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丹東
摘 要:中職學生教育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項核心任務,它擔負起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中職學生以職業技能學習為主體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政治引領,以日常管理為習慣養成,因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的特點,班主任的管理科學化、系統化和合理化策略關系學生的成長成才,關系到國家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班主任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時期;中職學校;班主任;學生管理;策略研究
21世紀是一個青少年奮發的世紀,是一個中國特色社會市場發展需要青少年參與的世紀,更是中等職業學校青年人才壯大的世紀,中等職業學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等職業教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職人才的培養就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經過中考的層層篩選和個人的意愿,中職學校生源源源不斷,學生的校園生活、思想狀況、學習和工作等方方面面成為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擔負起黨和國家為培養技能人才的責任和使命。如何幫助中職學生能夠在中職學校中學有所成,擔當社會,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可靠接班人,需要班主任在管理上下功夫,在工作中尋找孕育學生成長的良策。就本人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經驗來論述管理中策略問題。
一、潛移默化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策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是當前中職學生繼續的思想營養補充,品德品質的塑造。在中學時代重視主科學習,而忽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同時由于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較中學時代有了逐漸趨于走向成熟的階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深入理解的能力,接受理論教育的基礎,中職學生正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黃金時期。
作為中華兒女,無論是在中小學,還是中職學校,乃至大學和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應該成為每一個公民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這不僅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社會主義制度下每一個中國人理想教育和健康成長的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增強學生為祖國繁榮昌盛,實現國富民強的奮斗意志,能夠樹立人民當家作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榮譽感,能夠增強學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信心和決心,培養他們對美好社會主義的向往和理想追求,形成強烈學習意識,養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道德規范意識,把中職學生鍛煉成為一名社會職業的中堅力量,最終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可靠接班人。
上述的觀念不是紙上談兵,需要良好的班級管理策略助力目標的實現。班主任通過主題班會和主題團日等活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各行各業先進典型人物的創業故事,成長案例,工匠精神,先進事跡,幫助學生樹立自覺學習,主動擔責,爭當先進,敢于奉獻的奮斗精神。可以通過參觀烈士陵園、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偉人故居和革命根據地,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閱讀革命英雄和民族英雄的英雄故事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敬仰意識,感恩意識和奉獻意識,以及拼搏奮斗的學習精神,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講述人生、暢談理想,訴說人生職業規劃,實現師生和生生互動,交流思想,培養理想意識和奮斗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增強進取的決心,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可以通過競賽、拓展運動、合唱、舞蹈等形式,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進友誼,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和互幫互助的精神。這些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可缺少的策略和途徑,能夠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內在思想素質和政治覺悟,養成良好的政治素養和正確的行為規范,實現班主任在思想上的引領,達到管理育人的效果。
二、循循誘導開展規則意識和習慣養成教育的策略
規則意識和習慣養成意識是中職學生最為缺乏的意識,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正處于思想成熟和生理成熟的初期,急需學校規范教育來培養這些意識的形成,引導他們走向成熟,達到自覺遵紀守法,尊崇規則,接受規定,養成習慣,順利實現過渡期。
作為管理者的班主任,制定嚴格的班規和激勵機制,并嚴格執行十分關鍵。班規制定一定是全班同學參與討論,參與制定,參與投票,參與決定,指定班規的執行者和監督者,讓同學們在班規中共同維護和共同監督制約,推進班級各項工作的建設和同學們的學習成長。班規是培養學生規則意識和習慣養成的基礎。班規的執行一定是公正公平,每一次班規的獎勵和懲罰一定要公示,凸顯公正透明,不要存在偏差,否則就會破壞規則意識和習慣養成。這是班主任依規治班,依規管人管事的基礎。
在嚴格執行班規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學生手冊中的校規校紀,明確日常生活和學習作息時間的要求,按時起床就寢,遵從文明待人,文明做事,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考試不違紀,同學不打架,求團結,同學共學習,求互助,同學共進步,求團結等,學校的規章制度要通過主題班會專門學習,掌握要點,銘記在心。再就是要讓學生學習國家憲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相關規定,讓學生明白遵紀守法的道理,懂得遵紀守法的作用,幫助養成遵紀守法的合格中職學生。
從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和班規班紀三個層面的教育管理學生是必備的程序。當然,班主任在組織學生學習和執行制度的時候,應該是靈活多樣的,根據不同的情況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班主任利用學習制度和規定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規則意識和習慣養成意識,不是在于如何處罰和獎勵學生。班主任把制度制定好,組織學習好,嚴格執行好,就是成功的管理策略。
三、激勵競爭創新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策略
中職學生職業教育的特點主要是在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上的培養,作為一項職業領域的人才培養與社會接軌,面臨的是社會和人,市場和挑戰,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充分應用激勵競爭的方法,制定學生智育、德育和素質等方面的績點機制,促使學生能夠自覺和主動參與職業技能的學習和實踐,學習和掌握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主動參與社會職業活動服務社會,踴躍參與職業技能競賽和職業技能表演等活動,實施獎勵機制,激勵奮斗精神,培養成就感,這是班級管理中的活力和動力,只有讓學生在職業技能學習中動起來,在職業道德活動中表現出來,就自然形成班級管理的良策。因為這些活動過程都需要通過制度和標準來實現,良好的策略不是每天強調制度的條條框框,而是把制度融入到所有的職業技能活動中和職業道德養成中,這就是一種創新的管理策略。
在班級組織職業技能競賽中,結合職業技能知識要點和競賽標準制定符合策略的比賽規則和激勵機制,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習緊迫感和爭先創優的奮斗精神;在班級職業論壇中,結合學生特點和專業特點,以及行業職業道德要求,制定論壇討論條件和要求,拓展學生的職業道德知識視野和內在道德素養的形成;在班級評優評先中,結合學生弱項為導向制定評選標準,激勵學生奮斗方向,培養學生競爭意識。這些看起來仿佛單一而不全面,其實它就是管理策略的異化和創新。
結 語
在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的策略并不僅限于上述三種,還有很多科學的管理策略可供借鑒學習。鑒于新時代的中職學校的特點時如何在管理的照耀下培養社會需要的職業技能型人才,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作為管理者的重中之重。學生思想觀、道德觀和職業觀的培養與班級管理策略息息相關,在學生的管理中形成三觀能力,在三觀的教育中形成管理策略,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全面發展。因為這三方面策略能夠有效帶動班級的其它方面管理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一點帶面的作用。所以論述這三個方面成為本文的重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