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霞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認為進行物理實驗應用較少。其實不然,實驗教學的設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并且帶領學生從另一個方面理解知識,增強物理實驗教學實踐,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與學生成績,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實驗教學 初中物理 培養興趣 輔助理解 增加實踐
在當前物理學習中,許多學生的物理成績并不理想,低分占了不小的比例。這一現象一直令教師進行反思,總結教學方法。但是,許多教師并沒有注意到實驗教學這一種教學方法,大多教師都為了趕課程進度,而進行“說實驗”“講實驗”,并沒有“做實驗”這一種獨特的教學方式。大量事實證明,做實驗的物理課課堂效果比“講實驗”的效果還要好,在課上做物理實驗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奇妙[1]。教師要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能包辦,要由學生自己操作,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一、培養學生物理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誠哉此言,對于物理這門學科,沒有興趣很難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因為物理在大多學生眼里,是一門不易理解的學科。初中是接觸物理較早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如果教師不注意此方面,那么學生在這時期所學的基礎知識便不夠牢固,不利于以后高年級的深入學習。教師可以結合當下流行的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來進行物理實驗教學,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開發學生的物理興趣。為了增加學生的參與意識,一些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參與,甚至由學生到講臺上完成,讓其他學生認真觀察實驗。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而且對知識的掌握也做到融會貫通。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之后,在自身學習過程中會更有動力,也會更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
如在教授“眼睛與視力的矯正”這一節時,教師在講課之前,先舉了一個海倫·凱勒的例子,海倫·凱勒是一個盲聾作家,以此來引起學生聽課的興趣。在講解關于眼睛時,教師讓學生觀察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的眼睛究竟是照相機的原理還是投影儀或放大鏡的原理。學生對此意見不一,教師可以進行課本上的實驗,來讓學生觀察。教師在光具座上放上光屏、凸透鏡、點燃的蠟燭,讓光屏與凸透鏡的距離大于像距,用另一光屏找出像的位置。學生對這個實驗展現出濃厚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在進行接下來的講解時,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二、輔助學生理解知識
物理實驗的設計,是從另一個角度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掌握物理規律,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具有輔助理解的作用。有趣、簡單、可以動手的實驗可以讓學生親自體驗,在學生自己實驗的過程中,既體驗到了實驗的樂趣,也更加直觀的理解了課本的知識。初中物理教學的關鍵之一就是做好物理實驗教學。在很多情況下,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做實驗,一方面由于學生比較熟悉,具有親切感,易于接受;另一方面這些實驗更有利于讓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2]。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物理教學中加強了對實驗教學的要求。用實驗體味物理基礎知識,將是大勢所趨。所以教師應該注重課上的教學方式,應多進行實驗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2]。
如在講授“讓電燈發光”這一節時,在上一節課的末尾,教師可以就留下作業,讓學生思考利用目前手中的器材,怎么讓小燈泡發光?課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發表看法。接著,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學生按組進行操作,第一次實驗難免會有所失誤,根據學生的出錯情況,教師可以借助課本上的導圖向學生介紹了短路、斷路以及開路這三種錯誤的連接導線方式,然后讓學生按照三種錯誤方式進行操作,以此來提示學生在以后的實驗中不要出現這樣的錯誤,并強調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容易把電源燒壞,是不允許的。通過讓學生進行操作,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理解更深化了。
三、增加學生物理實踐
根據歷年來中考物理試卷分析,學生的實驗題得分率一般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初中物理實驗分散、不系統,基礎差的學生無從下手,不會思考,再加上一些實驗教師對實驗的重視不夠,學生實驗操作少,導致學生實驗能力差,因此得分不高。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實驗的意義。只有加強學生的物理實踐,才能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是目前改進學生學習狀態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親自操作一番,體驗物理實驗,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要啟發學生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際中有廣泛的應用,要緊密聯系實際,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物理現象,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讓學生自己驗證課本上的規律,也減少了學生死記硬背的生硬方式。
如在教授“從測算家庭電費說起”這一節時,教師所布置的作業是讓學生根據家里燈的銘牌來計算出燈的電阻,以及根據實際功率判斷燈的亮度。這一堂課與生活關聯很大,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看一些家用電器的銘牌圖片來進行教學,圖片上用電器上標出的正常工作時,應接到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正常工作)時的功率稱為額定功率。如“220V、100W”表示這個用電器接在額定電壓220V下工作時,發揮的功率是100W。當實際使用電器時,實際功率往往小于額定功率。學生對這一點存在疑問,于是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公式來計算家庭中用電器的功率,讓學生自己驗證是否正確,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總而言之,根據中考出題的趨勢,在初三的物理學習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從實驗方面下手,在實驗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初中物理知識點雜,從實驗入手,便可以系統地進行高效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實驗時,應當突出簡單、明了,實驗的啟發性要好,而不必片面追求實驗的精確度。在教材沒有規定實驗內容時,教師也應該適當地加入實驗,對學生物理知識的學習也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兆彪.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求知導刊,2016(08).
[2] 陳揚清.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