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葉珈萱
摘 要:為適應21世紀社會高速信息化變化,如何培養成功的個體所需的核心素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學校教育承載核心素養落實的重要任務。物理是自然學科重要基礎科學,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掌握探究性物理實驗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具有促進作用。對物理核心素養基本內涵進行闡述,總結現階段初中生科學素養存在的短板,探討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科學素養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及終身學習的需要,如何培養社會全面發展所需的核心素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新時代下人們經常面臨各種復雜情況,個體具有解決實際問題所需素養。從學科素養對人的發展地位提出核心素養概念,是面對實際問題具備某種關鍵能力。素質教育下物理課堂發生變革,探究性實驗教學在中學物理實驗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師應思考解決的問題。初中生剛開始接觸物理學科,現階段許多實驗教學具有功利性,形成教師過分注重實驗知識性講解。研究物理教學中科學探究素養的培養對實際教學具有重要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學科學素養培養概述
2015年教育部給出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核心素養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必備能力,物理核心素養培養能有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學生在物理課中收獲知識能力等系列塑造人的品質的總和,具有濃厚的物理學科特點。物理知識構建,技能的習得依靠物理探究過程,學生在科學探究中構建物理知識。
科學探究是針對具體物理情景進行科學解釋的過程,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總結歸納得出[1]。科學探究素養是個體進行探究中形成的能力素養,能幫助個體參與相同方式解決遇到類似問題。包括提出問題,設計實驗及交流反思能力。科學素養形成需要針對不同階段學生,在課前做好調查,將學生具體情況進行認真考量,選擇合理的探究方式。物理課有新授課,復習課等類型,學生通過學習體驗得到學科素養不同,經過學生物理學習發展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的必要品格,是物理核心素養形成過程。
科學素養是學生了解必要科學知識,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相互作用,具有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物理學科中科學素養元素包括觀察實驗,思維態度等。物理課堂在讓學生了解物理科學知識同時,應重視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情感及創新合作精神能力的培養。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培養目標定位于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結合初中物理教學實際,從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等方面,能實現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的科學素養。新課改中,物理學科課程改革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新課程下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應包括學習初步物理知識技能等。初中生初次接觸物理學科,學習興趣濃厚,但由于物理學科包含知識內容復雜,學生學習難度較大,需要教師制定好學習計劃,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及動手能力等,為學生科學素養形成奠定基礎。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策略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公民科學素養逐漸提高,國民科學素養關系到國家科技創新,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養有待提高,科學素養培養是長期過程,如何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是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可以通過課堂教學,物理實驗操作,課外活動等多種途徑實現。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要在教學實踐中滲透科學教育,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與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態度,提高學生觀察現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學生日后從事任何職業工作,都要樹立相信科學保持科學態度的意識[2]。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具備科學品質態度,重視培育學生科學素養,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全方面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學習活動。教師應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對不明白的疑惑大膽質疑,可以讓學生針對同一問題采用多種方法解答,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如在學習核能知識時,可以引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故,讓學生注意核能誤認為他,介紹肥料處理等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關于科學素養的內容,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為學生日后學習工作打下堅實基礎。要求教師在教學各環節滲透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物理實驗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抓住物理學科特點,將學生帶入探究情景,讓學生通過視聽觸覺等感官感知事物,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探索品質。如在學習光的反射內容時,教師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光傳播現象,讓學生觀察隨角度變化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產生變化,根據學生猜想設計實驗方案,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使學生獲得科學研究體驗,提高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物理教學中要結合課程內容,找出物理教學中自然現象變化規律。研究如何利用由現象到本質,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認識世界,使學生對自燃現象進行多角度觀察,通過實踐活動解決問題。物理概念的建立要以生活實際為基層,物理知識大多是對生活聯系的物理規律總結,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在生活中挖掘物理教學素材,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打破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神秘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物理教學內容有許多學生獨立完成小實驗,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如學習簡單機械內容時,教師聯系生活進行概念教學,學生掌握杠桿與壓強知識,利用學生熟悉事例設計社會實踐課,讓學生觀察自行車構造,學生拆裝自行車觀察其運動原理,有的學生到修理自行車攤位觀察,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積極完成實踐報告,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何成鵬,史志鳳.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初探[J].學周刊
[2] 趙斌.淺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