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華
摘 要:教育理念是重要領導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重要理念,我們都能從他主政正定的實踐中發現明顯的歷史淵源。他在正定工作期間的教育實踐,充分體現了他在青年時期就具有教育改革思維、為民情懷、務實作風和責任擔當,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一脈相承。
關鍵詞:轉變思想;基本建設;教師聘任制;職業教育
重要領導同志1982年的3月至1985年的5月在河北省正定縣任縣委副書記和書記。在推動教育事業發展中重要領導自始至終抓住了改革的主線,在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落實教師待遇、發展職業教育、鼓勵社會辦學等方面,抓了幾項非常實際的改革創新措施,使正定縣的教育出現了天翻地覆式變化,體現了重要領導同志以人為本、為民所想、銳意進取、改革創新、抓鐵留痕釘釘子、以發展眼光看待事情的精神。
一、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
重要領導同志1982年的3月到正定主管教育工作,通過調研了解到,在200多個村中、小學校中有3500平方米的校舍是危房,萬余名小學生常年趴在水泥板桌凳或土坯臺上上課;有4萬多名中、小學生自帶板凳;大部份校舍陳舊,不能遮風擋雨;教室窗戶無玻璃,不能采光,冬天無取暖設備。……。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村公社兩級干部和群眾在辦學上存在與己無關的思想,辦教育,搞投資,管學校是教育部門的事。而縣教育局在管理工作中,雖然著急,但卻勢單力簿,為了迅速扭轉這個被動局面,重要領導在全縣教育工作“三干會”上,從本縣教育實際出發,搞了一場教育的改革,打破“教育是教育局的事,與公社、大隊無關”的思想,一個公社,一個大隊,對轄區的學校是主管單位,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負責人,實行“誰家的孩子誰抱”。并率先實行縣、公社、村整體籌集教育資金的方法,這種方法大大推動了改善辦學條件,同時改善了教師工資待遇。這種作法與1984年國務院《關于籌措農村辦學經費的通知》精神非常符合,但卻比此通知精神早實行了兩年多。1984年全縣共籌措修繕資金187萬元,對1020間近1.5萬平方米學校危房進行了維修和重建,購置木桌凳3600余套,有16個村建起了教學樓,許多學校被擠占挪作他用的操場也開始騰出歸還了學校,小學生的教室、課桌凳得到了改善,同時又有了上體育課搞鍛煉的場所了。
二、推行教師隊伍改革
1983年7月6日,剛接任縣委書記不久的重要領導在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提出:教育要改革,要改而不亂,明確當前的教育改革一定要抓好教師隊伍的改革。
首先,是以縣政府的名義印發了《關于農村教育改革的意見》在教師隊伍中推行教師聘任制、考核制,組織群眾代表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評定,要求通過讓群眾考評,實現優者上劣者下,增強教師的工作自覺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1983年,全縣2985名教師有2833名達到了聘任資格,又從社會上招聘了有一技之長、能勝任教師工作的34名文化青年補充到教師隊伍里。
其次,是在落實民辦教師待遇上,做出新的規定。1982年全縣共有民辦教師1678名,占教師總數的45.3%,有些公社民辦教師的比例還大。有些村拖欠教師工資,全縣教育質量上不去,民辦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但沒有制度,沒有約束,解決起來時好時壞,因此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一個不可靈活,不能有任何借口的規定:民辦教師的工資今后和公社干部一起發放,納入干部工資序列,以前拖欠的工資必須全部補齊,明確表示,不能讓民辦教師餓著肚子去提高教學質量,這個措施使民辦教師深受鼓舞,拖欠工資的現象很快得到解決。
三、多層次、多渠道立體辦學
多年來千篇一律辦普通高中,千軍萬馬過獨本橋。而多數不能考上大學的普通高中畢業生,缺乏一技之長,沒活干,但經濟發展中各條戰線技術人才短缺。
針對上述情況,重要領導同志強調,我們進行現代化建設,把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戰略重點,要把教育作為基礎環節,對老、中、青、幼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抓好正規、業余、職業教育,抓好國家、集體、個體辦學,發展多層次、多渠道立體教育事業。
1983年,縣辦起了縣衛生進修學校,教育局把第六中學改為正定縣商業學校、將正定第五中學改為工業學校、將縣第七中學改為農業技術中學。這些學校為農村培養離土不離鄉的美術、設計、種植、會計、家電修理、廚師、營銷等初級技術人才,成為農村的科技骨干。
與此同時,一些“能人”利用自己的有一技之長,不要編制、不向國家伸手要經費,自籌資金,通過自教、自辦和體聯辦等形式發展民間教育。到1984年社會辦學已達到71所,設立各種專業課班10余種,在校學習結業學員13976人。1984年正定縣被評為石家莊地區多渠道辦學先進縣,被省教委評為社會辦學力量辦學先進縣。
四、支持體育教育
習書記用發展的眼光看教育,在正定執政期間,打造了正定又一張亮眼的名片——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基地的前身是一個地處留村的農村乒乓球業余體校,有一定的名氣,但場地、師資、位置等都制約它的發展,于是重要領導想方設法解決它的辦學難題,把它搬遷至正定城內,并在全省招生。目前,正定乒乓球體校已成為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自1992年起,每逢大賽前的封閉訓練都是在此,捧回的世界冠軍杯共71項(次),因此正定乒乓球訓練基地被稱為培養世界冠軍的“搖籃”,被國家乒乓球隊譽為“福地”。
一轉眼,習總書記離開正定已經三十多年了,我們正定的教育工作也始終秉持著習總書記當時的教育理念,不斷的改革深化,摸索前行,努力為國為民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 重要領導·《知之深 愛之切》·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2] 《正定縣教育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 《重要領導在正定》·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