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 桂彬
【摘要】高校音樂教學中,古典音樂鑒賞與學習是學生的必修內容。它不但是人類精神文明的代表,更是人類音樂歷經滄桑存留下來的不朽之作??墒枪诺湟魳返膭撟鳝h境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相距太遠,學生在學習時很多音樂內容都無法領悟透徹。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不具備基本的音樂素養,那么很難順利進行對古典音樂的欣賞。學生的音樂學習中還有較受學生歡迎的必修內容,那便是流行音樂。它的特點是內容簡單直白易懂且旋律清晰明朗,娛樂性較強。本文通過古典與流行音樂在課堂中的三種結合教學法來做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采用古典與流行音樂比較教學法
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時,將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設計在同一課時中去學習。利用比較教學法,幫助學生找出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不同,從而挖掘出古典音樂的深層含義,引導學生逐步發現古典音樂的魅力。學生在求異的學習中增強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明確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主次關系。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五個方面來進行比較,即音樂的節奏、和聲、音樂的旋律線、曲式結構以及音樂情感。我們主要從節奏和音樂情感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比較分析。在對音樂的節奏進行比較式教學時,教師應當結合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節奏特點分析。而節奏的結合式比較方法主要通過兩點,一個是音樂的節拍,一個是音樂的速度。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在拍點的組合以及律動的速率上有很多的相同之處。古典音樂中,常會用到切分節奏或者連音節奏,這些特點在流行音樂中也常會見到。例如古典音樂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與流行音樂張惠妹的《聽?!范际?/4的拍號,在節奏上主旋律采用了三連音節奏,伴奏的節奏型也都是以連續性的八分音符作為分解和弦。單從例子中的這兩首音樂我們發現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也有很多相似的節奏。
在對音樂的情感進行比較時,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相似的地方,從而減少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陌生感。在古典音樂中不論是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三巨頭為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還是到后來的民族樂派,古典樂始終都在用曲調來表現作曲者的心境和心情。我國古代很多詩人詞人的文學創作也都被引用到歌詞中,依照古詩詞的中心思想創作不同旋律曲調的音樂。有時是要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有時是要表達自己壯志未酬的憤恨;有時則是要抒發自己對當下社會不滿的情緒等。在現代我們發現很多的流行歌曲,在確定音樂體裁的時候也會采用詩歌,例如王菲的《水調歌頭》,選自蘇軾的同名詩歌,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雖然會存在演唱形式的差異但是在音樂情感的呈現方式上還是存在相似的地方。
教師通過兩個方面對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進行結合式的比較教學,使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豐富多樣,這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們列舉幾個現代流行音樂,讓他們自行去找尋歌曲中古典音樂的影子。例如,SHE的《波斯貓》便引用了柯特爾比《波斯市場》;周杰倫的《夜曲》便引用了肖邦的《降E大調夜曲》;伍思凱的《愛的鋼琴手》便引用了帕海貝爾的《卡農》;五月天的《快樂很偉大》便引用了貝多芬的《歡樂頌》;周迅的《伴侶》便引用了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等等。教師將相對應的古典音樂在課堂中播放給學生們聽,學生發現很多流行音樂的旋律或和聲都借用了古典音樂,通過結合與比較,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們對古典音樂的重視程度,還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古典音樂的獨特藝術魅力。
二、采用古典與流行音樂激趣教學法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使教學成效顯著,教師應當走進學生們的內心,在學生的音樂世界中去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打開更廣闊的音樂世界。由于學生喜好流行音樂已成為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唱作歌手被學生們視作偶像,如李榮浩,林俊杰,吳青峰,胡彥斌等。學生通過音樂認識他們,再深入了解他們的創作曲風,創作經歷以及個人信息等。由對個人作品的喜愛轉變為對歌手的喜愛,最后演變成關注喜愛歌手的每一首歌曲。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時,將現下流行的歌曲或者熱度較高的歌曲安排在課堂教學內容之中。
前段時間關注度較高的流行歌曲《你要的全拿走》,很多歌手錄制視頻參與到挑戰歌曲的演唱中。歌曲演唱者胡彥斌、林俊杰、羅志祥等歌手。他們挑戰歌曲的視頻被網友整理出來,內容風趣幽默,常常引發觀眾捧腹大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播放視頻內容來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再針對該歌曲做詳細分析。通過視頻,比賽活動激發學生們的課堂學習樂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在比賽中無形的幫助學生增加音樂常識,培養學生們對藝術的審美能力。
在學生興趣被激發后,用同樣的方法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古典音樂的學習中,可以先從現代流行音樂的中國風開始學生,讓學生有一個接受過程,慢慢地再發展到對古典音樂的專業學習中。教師通過結合現代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創作歌曲的特色,再加上中國風給演唱者帶來的意境美,好似將學生帶到了江南水鄉一般。
三、采用古典與流行音樂結合教學法
音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直接結合的方法完成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教學。流行音樂代表著大眾的音樂審美,而古典音樂卻是藝術在音樂世界中的縮影。因此教師可以從流行音樂入手,選取適合教材內容的歌曲結合古典音樂教學內容,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在流行音樂的興趣,利用這一點不但可以拉近學生與古典音樂的距離,還會使教師的教學效率顯著提升。教師還需要依照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做具體的教學設計。
教師可以在課堂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音樂視頻,如2008年歌手劉歡與美國的歌手布萊曼合唱《我和你》,歌曲在演唱技巧上做了很大的調整,用通俗唱法和美聲唱法相結合,使聽眾感受到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結合后帶來的和諧之美。流行音樂與古典民族風相結合式的演唱還有我國民歌后宋祖英老師與周杰倫合作的《友誼地久天長》和《本草綱目》,以及李云迪與王力宏合作的《龍的傳人》等都可以作為教學素材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視頻了解到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在結合后產生的藝術魅力,使學生對古典音樂的看法漸漸有所改觀。
在古典音樂的學習中,學生常常由于古典音樂的演奏形式過于正式嚴肅而產生距離感,認為古典音樂缺少流行音樂的嚴肅性。具有娛樂性的流行音樂卻在人們傳唱與哼唱中,因為歌詞的通俗,簡單,使人們感覺缺少了思考性。所以在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結合后,學生獲得了音樂的思考,也產生了愉悅心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當熟讀古典音樂教材內容,通過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提高對古典音樂的理解力,提升古典音樂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四、結語
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為了促使古典音樂在課堂教學中獲得學生們的關注,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教師利用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結合式比較,結合式激趣,直接結合法為學生的古典音樂學習增加課堂教學素材,豐富課堂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端正學生對古典音樂學習態度,完善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晨昊.多元文化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9(3):80.
作者簡介:陳琛,女,河南洛陽人,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音樂與舞蹈專業,研究方向為器樂;桂彬,男,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安徽師范大學團委社團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