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律師 王景龍 王子琪 王子豪

【案情】
張老頭兒的老伴兒去世后,他又找了個后老伴兒趙某。再婚八年后,趙老太突患腦中風,整天床上拉、床上尿,需要人照料了。這時張老頭兒已80 多歲,患有多種疾病,腿腳也不好使,自己照料自己都很困難,已無力再侍候臥床的趙老太。但他還是咬著牙伺候了半年后,便與趙老太的兒子商量趙老太的照料問題。趙老太的兒子表示,我母親嫁給了你,就是你的人了,你就得負責到底。張老頭兒很生氣,一天清晨,他雇車把趙老太送到趙老太兒子的家中,趙老太的兒子拒收,并要報警。請問:張老頭兒這樣做法律上允許嗎?趙老太的兒子可以拒收嗎?
【律師評析】
夫妻之間有互相扶養的義務,扶養是依法發生的一種經濟供養和生活扶助的權利義務關系。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其包括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就此,我國《婚姻法》第二十條、 第二十一條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本案中,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張老頭兒應當履行對其妻趙老太的扶助義務,現張老頭兒無力扶養或撫養能力不足,趙老太的子女更應當主動擔負起這個贍養責任,張老頭兒則從經濟上給予適當補償,以盡對老伴兒的撫養義務。這是最理想的結果。
但如果趙老太的兒子對重病的母親拒絕贍養、棄之不管,法律上是不允許的,因為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這種情況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遺棄犯罪。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撫養、 情節惡劣的行為。遺棄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