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廣濤
摘 要:工會組織作為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維護者,在創建和諧企業中將把職工民主管理作為主要抓手,創新理念,努力實踐,不斷提升職工民主管理水平,為創建和諧企業做出貢獻。
關鍵詞:工會 民主管理 企業 合法權益
一、找準工會在創建和諧企業中的定位
工會作為黨領導下的職工群眾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承擔著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及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的責任。因此,工會在創建和諧企業中將發揮其他任何別的組織無法替代的獨特作用。
首先,工會作為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其身份是無可替代的。“中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工人階級處于國家的領導地位不動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不動搖。”只要這三個“不動搖”始終存在,工會在創建和諧社會以及和諧企業中的獨特地位是無法撼動的。
其次,工會作為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其使命是無可否認的。創建和諧企業離不開和諧的勞動關系,謀求“雙贏”理應成為企業與職工雙方共同的追求,工會完全可以在創建和諧企業中發揮協調勞動關系的“調節器”、“穩定器”作用。
再次,工會作為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代言人,其責任也是無可推卸的。理性地、準確地、合法地表達職工群眾的真實愿望,是工會工作責無旁貸的職責。客觀地說,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群眾處在相對弱勢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他們需要工會站出來為他們說話辦事,“組織起來,切實維權”是工會工作的基本方針,工會在創建和諧企業中理所當然地要扮演好職工群眾“忠實代言人”的角色。
二、凸現工會在創建和諧企業中的抓手
創建和諧企業需要企業經營者與職工共同努力,而二者結合最佳途徑就是推行職工民主管理。工會在創建和諧企業中一定要突出職工民主管理作為工會工作的主要抓手,大膽沖破理論和實踐中的誤區,切實將職工民主管理工作提升到新的水準。
1.職工民主管理不是工會的“專利”。正是由于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催生了職工民主管理的誕生與成長;職工民主管理的健全與發展;又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加速了市場經濟的建立與完善。
2.職工民主管理不是企業的“恩賜”。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嚴峻現實,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營者強烈感受到企業命運與職工努力和付出密不可分,因此必須十分注重勞動者的內在因素、心智改變、服務理念、心理素質、參與意識和全程管理。
3.職工民主管理不是職工的“搶權”。創建和諧企業需要“雙贏”,有錢買不來職工做人的尊嚴、自覺地投入和無私的奉獻。職工群眾也深深懂得離開企業的發展,何來自身的利益,職工并非要取代企業經營者的經營決策權,只是想獲得法律賦予的“知情權”,贏 得主人翁的“尊重權”和事關自身利益的“參與權”。
三、探索工會在職工民主管理中的創新
加強職工民主管理不僅是職工的期盼,而且是時代的呼喚,企業的渴求。建議在以下三個方面大膽探索,努力實踐,勇于創新,不斷提升職工民主管理水平。
1.創新理念----突破自我循環
首先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會工作,指導職工民主管理的開展。職工民主管理要納入全黨的中心工作,圍繞大局,服務大局,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在創建和諧企業中堅定不移地維護企業整體利益,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
其次,要擺正職工民主管理與工會的關系。工會推進職工民主管理責無旁貸,但不能將工會與職工民主管理劃等號,要跳出傳統思維定勢,不能將職工民主管理鎖定為工會的民主管理,更不能將職工民主管理的開展視為工會的“單邊行動”。 職工民主管理要與和諧企業創建,企業民主政治建設有機結合,從全局、整體的高度去認識和把握。
再次,要變“被動”為“主動”拓展職工民主管理的領域。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群眾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工會更應積極主動向黨政領導和職工群眾宣傳開展職工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會審時度勢,剛柔相濟,不失時機地開展工作,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與維護企業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把職工民主管理納入企業工作全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2.創新模式---強化“三大支柱”
一是職工民主管理的主要載體---職代會。職代會制度是一項有中國特色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應始終堅持把職代會作為職工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平臺,作為職工理性表達利益訴求的暢通渠道,作為開展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等維權工作的程序保障,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
二是職工民主管理的基本途徑---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建議在開展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中充分抓好三個環節:
“親民”議題。應始終堅持從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需要解決的現實利益問題入手,認真研究和對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政府的相關政策規定,特別要注意收集黨和國家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維護的最新政策規定,并在密切關注本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基礎上,確定所要提交的議題和方案。
“平等”態度。作為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工會,法律賦予了其與企業經營者平等的地位,平等的權利。因此,談判桌上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主體上的平等,源于對企業發展的責任、目標的一致。
“雙贏”目標。平等協商談判不僅要求尋找彼此利益的“交匯點”,而且還要追求雙贏的“最大值”,集體協商不要糾纏于枝節,更要著眼于長遠發展,不僅要著眼于職工眼前利益,更要著眼于職工長遠利益。
三是職工民主管理的長效機制---企務公開。企務公開是實現職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前提和重要環節。其本質是職工知情,要害是真實可信。通過企務公開,不斷充實和豐富職代會內容,提高職代會質量和實效,落實好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審議權、協商權、監督權、選舉權,建立起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民主管理制度。
3.創新方法---注重“現代科技”
一是研究新需求。近年來企業新成員增多,他們無論是思維方式還是行為模式,都已深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對自身發展權益的關注可能超過對眼前利益的關注,對民主權益的追求甚至大于對經濟利益的關注。建議通過個別交談,開座談會,書面征求意見等各種途徑收集了解其實際需求,加以分門別類,歸納整理,區別不同對象,不同時期,不同需求,制定相應實施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二是探索新領域。信息時代給人們的是前所未有的沖擊,努力尋求民主管理新手段、新途徑已刻不容緩。實踐中一些企業已將民主管理開發出網上運作的合理功能和模塊,建立領導與職工的“網上溝通、協商、交流”的多項功能,以滿足職工的多方面需求。
三是培育新人才。企業不僅出產品,還要出人才,應從傳統的重管理轉向以人為本的管理,以“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發揮職工隊伍創造才能”為抓手,努力培育新的創新型、科技型、技能型人才。
總之,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工會只有牢固樹立新觀念,通過積極主動的工作,變挑戰為機遇,確定好工作立足點,尋求好維權結合點,探索好發展新亮點,才能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工會法》
[2] 《勞動法》
[3]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