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玲
摘 要: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學生主體的發展狀態,靈活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情需求。然而,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過于強調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忽視其學生的心理發展,導致學生的發展狀態產生偏差,尤其是在低年級階段較為突出。對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低年級數學教學與學生心理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心理;低年級
對于正處在兒童階段的小學生,其心智發育和認知判斷能力有待加強,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常受到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進而導致學生的聽課狀態和學習效果產生不足,這給學生的基礎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缺乏對學生心理變化和認知規律的掌握,導致教學策略無法有效適應學生的內在發展。對此,本文從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特點分析、教學策略兩個方面入手對此進行探究。
一、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特點分析
通過對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心理活動的調查和分析,發現當前學生的心理活動主要存在以下特點:第一,形象化思維。由于學生年齡尚小,其思維建構還處于發育階段,學習理解和知識獲取的主要渠道來源于對事物的表象觀察,進而學生更加關注其事物的感知體會。第二,易感化情緒。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心智發展還不成熟,常常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感染情緒,如能把握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將有助于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三,差異化認知。因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個體在認知發展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難免產生認知差異化的現象,如理解的快慢、問題的判斷、概念的掌握等,進而導致學生的學情發展產生層次化的問題。
二、基于心理特點下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
(一)構建直觀情境
俗話說:環境是助力學生學習的“催化劑”。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僅能激發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參與熱情,滿足學生對學習環境的心理需求,還能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教授內容,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規律,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直觀化教學情境,以形象具體的實例代替抽象理論化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如:在“認識圖形”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年齡尚小,對事物的認知思維處于形象化階段,其觀察想象能力還很薄弱。對此,為了讓學生在觀察實物的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圖形,掌握角的含義,我利用多媒體投屏技術,將生活中的實物以PPT課件的形式播放給學生,并在其實物圖片中特殊標記角的形狀和大小,幫助學生從直觀的視角建立角的概念,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滿足學生對抽象認知的探索心理,進而打牢學生的學習基礎。
(二)開展游戲互動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性格活潑且自控能力不足,但大多對游戲活動抱有極大的參與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將游戲環節導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不僅能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還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心理,使學生的課堂體驗得到增強。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情發展,開展游戲互動,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而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目標。如:在“加與減”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初步掌握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為了夯實學生的計算基礎,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我采用游戲比拼的方式進行練習活動。首先,我將本節的試題以不同的分值進行劃分,明確其游戲規則,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隨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搶答,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最后,積分最高的為勝利者,可以用積分兌換相應的小禮品,如鉛筆、橡皮、練習冊等。通過游戲互動的方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活躍其課堂氛圍,使學生更愿意融入到課堂活動之中。
(三)注重學生個體
面對學生個體差異化的心理特點,教師應及時采取有效的引導手法,避免學生出現兩極分化、厭學、抵觸等不良現象,從而影響學生的發展基礎。此外,教師在兼顧個體發展的同時,還應注意學生整體的學情狀態,采取小組學習、任務驅動、合作探究等方法,促進學生整體的能力發展,從而達到共同發展的培養目標。如:在“調查與記錄”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個體存在認知差異化的現象。對此,我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組織學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展開學習活動,并確立以“最喜歡的水果”為主題的調查任務,讓學生在互相收集、相互統計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提升學生協作交流、合作解決的能力。這不僅對學生個體的自我認知狀態產生積極的能動效果,還使學生整體的發展得到本質性的提升,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創造力。
綜上所述,通過對直觀情境的構建、游戲活動的開展、學生個體的培養,不僅使學生的學習狀態得到調整,參與興趣得到激發,還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促使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學習活動產生有機融合,從而實現學生健康成長的發展目標。此外,注重學生個體的發展基礎,采取靈活多樣的引導手段,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學情需求,進而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沈明芳.嘗試心理分析尋求教學對策——小學低年級學生若干數學學習困難的重新解析[J].小學數學教師,2016(3):64-69.
[2] 洪秀菊.如何讓低年級小學生快樂學數學[J].孩子天地,2016(33):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