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四月的一個夜晚,你來了,把父親的稱號和最溫柔的愛心贈給了我。
在那個決定命運的時辰,我沿著醫院的走廊不安地徘徊。手術室的門突然打開,一個小護士蹦出來,又一溜煙消失在育嬰室的門后。她懷抱著的那個裹著紗布的嬰兒就是你。
“女兒。”她公事公辦地喊了一聲。
“我的女兒!”我心中響起千萬重歡樂的回聲。
你有一頭濃密的黑發,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著的那只眼睛炯炯有神。
當我從擔架上抱起媽媽血污的軀體時,當媽媽被手術后的創痛折磨得日夜呻吟時,我們沒有后悔。因為,我的女兒,媽媽的受難是有報償的,這報償就是你的存在。
你是從媽媽敞開的腹壁一下子進入這個陌生的世界的。
媽媽躺在手術臺上,沒有見到你。護士把你抱走后,媽媽才想起,懊惱地嚷道:“怎么不給我看看啊!”
不過,媽媽聽見了你的第一聲啼哭。“啊……啊……”
媽媽一次次向我模仿這哭聲,評論道:“聲音真嬌嫩,真好聽,一點兒也沒有悲傷的含義。”媽媽評論得對:生命的第一聲啼哭是不雜一絲悲傷的。因為生命由之而來的那個世界里不存在悲傷,悲傷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產物。
你的搖籃放在爸爸的書房里,你成了這間大屋子的主人。從此爸爸不讀書,只讀你。
你是爸爸媽媽合寫的一本奇妙的書。在你問世前,無論爸爸媽媽怎么想象,也想象不出你的模樣。現在你展現在我們面前,是那么完美,仿佛不能改動一字。
我整天坐在搖籃邊,怔怔地看你,百看不厭。你的小臉蛋白白凈凈的,透著一股靈氣。有時候,片刻之間,你的臉上會閃過千百種表情:微笑,冷笑,橫眉蔑視,皺眉厭煩,眼睛彎成月牙形的嬌媚……不過,多數時候,你出奇地恬靜,那時你最美。入睡時,你的兩條小胳膊平舉在腦袋兩側,臉上的神態安詳得近乎佛像。醒時,你靜靜地睜著一雙烏黑澄澈的大眼睛,久久凝視空中某處,不知在想什么。那目光成熟而超然,真令人感到神秘。看你這么可愛,我常常忍不住要抱起你來,和你說話。那時候,你會盯著我看,眼中閃現兩朵仿佛會意的小火花,嘴角微微一動似乎在應答。你是爸爸最得意的作品,我讀你讀得入迷。
“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診斷患有絕癥,帶著這絕癥極可愛也極可憐地度過了短促的一生。”《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這部書是作家在女兒一歲半死后用沉痛的筆墨寫的。其中記下了這期間他和妻子在死亡陰影籠罩下,與女兒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他們在搖籃兼墓畔的思考。
——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