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廉正

摘 要:目前建筑企業在海外面臨越來越多的轉讓定價調查,這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稅務風險,預約定價安排作為一種有效的降低風險及增加收益的措施,值得進行探討研究。本文作者結合在以色列申請預約定價安排的經驗及調查分析,發現了海外預約定價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本文豐富了預約定價安排的相關研究文獻,為建筑企業在海外申請預約定價安排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建筑企業;海外;預約定價安排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以下簡稱企業)進入海外市場,市場份額逐年增加。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難免與國內的關聯企業進行大量的內部交易。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各國的稅務機構非常重視本國稅基,我國走出去的企業也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稅務調查,特別是轉讓定價調查,這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稅務分風險以及影響企業海外經營成果。如企業能主動申請預約定價安排,化被動為主動,將會大大的降低稅務風險,增加企業經營成果的確定性。
一、預約定價安排概述
1、概念
預約定價安排是指跨國納稅人與稅務機構之間就就其未來年度關聯交易的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即轉移定價方法按照獨立交易原則協商、確認后達成的協議,并以此為依據計征企業所得稅。
2、分類
預約定價安排按照參與的國家(地區)稅務主管當局的數量,可以分為單邊、雙邊和多邊三種類型。企業與一國稅務機關簽署的預約定價安排為單邊預約定價安排。單邊預約定價安排只能為企業提供一國內關聯交易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的確定性,而不能有效規避企業境外關聯方被其所在國家(地區)的稅務機關進行轉讓定價調查調整的風險。因此,單邊預約定價安排無法避免或消除國際重復征稅。企業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地區)稅務主管當局簽署的預約定價安排為雙邊或多邊預約定價安排,需要稅務主管當局之間就企業跨境關聯交易的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達成一致,可以有效避免或消除國際重復征稅,為企業轉讓定價問題提供確定性。本文介紹的預約定價主要為單邊預約定價。
3、談簽流程
預約定價安排的談簽一般經過預備會談、談簽意向確定、分析評估、正式申請、協商簽署等。
二、海外預約定價安排的優勢
預約定價是自上世紀末在國際稅收領域興起,為解決國際轉讓定價稅收問題而產生的管理制度,作為有效管理跨國公司轉讓定價行為,消除轉讓定價對稅收影響的一種管理方法,已被很多國家和企業所采用。相對于建筑企業其優勢主要體現在:
1、增強確定性
對企業來說,預約定價安排可以為其實施的轉讓定價行為提供確定性。得到主管稅務機構對企業采用的轉讓定價方法的認可,對旨在降低稅務風險的納稅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企業如果與稅務機構簽訂了預約定價安排,就不再需要預留稅款準備金,增強企業稅款的確定性,為企業節省資金。
2、確保合規性
預約定價安排在為納稅人提供確定性的同時,也可確保納稅人的轉讓定價 政策符合稅務機構的要求,從而為主管稅務機構提供合規保證。預約定價安排可以預防納稅人采取激進的籌劃方式。
3、鎖定轉讓定價風險
在預約定價協議有效期內,企業將不再產生轉讓定價的問題。對于以往的轉讓定價問題,企業也有了爭取解決的機會,并可以申請對當年或以前年度的關聯交易進行評估和調整。同時,預約定價安排還有利于維護納稅人的權利,減少被稅務機關稽查或稅務審計調查的風險。
4、節省成本
有了預約定價安排,企業就能對未來年度中可能出現的潛在風險進行預先管理,且不必在預約定價安排協議期內準備同期資料,這些都可大大降低企業成本。與此同時,企業一旦與稅務機關簽訂預約定價安排協議,續簽的成本較低。
5、減少沖突
