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淵

摘 ? 要:當前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混凝土的輸送途徑及方式越來越重要,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將提前制作好的混凝土通過管道進行傳送,可提升施工效率,減少人力。基于此,本文以實際案例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了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特點及優勢,對混凝土的配合比試驗和對應的施工工藝等進行研究,供相關領域施工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關鍵詞:泵送混凝土施工 ?水利工程 ?輸送途徑
中圖分類號:TV54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b)-0027-02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常見,且其重要性與施工的質量與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關聯性。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泵送混凝土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和發展,不僅在我國的水利工程施工中應用廣泛,且在國外的水利工程建設中應用相當廣泛。
1 ?工程概況
本文選擇位于安遠縣小水水庫工程大壩項目,大壩為砼壩,此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泵送混凝土是主要的混凝土運輸及傳送的方式。對于涵洞的要求也有一定標準,涵洞的大小具備導流和泄洪的作用。
本項目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應符合相關設計圖紙及相關修改文件的要求,結合《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和《水利水電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設計規范》等一系列相關的施工及設計規范文件為基礎,進行設計和施工作業的開展。
2 ?泵送混凝土的特點及優勢
泵送混凝土過程中重要的兩個參數為管道和壓力,其是沿著水平性的管道,將混凝土輸送到達施工現場的,并且可以結合泵送混凝土技術的發展現狀,針對泵送混凝土技術實施及施工的要求,不斷地進行推廣。在我國,水利工程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其制作和傳輸的流程分別是,首先在混凝土制備廠進行制備,并進行攪拌,使得混凝土呈現出柱狀結構,并且管道處于向前流動的方向,整體的管道結構及管壁的薄膜結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且在靠近管壁的結構中,混凝土混合物在管道內部結構中能夠以2~6m/s的速度進行運動,且混凝土能夠高效地通過管道進行運輸,當然在整個系統運輸的過程中離不開管道內部壓力的實施。小水水庫工程混凝土分區特性如表1所示。
2.1 施工效率高
傳統意義上的混凝土的傳送一般需要使用塔吊作業完成,而一般的施工現場中,塔吊的數量是有限的,且塔吊不能夠持續性地供應,在傳送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時間,混凝土的傳送效率較低。鑒于此,利用泵送混凝土能夠與常態化的混凝土傳送相比,具備傳送效率高,且安全性大大提高,混凝土傳送過程中的傳送速率一般可以達到159m3/h,功率一般的泵送機的傳送功率一般可以達到50m3/h。因此,其傳送的效率遠遠大于一般的施工機械,混凝土傳送的效率明顯得到提升。
2.2 受外界環境影響小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及其土質的影響等,與外界的環境因素也具有重要的關聯,因此雨季對其混凝土的傳送影響較小,能夠高效地保證攪拌機的正常運轉。為了有效地減少混凝土在傳統意義上的倒運,造成混凝土質量下降,因此要結合使用性能,將傳統的運輸方式進行有效的結合,減少了傳統的混凝土運送過程中倒運現象的發生,因此會造成混凝土質量下降的現象較為明顯。對于傳統的混凝土倒運的過程中,應以保證混凝土最好的工作性能為基礎,進行一次性澆筑,使得泵送混凝土管道的實施及應用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并能夠適應性地應用到各個施工階段中。
2.3 對配合比實驗及原材料選擇要求高
在泵送混凝土設計及原材料的選擇要求中,其對于水灰比的配比要求高,一般在數值范圍上選擇0.4~0.6為宜,不僅僅能夠有效地保證整體混凝土的質量,同時能夠使得混凝土的運輸質量得到較大的保障。除此之外,在混凝土的施工作業過程中,由于整體結構的澆筑效果良好,如果實際的生產作業中的水灰比小于0.4,則會導致混凝土運送中的管道阻力變大,進而使得混凝土的質量及澆灌的效果發生明顯的改變。當水灰比數值大于0.6,則會導致混凝土不會運送到施工現場中,同時也會對整個的施工過程造成一定的損害。
3 ?混凝土配合比實驗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針對項目對于混凝土澆灌的需求,合理選擇泵送途徑,對泵的規格進行分析,從而實現泵送混凝土澆筑過程的效率,實現工程進度的進一步加快,同時能夠保證整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澆筑效率的不斷提升。同時能夠有效地結合結構的整體性,對混凝土及原材料的要求極高,同時對于整體結構的水灰比的比值要求也需要在一定的范圍內。結合工程實踐經驗分析,得出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0.6,且進行“雙滲技術”,以確保外摻高效減水劑及其高摻粉煤灰的合理化應用,并結合工程實踐,確定最終的水灰比為水∶砂∶石子= 1∶0.4∶1.62∶2.43,并檢測混凝土泵送過程中的可控性。其次,固結灌漿工作應在壓重砼強度達到50%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灌漿采用分序加密原則,灌漿分2個次序進行,各次序灌漿的間隔時間不得少于48h。
4 ?施工工藝分析
首先,要檢查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藝中的機械官卡要求,并結合檢查其是否牢靠、穩定,進而有效地減少長距離的輸送過程中相關運送質量問題的發生。其次,應在施工工藝的選擇過程中,盡量避免管道的爆裂發生,從而可以根據混凝土運送過程中的連續性及可靠性,提升和促進運送過程中使用的連續性,并對整體的輸送泵及配料機進行合理化選擇,并進行全面的檢查和分析。
5 ?混凝土攪拌制作
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中,不僅要滿足實際的作業強度要求,同時要結合高峰期內作業的標準化形式,構建基于創新應用為主的相關技術理論的合理化應用,在實踐過程中,不僅需要滿足施工需求,同時要滿足高峰期內混凝土作業的要求,并結合實際的施工強度,不斷地完善相關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相關技術理論指導。需要引進和安裝一套標準化的JS500型雙臥軸式攪拌機,并配置相關的PLD900型電子自動配料機,整個攪拌機械裝置及配備應對自動配料機的實施進行規范化分析,并提供基于工作效率提升為主的相關技術理論的合理化應用及實施。在混凝土開始攪拌之前,要保證攪拌機的正常運轉,同時要根據混凝土的需求,構建標準配合比的混凝土攪拌過程,并依據物料的均勻性,實現對混凝土泵送過程中的相關施工技術的穩定應用。
6 ?結語
綜上所述,從混凝土的原料使用上進行分析,水泥的品質應符合國家標準,其運輸、保管和使用應按規范要求執行。施工過程中發生的質量問題,應及時查明原因,認真處理,并做好詳細記錄。壩基開挖、壩體澆筑、灌漿等為隱蔽工程,應詳細記錄其質量情況,確保整個施工過程的順利。
參考文獻
[1] 佟剛.特細砂泵送混凝土在巴家咀水庫工程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1,543(1):270-271.
[2] 顏蔚文.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在石門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2):232-233.
[3] 閆曉梅.泵送混凝土在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常見問題及解決途徑[J].科學之友,2011(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