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敏
摘 要:在城鎮化建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離開家鄉到城市尋求發展,由于農村家庭本身經濟能力不是很好,很多孩子就會被留在農村讓爺爺奶奶或其他親屬照看。這些留守兒童正在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長時間缺少父母的關心與呵護,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為此,農村班主任需要重視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強教育引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農村班主任 留守兒童 關愛
引 言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社會的建設者,留守兒童作為其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對他們的關愛與呵護有著重要的作用。留守兒童大多都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顧,他們只能給予孩子生活上的基本保障,無法幫助他們的學習以及身心的健康發育,使得他們在這些方面存在著比較多的問題,如果不及時進行引導與教育,就有可能對他們未來的發展產生嚴重影響,農村班主任應該盡力去承擔這一責任,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幫助。
一、建立班級留守兒童動態檔案,便于溝通
在每個學期開始之前,班主任都應該去充分認真了解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以及心理情況等,并形成相應的文字內容進行記錄保存,建立流動兒童動態檔案。具體建檔的時候,必須要對學生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以及家庭住址等基本項進行準確登記,對父母的文化水平、身體狀況、從業情況以及聯系電話也應該了解。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變化對檔案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這樣就能夠保證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1]。
二、用心呵護,引導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首先,班主任要耐心指導留守兒童的生活習慣,幫助他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的生活技能與習慣都需要父母的引導與影響,但是對于留守兒童來說,他們在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引導與幫助,就會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如不主動完成作業、不注意個人衛生、沒有禮貌等。所以,班主任就需要擔負起父母的責任,利用平時與留守兒童的交流,教他們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引導他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由于留守兒童的年齡比較小,加上父母常年沒有在身邊,可能才開始會有抵觸或其他負面情緒,班主任要多一點耐心,給予他們經常性的題型,這樣就可以逐漸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其次,班主任還要關注他們的學習。留守兒童一般都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來照看,對他們的照看也知識局限于生活方面,很少會關注、有能力去指導他們的學習。同時,一般老人會比較寵愛孩子一些,就會讓他們養成不寫作業、不認真學習的壞習慣。班主任就需要多關愛他們,利用課間或者放學后的時間,對他們進行輔導,并提醒他們認真完成作業,對表現好的留守兒童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使其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后,要在玩耍中讓留守兒童可以感受到愛。留守兒童因為沒有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就會比較容易形成自卑、封閉的心理,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所以,班主任要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調動他們,使他們可以感受到同學、教師的關愛,并且在課外活動也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讓他們的性格變得更加開朗,不再孤獨和無助[2]。
三、組織親子活動,讓留守兒童增進親情交流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父母的陪伴,留守兒童看到其他孩子在爸爸、媽媽面前撒嬌,就會流露出羨慕與渴望。所以,為了能夠增進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學校應該每年組織幾次親子活動,要求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可以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度過豐富多彩、有趣的親子活動,讓這些孩子與父母能夠在親子活動中增進彼此的感情。比如,我校在今年“六一”兒童節,就組織了各班的親子活動,其中我們班級的活動是“小貓釣魚”的游戲,在游戲中孩子與父母共同去完成一個個任務,即收獲了勝利的喜悅,也增進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這樣留守兒童才不會感到孤獨,才能享受到快樂,更加健康的成長。
四、尋找機會,多鼓勵、激勵
留守兒童的年齡比較小,加上缺少父母的關愛與呵護,就會比較敏感,如果班主任沒有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語言藝術,就有可能在他們的心理留下創傷,這樣就會影響到這部分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在教學與管理的過程中,要尋找機會與鼓勵與激勵他們,讓他們感受到關心與肯定。比如,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在生活自理能力上會比較強,勞動觀念也較強,班主任就可以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去表揚他們,將他們與走讀生安排在一起進行值日,在班會上對他們進行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3]。在參加文娛活動的時候,班主任要對表現積極、助人為樂的留守兒童進行當場的表揚,這樣既能讓他們收獲別人的肯定,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也能夠讓他們保持良好的習慣,對其他的孩子也是一種良好的引導教育。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留守兒童的關愛與教育是現階段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此需要社會、家庭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與合作,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健康成長。農村班主任平時與留守兒童相處時間比較久,要承擔起更重的責任,盡量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與呵護,溫暖他們幼小的心靈,讓他們不再“留守”。
參考文獻
[1] 金麗萍. 用愛澆灌,用心呵護 ——淺議農村班主任如何關愛留守兒童[J]. 學周刊, 2017(5):20-21.
[2] 杜文彬. 農村小學班主任應如何關愛留守兒童[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20):182-183.
[3] 陳玉麗. 用愛撐起一片幸福的藍天——班主任應如何關愛留守兒童[J]. 新課程(小學), 2015(8):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