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鶴
(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廣東 廣州 510630)
20世紀60年代我國開始推廣使用農村機械化道路,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聯合水稻收割機才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90年代以來,聯合水稻收割機技術逐步的成熟。逐步形成了高效率、大功率,降低收獲損失,安全性更加可靠方向發展。目前它們正朝著以人為本,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和自動化技術,向舒適性、使用安全性、操作方便性、智能化收割方向發展。
通過實際的走訪調查農民和聯合水稻收割機司機及機械廠家,全方位的了解現代社會聯合水稻收割機如今的性能及工作效率,為調查提供更加詳細的資料,讓聯合水稻收割機對農民帶來的影響提供更加準確的實際依據。
通過調查統計出相關方面的問卷,結合圖表的方式羅列出具體的信息數據,對比人工,分析聯合水稻收割機在作業效率方面具體有哪些提升,切合實際的為農民帶來的具體影響。通過數據統計的方式進行研究。
聯合水稻收割機在當今社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稻收獲季節已經占據了主要的地位,所以要對農民、收割機使用者、生產廠家進行全方位的了解,才能夠更加全面地調查出水稻收割機對農民帶來具體的影響方面,詳見表1。

表1 聯合水稻收割機的研究分析表
通過表1可以清晰地看出,收割機在開始研發初期受到各方面的影響,農民群眾在收獲季節雖然出現了機械化,但是還是在半人工情況下進行使用,效率雖然有所提升,但是勞動力成本相對較高。生產廠家受到技術方面影響,收割機的安全性和效率還無法達到較高的水準。隨著技術的發展,聯合水稻收割機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才得以提升。

表2 聯合水稻收割機的研究分析表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聯合水稻收割機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提升了很高程度。隨著全自動化的到來,農民基本擺脫了人工收割水稻的情況,收割機使用者和生產廠家收益也隨之提升。
發展初期階段受到技術的影響和操作者技術水平的制約,水稻收割機在安全方面存在問題比較多,自身故障時常發生,操作處于半人工狀態,機手操作時與機械距離較近,時常會發生機械傷人的情況,農民群眾對水稻收割機心理接受方面還處于一定的排斥階段。受到當時經濟發展水平影響,使用人工收割的情況比較多,所以水稻收割機使用普遍程度比較低。
聯合水稻收割機發展到中期階段,隨著技術的逐步發展,聯合水稻收割機的安全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安全性能還是存在不小漏洞,機械的成熟度還是達不到要求。到了21世紀的今天,聯合水稻收割機在安全性能方面提升了不少,基本實現了全部機械化。機手基本不用近距離與稻田和機械接觸,很大程度的減少了事故的發生。科技的發展在安全方面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聯合水稻收割機操作者在收割過程中只要注意相關細節方面基本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隨著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水稻的收割逐步的從人工收割到半機械化再到全部機械化,逐步實現了勞動效率的提升。人工收割對于農民群眾而言,收割效率低下,付出的勞動力遠遠大于收獲,水稻作為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又不得不大量付出勞動力。隨著機械化的開展,為了提升勞動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國家和生產廠家方面也是投入了大量的科研成本和科研人才。隨著技術的進步,聯合水稻收割機適應了稻田收割工作的強度。并且大大縮短了收割時間,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農民群眾花費的成本在總收入所在比例在減少,這樣就減少了勞動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隨著聯合水稻收割機技術的成熟、安全性能的提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農民群眾受益程度在不斷提升。因此要大力推廣聯合水稻收割機的使用,并且在科研方面不斷升級創新,讓農民群眾繼續減少勞動成本,不斷體驗創新帶來的效益,推動機械化進程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