預約定價安排能避免稅務機關對企業關聯交易進行耗時長久的調查與爭議處理,減少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的沖突。
二、建筑企業海外預約定價安排存在的問題
預定定價安排作為一種有效的拓寬解決稅企轉讓定價爭議的渠道,有效降低稅務風險的方式,照理應該得到企業的大力推崇和應用,但是就目前多國情況來看,申請的企業不多,談簽成功率也不高,經過調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企業運用預約定價安排積極性不夠
目前我國走出去的建筑企業整體稅務管理水平較發達國家建筑企業的差距較大,對于和稅務局長時間進行復雜的談判信心不足;再則預約定價安排談判的耗時較長,從全球范圍來看,談簽速度較快的澳大利亞耗時需12個月左右,較極端的美國和加拿大個案耗時平均在4年左右。這些因素讓很多企業失去了申請預約定價安排的積極性。
2、轉讓定價方法運用不當
轉讓定價并不一定意味著納稅人逃稅或避稅,但是企業對轉讓定價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方法不甚了解,導致在內部交易定價時未采用規范的轉讓定價方法,為稅務檢查調整帶來風險敞口。稅務機構在進行評估和分析階段時將評估和審核企業與關聯企業交易價格的定價方法,即轉讓定價方法,如企業使用的轉讓定價方法不當,可能會導致稅務機構擬定不利于企業的條款,甚至可能導致申請失敗。
3、支持性資料不足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于發生的交易,僅保留合規性文件,但對于支持內部交易價格公平的支持性材料收集和保留不足,導致在申請預約定價安排的評估和分析階段過程中不能完全和順利的提供稅務機構所需資料。
四、海外預約定價安排對策建議
針對海外預約定價安排方面存在的問題,本文作者在閱讀和參考中外文獻后,結合申請預約定價安排的經驗,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積極謀劃,耐心談判
建筑企業一旦簽訂施工或PPP項目合同,應及時對合同收入及總成本進行分解評估,并就與關聯企業采購材料、設備及服務等進行提前籌劃。如內部交易金額過大,企業就應考慮進行預約定價安排申請。如果預約定價安排申請成功,不但能降低企業稅務風險,提高稅務管理水平,還能為集團其他實體提供參考和借鑒。
預約定價安排申請涉及到多方面的當地稅務專業知識,且很多國家的稅務機構要求提交的資料為當地語言呈現。聘請一家經驗豐富、信譽高的專業咨詢機構進行協助申請將有利于達成預約定價安排協議。
預約定價安排申請是一個緩慢而復雜的過程,在申請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多次的解釋、磋商及資料提供。申請人一定要積極并保持耐心,只要與稅務機構和咨詢單位進行深入頻繁的溝通,配合積極有效,基礎資料完備,預約定價安排協議達成并不難。
2、采用合適的轉讓定價方法
企業如果能在交易發生的時候就采用合適的轉讓定價方法,將有利于審查和磋商,因此,在日常內部交易中選擇合適的轉讓定價方法尤為重要。
轉讓定價的方法一般分為兩大類:
(1)傳統的轉讓定價方法,包括可比非受控交易法;轉售價格法;成本加成法。
(2)交易利潤法,包括交易凈利潤法及交易利潤分割法。
轉讓定價方法的選擇旨在為特定的交易找到最合適的定價方法,為此,選擇過程應考慮到各種方法的優缺點、方法的適用范圍、受控交易的性質;通過功能分析確定的方法的適當性;應用所選方法所需的可靠信息(尤其是不受控制的可比數據)的可用性;以及受控交易和非受控交易之間的可比性程度,包括消除它們之間的實質差異可能需要的可比性調整。
下表為轉讓定價方法的要點與其適用范圍:
轉讓定價方法 方法要點 適用交易
可比非受控交易法 用非受控交易的價格確定關聯交易的轉讓成交價 所有交易
轉售價格法 再次銷售的價格減去關聯方可獲得的合理利潤確定為關聯交易的價格 在國內買入的設備物資再次轉賣給當地的非關聯方的交易
成本加成法 關聯方將成本加合理利潤確定轉讓成交價格 關聯方代買或生產制造的材料和設備、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等
交易凈利潤法 以可比非受控交易企業的利潤率為依據確認交易價格 適用建筑企業轉讓獲得專利的施工技術、工法等
交易利潤分割法 幾個關聯方在一項交易中合理分割利潤從而確定轉讓成交價格 適用多個關聯方參與一個關聯交易的交易
無論采用何種轉讓定價方法,一定要堅持獨立交易原則(Arms length principle),即企業在確定交易價格以及選擇可比公司和可比價格一定要公允和獨立,并且要求有相關的資料數據和痕跡支撐,稅務機構一旦質詢或要求提供資料,企業能及時回答或提供相應的資料。
3、資料文檔齊備合規
