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斌 李琴
摘 要:高校在我國教育行業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能夠為社會輸送大量的高質量人才,促進我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田徑運動是體育教學的根本,教師在進行田徑教學時,應根據新教學理念的要求積極地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積極地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田徑運動學習成績,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現階段的田徑教學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表現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新教學理念的內容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引導學生進行田徑運動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新教學理念 高校田徑 教學改革 思考方針
引 言
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田徑教育前,首先要明確新教學理念的定義及內容,全面的掌握新教學理念的要點,以新教學理念作為改革田徑教學的依據,進而提高自身田徑教學的質量。田徑運動相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內容較為枯燥,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田徑教學的水平難以提高。教師應通過自身工作總結出田徑教育具有教學觀念陳舊、教學目標不明確、未對學生的思想造成影響等問題,并在教學中通過不斷地摸索解決相關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提高對田徑教學的重視,加強對田徑教學的學習,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一、新教學理念的核心及概述
新教學理念會使體育教師進行田徑教育改革與創新明確正確的方向,確保教師在田徑教學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自身對學生的影響。教師向使用新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教育,就要明確新教學理念的核心內容及概述,確??梢钥茖W的使用新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教學。新教學理念中,對于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地位進行重新的定義,使教學出現了全新的局面。教師不僅是理論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在學習中的引導者。新教學理念下,教師應加強對學生思想的引導,而非進行填鴨式的教育。以人為本觀念也是新教學理念中的重要思想,這種思想明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方式創新時,要以引導學生為主。另外,新教學理念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理論的教育,還要在教學中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中轉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探索欲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二、現階段我國高校田徑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教學內容較為枯燥,不具有趣味性。體育教育中田徑教育是較為基礎的知識之一,但是田徑運動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很好,并且田徑運動的內容相對于其他的運動較少,沒有較為復雜的動作,不會在教學中出現較為具有趣味性的內容,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失去學習田徑運動的興趣在進行田徑教學時,教師將一些跑步的知識要領教授給學生,但是掌握動作要領需要學生自身對簡單的動作進行重復的練習,并且在練習中不會在加入新的動作,教師也不會在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這種多次反復練習會使學生逐漸的失去對田間學習的興趣,降低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另外,田徑教學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成效,需要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突破自身,但是多數同學在學習中不具有一定的堅韌性,當學生在練習后不會有明顯的學習成果時,就會產生放棄主動學習田徑運送的信念,使得田徑教學水平難以提高[2]。
(二)教學理念較為陳舊。現階段,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陳舊也是影響田徑運動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之一。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正視自身的工作對學生的重要性,認為高校學生的學習中,相關的專業知識的教學更為重要,體育教學不能對學生的工作與升學產生必要的影響,因此,對自身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學生受到教師思想的影響,也會降低對體育課的重視,進而使得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難以提高對田徑教學的重視。另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田徑教學時,認為自身只要教授學生相關的動作就完成了自身的教學任務,使得教師在教學中未能起到對學生引導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中不能領悟田徑教學的內在精神,導致學生逐漸地失去了對田徑運動的學習興趣,進而降低了田徑教學的成果。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田徑教學時,應積極地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影響,使田徑教學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3]。
(三)教學目標不與學生發展相契合。教師在教學前會通過教學研討會的方式討論對學生的教學內容,并且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并且教師在教學中會通過教學手段達到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田徑教學水平。但是教師制定田徑運動教學目標時,未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身體素質進行全面的了解,未能考慮到學生對于田徑教學的而接受能力及田徑教學中可能出現的阻礙,導致教師在教研會中制定的相關目標出現于學生發展不契合的現象,使得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另外,教師會通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定,這種評定方式為根據學生的課堂教學表現進行判斷,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并且不科學的教學目標與不合理的評價方式都會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地失去對田徑教學的信心,使得學生對田徑教學的積極性降低[4]。
