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木來提
摘 要:目前英語教學已經被提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組織好英語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技巧,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從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分工,導課的重? ?要性及技巧,如何在英語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在英語課堂中師生的互動等方面。
關鍵詞:有效教育 英語教學 素質教育 主導與主體
導課 學生興趣 互動
英語教育在我國越來越受重視,近幾年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英語教育現已經進入小學課堂。對小學三年級開始設置英語這一課程,然而隨著教學的深入,小學英語教育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對于小學英語來說,應該照顧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如何讓英語這一新的語言順利地融入小學生的思維,使英語學習變成他們自覺,自愿,高興的事,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以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獲得最有必要學習的知識,這就是求知欲。那么如何達到這種良好的效果,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呢,這里簡單介紹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語水平的提高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綜合素質的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在英語課堂教育中滲透素質教育,改革舊的教育方法,是每個英語教師所面臨的。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 “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課堂教學是對學生實施素 質教育的基本途徑和主要形式,所以我們應該激活課堂,增加教學中的鮮活意識。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一談英語課堂教學。
一、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
掌握一門外語對于我們新一代的職教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英語水平的高低決定著將來的勞 動者的素質水平。而我們的學生多數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英語教師必須考慮如何讓每 一個學生首先要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在此基礎上就是如何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學生主要是通過課 堂教學學習英語的,所以英語教師必須盡快地改革課堂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的現況及適應教學的形勢。利用任務式教學,學以致用;創新教學設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從知識、情感、能力及所學專業全方面設計教學活動,提高聽說讀寫技能等。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采用快樂教學法,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經常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真正的在課堂上使師生角色分明,即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促使英語課教學活動生動活潑,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所學專業不同,有選擇性的處理課堂內容,并且設計有專業傾向的教學活動。
二、成功的導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課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導課能馬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全課奠定良好的基礎。
導課首先在于教師要研究教材,而且要多研究學生,找出適應學生的教法。教師在導課時緊緊抓住 當今學生的特點,采取適當的形式,在上課一開始就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使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
例如給學生們都非常感興趣的圖片,給學生編一個故事講,在聽的過程中熟悉了課堂教學內容,有 利于課堂教學的進行。根據閱讀內容,編一段學生能聽懂的短文,讓兩個學生一邊聽,一邊在黑板上畫畫,學生既表現了自己的才能,又在愉快中掌握和鞏固了知識。
導課是一門藝術,用心才會有驚喜的收獲。變化不斷的導課形式,學生經常有新鮮感,思想活躍,對 英語的興趣不斷提高,有利于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
三、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不斷激發學生學英語學習的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一些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導致學生成績發生兩極分 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始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我 認為:
( 1) 給學生起英文名字,并在課堂中使用英語名字。學生有新鮮感,有利于學生產生對英語的興趣。
( 2) 讓學生用英語做簡短的口頭作文,內容自定。學生帶著任務主動去學,有利于學生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 3) 和學生成為知己,在課堂上讓學生感到教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學生有問題愿意請教師幫助。教師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更好的去進行英語教學。
( 4) 關心愛護差生。面對學習較差的學生,不責罵、不諷刺,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對他們的進步給予表揚,學生多是在表揚中不斷成長,經常給予他們關懷,給予他們愛,耐心輔導他們,促使他們 不斷努力學習,不斷提高。
( 5) 在課堂以外的時間,教師可利用 e-mail 等方式與學生交流,解答學生未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還可以選取一些話題讓學生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查找感興趣的相關材料。
( 6) 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努力營造英語學習的大環境 。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組織各種英語競賽,英語歌曲大賽、演講比賽等。
四、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互動”藝術教學
“互動”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有著本身特有的節奏。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把握規律性和重? 復性的教學變化節奏,增強教學的張弛力和感染力,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在們學生最為反感? 的就是“填鴨式”教學,課堂教學不是你教我學,更不是你講我聽,教師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 身份。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組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經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 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可以去觀察、傾聽、 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 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教學是師生互動的結果,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 一項重要保證。要做到師生互動,應做到以下幾個環節:
4.1 課堂有樂趣。實施趣味教學,就是教師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某種知識,自然而然地應用它。互動在英語教學中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活潑、真實的環境,喚起學生積極的 情感和思維。
4.2 起伏有波瀾。起伏是針對教學過程的狀態而言的。“起”是指教學活動中學生思維活躍,師生情感交流順暢的狀? 態。“伏”是指學生情緒相對平穩,興奮稍微退落的狀態。教學過程貴在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有動、有 靜,方能富有變化,引人入勝。教師在導入新課后,應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不失時機地制造教學活動? 的“小高潮”,以使學生達到情緒高漲的積極狀態。
4.3張弛有錯落。“張”就是緊張、急促;? “弛”就是輕松、舒緩。如果英語課堂教學一味地“張”,會造成學生緊張的心理,影響其學習效果;? 如果一味地“弛”,學生精神渙散,影響其聽課效率。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采用比賽、辯論、搶答等形式和使用緊張急促的語言造成緊張的課堂氣氛,也要運用游戲、故事、歌謠、 謎語等活動形式和使用活潑、幽默的語言使學生輕松、愉快。這樣通過張與弛的互相錯落,使課堂教學? 活動產生韻律美。
總之,組織好課堂教學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對于這些基礎差,自制能力較差的學生 更是如此。因此我們要想方設法通過不同的手段來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使他們學有所成,學 以致用,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 周明星.職業教育學通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 羅曉杰.英語教學與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