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明
摘 要:林業建設質量,關系到土地荒漠、水土資源流失多個方面,所以需創新林業技術,以此改善我國生態環境,并滿足經濟市場對林業發展的需求及要求。除此之外,應轉變以往林業發展觀念、合理使用創新林業技術,以便滿足市場方面對現代林業發展的要求,使現代林業獲得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技術;現代林業;產業發展
林業作為我國第一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為各行業生產長期提供了優質產品原材料,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離不開林業資源支持,21世紀以來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地球大氣成分隨著工業污染排放的增加開始產生顯著變化,極端氣候屢次出現,因此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現代林業發展,計劃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循環林業,為了盡快完成這一任務,必須在林業經營中逐步引進先進造林、營林、護林技術,在增加對林業資源利用效率與開采量的同時盡量保護自然環境,避免影響生態系統運行。
一、當前林業發展過程中林業技術創新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林業從業不重視林業技術創新工作。在傳統林業產業粗放式經營模式下導致落后的思想意識根深蒂固,上到企業,下到林業從業人員都缺少對林業技術創新工作的重視,也就缺少林業技術創新意識,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對此,縱觀我國林業技術創新工作的發展還處于企業階段,技術創新意識不強,創新能力不足,尤其是在我國西部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地區,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林業發展的相關要求。
(二)傳統林業技術創新體制具有一定滯后性。在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林業科學技術發展和創新模式已經暴露出諸多弊端,不能與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市場的實際需求相匹配,導致現代林業發展效益不高。在新時代發展下,林業技術創新體制應該建立在林業科研機構和林業專業院校人才培養體系基礎上,這樣才能促進現代林業的發展滿足市場的需求,才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三)缺乏林業技術創新實踐能力,創新成果轉化率低。據市場數據統計顯示,當前我國林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大概為百分之三十左右,而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率為百分之七十左右,因此,科技成果轉化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林業科技創新工作中,缺少大量的儲備資源,缺少現代化的林業教育,缺少高技術型的科研人才隊伍,這些都是導致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重要因素。
(四)林業技術創新缺少相應的資金投入。資金是推動林業技術創新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和前提,當前我國在林業技術創新方面缺少相應的資金投入,科研經費分配不合理。且由于東西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林業技術創新分布不平衡,東部林業科技創新水平、創新能力都要高于西部,因此技術創新缺少資金已經成為制約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利用林業技術促進現代林業發展的可行路徑探析
(一)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提升現代林業管理的科技含量。使用紅外遙感等技術能夠提高對林業資源的監管效率,林場管理者可對偷獵盜伐等特殊情況做出及時反應,國家森林資源的安全因此得到了保障。林業從業者還可利用最新的林木檢測技術觀測樹木的成長情況,提前做好應對病蟲害等森林災害的準備,對病枯樹實施全力救治,以此提升樹木的成活率,全面提升現代林業管理的實際效果。
(二)通過技術升級改變對林業資源的開發模式。隨著林業技術的逐步升級,林業資源的管理模式也應進行系統性調整,林業管理人員必須及時轉變管理思路,控制對森林資源的開采頻率和開采量,應在保證林業產業發展、提高經營收益率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盡可能地擴大森林占地面積,應當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將林場詳細分為不同片區,根據森林的成長周期對森林資源開采的順序做出長遠規劃,控制好開采量與森林種植量的比率,以此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構建現代化信息交流平臺,培育人民群眾的護林意識。林業技術不僅僅包含樹種培育技術,還涵蓋了萬維網技術、衛星遙感等信息技術,為了確保現代林業的經營管理效率,必須引進先進信息技術,在互聯網上建立與林場附近村鎮居民的信息交流平臺,向廣大群眾宣傳林業生產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和保護森林資源的必要性,向周邊居民重申黨和國家對森林盜獵和私自砍伐國有林場的處罰措施,在群眾頭腦中樹立法治意識,鼓勵群眾參與林業資源管理,與當地居民一起構建聯防機制,森林資源保護部門與之協作,通過互聯網技術和衛星通話技術及時傳遞信息,攜手打擊危害林業資源安全的犯罪活動。
三、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發展重要性的研究
(一)在改進林業產業結構方面的重要性。部分地區林業發展需使用以往種植方式,以往林業生產周期比較長,抗病蟲害能力稍弱,這必然會對林業發展構成阻滯。為此,工作人員應結合現代林業發展需求,通過適合的培育方法育種,避免發生產品質量不達標、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相關情況。與此同時,新品種研發可提高林業生產效率,并且促使林業產業結構更加完善,以此有效維護林業的經濟效益。
(二)在轉變以往發展觀念方面的重要性。現代林業發展水平提高,能夠應有效的運用林業技術維護社會及經濟方面的效益。為滿足我國發展需求、要求對林業發展明確具體要求,采取以往林業技術無法推動林業的良好發展,這時則需不斷創新林業技術、轉變以往的發展觀念,并對市場情況加以調查。在此之后,需要創新林業技術、加強管理,旨在縮小林業結構體系、市場需求間的差異,促進林業的穩定發展。此外,要求管理人員做好和社會企業對接工作,結合經濟市場的需求、要求確定林業的發展方向。
(三)在提高產出投入比方面的重要性。以往林業經營方式為高投入低產出,需要長時間經營風險非常大,這對于林業整體發展的影響較大。而進行林業技術創新后不但利于促進林木生長,而且可培育新品種,降低成本投入。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新技術創新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產業經營風險下降,轉變以往的經營模式。
(四)在推動林業發展方面的重要性。林業發展期間容易產生光合作用不足、種植存活率地下,以及花期嚴重受損等情況,究其原因和作物沒有按日照時間、溫度要求管理有關。因而工作人員應考慮到生產期間作物的需求,比如:肥料、光照條件方面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創新林業技術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優勢突出,故此需不斷創新林業技術,以此加速林業的發展進程。
(五)在加強林業人員素質方面的重要性。林業經營面積非常大需配置較多林業人員,這時容易發生重復性工作問題,而創新林業技術能在種植中合理運用精密儀器,避免發生重復勞動現象,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維護林業的經濟效益。同時,林業工作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多需聯系以往工作經驗,所以在創新林業技術的同時需引進專業型人才,定期以培訓學習方式組織活動,不斷提高林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林業發展需要依托創新林業技術支持,同時應培養并儲備更多優秀的林業人員,加強林業人員的實踐技能、綜合素養。此外,林業部門方面需使得工作人員結構更加完善,應根據具體狀況配置工作人員、控制資金投入,并加強和高校的合作,主要的目的在林業建設中融入新鮮力量,進行林業人員團隊建設工作,為推動林業穩定發展奠定的基礎。
四、結束語
為了提高對森林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我國林業經營的國際競爭力,必須引進新型林業技術,提高森林資源管理的技術水平,制定合理地開發計劃,通過網絡技術發動人民群眾參與護林事業,建立綠色環保的新型林業。
參考文獻
[1] 李倩.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發展研究[J].鄉村科技,2018(32):82-83.
[2] 孫元桃.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分析[J].南方農機,2018,49(20):108.
[3] 李愛民.林業技術創新及現代林業的發展對策[J].吉林農業,2018(21):95.
[4] 王建軍.林業技術創新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8(2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