(四)教學模式固守陳規,缺乏應有的創新。我國社會的進步對科技、經濟及人民的思想產生影響,使得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要求不斷地在發生變化,但是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未能認識到社會進步及學生思想境界提高對田徑教學的影響,只堅守傳統的田徑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在一成不變的學習方式下降低了對田徑教學的興趣。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田徑的相關知識、技巧及動作也在發生著變化,教師不能及時的改變固有的教學方式,會使自身的教學與時代相脫軌,使得田徑教學的水平難以提高,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地影響。因此,教師在田徑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時代的發展及學生的自身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科學的創新,使學生在科學的教學方式下提高自身對田徑教學的興趣,進而提高教師的田徑教學質量[5]。
(五)過分強調結果,忽視學生在過程中的體驗。多數教師在進行田徑教學中不能正確的認識學生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會略學生的教學體驗,只一味的要求學生學習相關技能,導致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感受到田徑學習對自身思想的影響,導致學生只能學習到田徑運動較為膚淺的知識,并未使田徑教學對學生的人生產生正面積極地影響。另外,田徑教學的內容較為枯燥,并且需要消耗學生的大量體能,對學生來說整個教學過程相當的艱辛,但是教師只注重教學結果會使學生逐漸地喪失自信,認為自身為得到教師的認可,對學生的思想及學習均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并且還會使學生進行自我否定,導致學生在生活中與學習中產生自卑心理,阻礙著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
(六)缺乏對體育文化的感知教育,繼而影響教學的實際效率。田徑教學不是理論文化課知識教學需要學習大量的知識,并且田徑教學中的相關知識較為簡單,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就容易忽略田徑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影響,導致學生在學習時不能全面的學習田徑運動精神,使學生在學習中無法真正的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田徑運動中會具有競爭精神及堅韌不拔的精神,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中只會對學生的跑步速度進行評價,不會對學生知否理解田徑運動的內在精神進行考察,因此,在教學中往往不會對學生的進行田徑內在精神相關知識的教學,導致學生不會在練習中受到田徑精神的鼓勵加強自身訓練的程度,進而無法切實的提高學生的訓練效率,使得學生無法實現自身素質的提高。并且田徑精神不僅會促進學生的田徑成績,還會使學生在其他學習及工作中發揮其精神,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并未對學生進行相關精神的教學,會使學生難以實現綜合素質提高的目標[6]。
三、新教學理念下高校田徑教育改革的措施思考
(一)合理利用現有資源,進行高校田徑教育的改革。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田徑教學時,要對新教學理念進行全面的掌握,通過新教學來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加強自身對學生的影響,進而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認識,使田徑教學在學生的發展中發揮其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靠自身提高田徑教學的質量,應合理的使用高校的田徑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對新增的教學資源產生興趣,加強對田徑運動的學習。并且教師不能盲目的使用高校的相關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要對學生的素質及觀念進行調查,在使用新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充分的考慮學生的體驗,確保相關資源可以在學生的學習中產生積極的影響,可以促進學生田徑成績的提高。另外,在對學生進行田徑教學時,教師不能只考慮到新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影響,還要充分的考慮到高校自身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影響,教師應通過創新將兩者的理念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正面認識到田徑運動的意義[7]。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田徑教學時,要根據教學新理念中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對學生進行教育,明確學生的田徑運動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田徑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在傳統的體育田徑教學課程中,教師通過講解與演示動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將大段的時間留給學生練習動作,使學生在枯燥的動作練習中逐漸地失去對田徑教學的興趣。因此,體育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的考慮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接受程度,并帶動學生進行練習,并在學生練習中對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在學生跑步時,根據學生的情況提供正確的意見來提高學生的田徑學習成績,使學生在進行學習中可以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重視,進而提高教師進行田徑教學的成果[8]。
(三)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田徑積極性。學生思想的提高及新教學理念的出現,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難以提高學生的田徑運動學習成績。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演示動作后使學生完成100米、200米及400米的定向跑,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較為枯燥,還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中付出較大的體力,導致學生出現抵觸心理,部分學生會出現不認真完成任務的現象,失去對田徑教學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中根據新教學理念來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使用在田徑教學中添加小活動,順利完成任務的學生獲得小獎品的方式提高學生對田徑教學的興趣,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受到激勵,主動的進行田徑運動的學習,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9]。
