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丹
摘 要:近年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事業正在加速發展,緩步拓展水利水電行業工程的建設規模,對經濟社會的持久穩定性發展有著較好的促進作用。在施工實踐過程中,為了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質量,則需要提高施工技術,整合利用繁多的施工資源,而如何提高施工技術,如何提高施工效率,確實做好工人和施工資源的調動管理,防止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進展與效果以及后續應用受到嚴重阻礙,需要進一步研究。本文提出從施工技術和管理的角度出發,論述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的提升途徑,為后續的研究提供參考以及便于在實際中的應用展開。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技術;施工管理
要進一步探討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建設的質量提升,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整合各個角度的信息,對施工技術和管理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大,并且在管理工作上的重難點多傾注一些注意力,確保落實,推動水利水電工程的科學化、高效化,積累施工過程中的有效經驗。
1概述
要思考如何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質量,以確保作業計劃高效完成,那么需要從整體上概覽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以及個別重點的關注。具體如下:(1)從挑選合適的施工技術和深入完善管理體系為開始,確保對水利水電建筑施工的質量提升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促進水利水電建筑的施工水準維持在較高的層級,避免對未來對其建筑的使用產生較大的阻礙,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2)施工資源的管理,包括對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員的管理,材料方面對市場價格和質量充分了解,施工人員各盡所長,保證人員配置的深度優化,避免人才浪費,保持施工展開具有較高的針對性,避免施工進度的延遲及后續的質量檢測問題。
2施工技術
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技術的深入探討,可以為施工計劃的制定和施行提供有力保障。
2.1施工導流及圍堰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可能會面臨來自河道上游來水的威脅,不僅是對工程的建筑質量而言,是極大的考驗,而且對施工的人員也是一種極大的風險,這是對施工單位的導流和圍堰技術是否能夠科學化和高效地解決問題的一種考量。具體如下:(1)在進行引流和圍堰之前,施工人員應對河道上游及附近的地形、河流的流量、施工條件等進行勘測,總體上來考慮如何保證有效引流,使圍堰可以充分發揮其特質,為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維持一個安全而良好的環境。(2)在施工所在河道的上游修筑圍堰,科學引流,避免造成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的阻礙。合理利用地形,有效引流和圍堰,促進施工質量的提高,施工水準的提升,確保以后的施工高效開展。
2.2防滲加固施工技術
在參照工程的實際狀況和施工要求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提升施工過程中的防滲效果,加強建筑基礎結構的穩定性,那么就需要有效應用防滲加固施工技術。具體如下:(1)施工過程中,注意對水壩和壩體的灌漿,以提高水壩防滲性,使其在應用中能夠展現出強穩固性和強耐受力;(2)施工材料,對常規的防滲材料進行調查對比,選用性能可靠的防滲材料,針對性地做防滲處理,確保防滲處理發揮其價值,降低水壩應用中的滲漏問題發生率,為風險應對提供有效參考。
2.3其他施工技術
為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的高效,在以下這些技術的應用中同樣需要給予重視:(1)大體積混凝土外加劑碾壓施工技術,這一技術的深入思考可以在保證質量和效率的同時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可以起到優化建筑結構,提升施工效率的作用。(2)計算機仿真技術,在計算機內以三維模型或二維平面圖為樣例模擬分析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分析施工過程中的可能問題,并總結。模擬分析過程中,注意加入實地勘察所獲得的有效信息,以確保模擬情況更加符合實際,提升計算機模擬的參照性,促進其在未來工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提升建筑施工事業長遠可持續性發展的可能性。
3施工管理
要加強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建設質量,就需要一個有效的管理系統,在這個系統的關鍵點上給予改善,確保施工資源的適時應用,確保人員的合理調配。
3.1完善施工管理機制
從工地內部的管理制度入手,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降低施工資源的浪費率,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的科學性和完善性。具體如下:(1)精細化管理和創新理念,細化管理條例,提出創新管理條例,參照專家的科學指導,使管理制度科學化、有效化,促進資源有效利用;(2)施工計劃:在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后,對施工計劃進行合理調整,結合各工程實地狀況,加強施工計劃的針對性和細節性,降低施工現場問題發生率,確保管理工作在實踐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全面細致提升管理水準,達到科學管理。與此同時,科學評估完善后的管理制度指導下的建筑的施工質量,獲得準確可利用的結果,保障施工管理目標的實現。
3.2優化方法
施工管理方法的優化對于管理制度的實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如下:(1)精細化管理,對建筑資源和人員調配的管理落到實處,合理制定施工管理流程,確保兼顧到施工中每一部分,提升管理效率;(2)信息化管理方式,合理應用信息化時代的產物,不斷優化施工方法,將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合理融合到施工工程中。同時,科學評估融合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打磨好細節,為水利水電的發展增添更多不一樣的色彩。
3.3其他管理要點
另外有以下要點在管理過程中需要給予注意:(1)材料質量管理,完善材料檢驗與選取機制,保證工程的可靠性;(2)培訓,對施工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培訓,包括激勵、責任、專業考量、問題應對等,全面提升施工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避免因為執行的問題造成不良后果。
4結語
綜上,分析探討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術及施工管理,提出了上述有效的實施要點,對于提高施工的質量,降低施工風險,提升施工過程有效率,減少施工資源的浪費,起到了極大地影響。因此,在未來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上導流和圍堰技術、防滲技術、碾壓技術和計算機模擬技術的應用有了更多的考量方向,在施工管理上對于實施機制和方法以及材料檢查和管理人員的培訓方面,有了更多的認識,豐富了施工質量提升的途徑,促進我國建筑施工的質量的提升,促進我國水利水電建設的大跨步向前。
參考文獻
[1] 陳佳琦,王巖,張璇.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術及管理[J].智能城市,2020,6(09):236-237.
[2] 王啟豐.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及管理分析[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02):114-115.
[3] 尹輝,姚家璇,裴磊,郭昊.淺析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技術及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0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