在整個預約定價安排的申請過程中,稅務機構為了評估需要隨時審查申請人與預約定價安排申請有關的文檔資料,包括合同、確定關聯交易價格資料、會計記錄、付款發票及外部財務、稅務審計報告等。稅務機構假定申請人完全按照當地法規和要求開展了經濟活動并適當記錄,因此,企業應聘請當地的有實力的代理記賬公司或經驗豐富的當地財務人員按照當地會計準則進行合規的會計記錄,聘請當地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高質量的財務、稅務審計報告,對于不經常出現的稅務事項應向稅務咨詢尋求建議。
4、重視企業誠信及合規
稅務機構接受申請人預約定價安排申請的前提假設是申請人誠信可靠,如在評估和磋商階段發現申請人在運營和納稅過程中有不誠信行為,將會加大對申請人提供資料和數據的審查力度,增加協議簽訂的時間和難度甚至可能駁回申請人的預約定價安排申請。因此,企業在平時與當地供應商及分包商交易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和維護自身的信譽,并按照當地法規和稅務機構的要求按時申報和納稅。
很多國家的稅務機構,特別是經濟較發達地區的稅務機構通常會假定申請人提交的資料和數據真實可靠。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提供虛假材料,一旦被發現在申請過程中提供了虛假材料,就算已經簽訂了協議,也會被廢止或撤回,甚至面臨巨額罰款。因此,合規在平時就應引起高度重視。
5、相關企業全力支持
預約定價安排過程中涉及提供大量的資料與數據,往往僅憑境外子分公司自身難以獨自完成,為使申請順利,國內相關公司需全力配合海外企業提供適當合規的資料和數據。如本文作者所在的企業集團及相關企業對海外公司不遺余力的支持為預約定價安排的成功申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6、定期自查
簽訂預約定價協議并不是一勞永逸的,企業自身和可比公司的動態變化都可能使得企業無法達到原預約定價安排的條款要求。已經與稅務機關達成預約定價安排的企業不僅要定期審查預約定價協議中的轉讓定價政策和方法是否得到了嚴格執行,還要及時審查預約定價安排中的轉讓定價方法是否與自身運營狀態相匹配。如果企業在定期審查中發現風險誘因,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五、結語
海外市場的拓展為建筑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但風險與機遇并存,在企業遭遇的眾多風險中,稅務風險直接關系到企業最終的經營成果,卻也容易為企業所忽視。建筑企業實施轉讓定價以降低整體稅賦以實現利潤最大化,是企業戰略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企業需采用多種措施將由此產生的稅務風險降低,本文提出的預約定價安排能將風險置于總體可控的范圍之內,文中應對海外預約定價安排存在的問題方面的對策建議,對建筑企業在海外申請預約定價安排具有較強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OECD Transfer Pricing Guidelines fo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ax Administrations? JULY 2017
[2] ?uni? Kova?evi?, Nata?a. ADVANCE PRICING AGREEMENTS: OLD CHALLENGES OR A NEW ERA IN THE TAX PRACTICES[J]. Zbornik Pravnog fakulteta Sveu?ili?ta u Rijeci,2018.
[3] Ignat (Neacsu) Ioana. Advance Pricing Agreements and Double Taxation – Key Concepts in the Context of Transfer Pricing[J]. Ovidius University Annals: Economic Sciences Series,2017,XVII(2).
[4] 中國預約定價安排年度報告(2018).國家稅務總局網站
[5] 詹福林. 國際工程項目轉讓定價的稅務籌劃應用[J]. 財經界,2020(02):245-246.
[6] 石垠濤. 企業轉讓定價涉稅風險的法律規制研究[J]. 法制與經濟,2019(11):82-85.
[7] 周宏奎. 公司轉讓定價研究與運用[J]. 中國商論,2019(1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