(四)重視田徑精神的傳承,提升學生對田徑課程的重視。傳統的田徑教學中體育教師多數較為在意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實踐,較少的為學生進行田徑運動的理論是指講解,這種情況會使得學生雖然提高了自身的身體素質,但是不能在學習中正真的明確田徑運動的內涵,使得田徑運動無法對學生的思想產生影響,不能是學生更好的集成田徑運動的精神。因此,教師在進行田徑運動的教學時,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講解及對田徑運動的練習領悟田徑運動的內在精神。并且教師可以通過田徑精神的講解來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認識,使得學生提高對田徑運動的重視,進而提高學生的田徑學習成績。另外,教師應改變自身對田徑運動教學的觀念,自身加強對田徑運動教學的重視,以此來提高學生對田徑教學的重視[10]。
(五)在進行高校田徑改革的同時,提升教師的綜合水平。在新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高校管理者推動田徑教學改革時,不僅要快速地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還要在教學中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使教師通過自身能力的提高來提高對學生的教學水平,對學生田徑運動產生積極地影響。高校要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使教師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后更新自身的觀念,并且使教師在培訓中加強對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進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高校還應積極地組織體育教學經驗交流會,使高校內的教師根據高校的發展情況及院校內學生的表現及需求等方面進行交流,加深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進而使教師在進行工作中可以相互汲取經驗,加快體育田徑教學方式創新的進程,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
(六)建構完整的高校田徑教學評價體系。教師在進行教學中不能盲目的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需要在對教學方式創新的同時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而起到對學生激勵的作用?,F階段的教學評價體系往往是通過學生的跑步成績來判定學生的成績,這種方式過于片面性,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因此,教師應綜合學生的日常表現及學生的進步程度對學生進行綜合考評,進而提高學生對田徑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另外,教學評價不只要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還要學生進行個人評價與互評,保證教學評價的科學性,進而提高高校田徑教學的教學水平。
(七)創造和諧的氛圍。田徑教學的內容相對的較為枯燥,并且學生將田徑訓練視為教學任務去學習,導致學生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不具有較強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中應積極地活躍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田徑運動訓練,因此來提高學生的訓練效率,確保學生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良好的教學氛圍還可以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交流,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使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訓練的情況及時的發現教師在學習中的問題,并及時的幫助學生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訓練成果,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11]。
(八)引導學生樹立自信。田徑運動相對于其他的運動來說較為枯燥,并且學生在進行田徑運動練習時,很難突破自身的極限提高田徑成績,這種情況會使學生在進行田徑練習中喪失自信,使得田徑于東的訓練的效率降低。面對這種狀況,教師應根據新教學理念的思想,對學生進行激勵,提高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并且學生在訓練時出現問題,不能是學生完成自身的學習目標,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訓練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使學生重樹自信心,高效的完成相關的學習目標。另外,教師應在與學生的接觸中應了解學生的性格及形式方式,當學生出現負面情緒時要有所察覺,并且通過談心的方式開到學生,消除學生的負面情緒,進而提高學生對訓練的積極性[12]。
結論: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往往一味地強調專業課的學習而忽略學生的全面發展。田徑運動使體育教育中最為基礎的課程,并且相關內容也較為簡單,多數學生與教師對于田徑教學的重視程度較低,使得田徑教學的質量難以提高。教師應根據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使用以人為本進行教學、創造和諧的教學氣氛,引導學生樹立信心等措施來對高校的田徑教學進行創新與改革,使得田徑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促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及思想認識,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維興.高校體育田徑教學訓練量與訓練強度分析[J].田徑,2019(08):40-41.
[2] 姬效磊.小組教學法在高校田徑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才智,2019(20):137.
[3] 張璽.高校田徑教學創新發展途徑研究[J].田徑,2019(07):45-46.
[4] 錢子君.新形勢下,高校田徑創新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田徑,2019(07):47-48.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馬志斌(1997—),性別:男,民族:漢,職稱:無,籍貫:山東省德州市,學歷:本科,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研究方向:田徑教學,單位名稱:西南科技大學體育學科部,所在地:四川省綿陽市;
第二作者姓名:李琴(1998—),性別:女,民族:漢,職稱:無,籍貫:四川省宜賓市,學歷:本科,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產業經濟,單位名稱:西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所在地:四川省綿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