工作而言,網絡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滲透與應用,促進了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更加多樣化的學習途徑與更加開闊的學習平臺,為學生創造了更為優質的學習環境。因此,在現代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立足實際學情,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將小學語文教學與互聯網、多媒體有效結合,科學運用網絡為學生創造更加良好的口語練習環境,實現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培養。
具體而言,小學語文教師可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利用網絡媒體手段為學生創建出生動具體的口語練習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以此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3]。例如,在引導三年級學生學習《荷花》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可利用網絡、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收集、播放與荷花有關的圖片、視頻等,并向學生安排任務,讓學生通過觀看來描述荷花的特征、特點,并與學生分享自己知道的與荷花相關的奇聞趣事等。這樣有針對性的訓練,有助于小學生掌握一定的口語表達及與人交往的技巧,可讓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得到有效鍛煉,讓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增強,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提前熟悉課文內容,從而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模擬生活情境,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必須要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教師要善于從生活中取材,利用生活中的事件、事物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想說且會說。具體而言,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立足實際學情,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截取生活片段與課本內容有機聯系,在課堂上模擬出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張口表達,并掌握一定的表達方法與技巧,促進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4]。
例如,在引導一年級小學生學習《火車的故事》這一課時,教師就可利用生活中人們出行、到火車站送別等場景為學生創建虛擬的語言交際情境,并引導學生走進情境,轉變角色,以旅人或其他身份展開對話,像如何問好、如何送別等,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口語交際技巧,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結 ? ?語
綜上所述,小學是學生智力發育、語言能力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可為學生的日后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實際學情,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需求,科學設計教學環節,合理利用教學資源,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熊學敏.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J].鄂州大學學報,2018,25(03):85-87.
徐小群.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8(01):111.
胡屹.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途徑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20):50-51.
劉靜.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J].文學教育(中),2014(05):135.
作者簡介:王彥忠(1972.7—),男,甘肅隴西人,專科學歷,一級教師,從事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