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琳
摘 ? 要:在人類社會即將進入到5G時代的今天,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yè)之間都實現(xiàn)了高度的融合和滲透。在今天,每個人都必須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否則就會被社會所淘汰。信息技術教育早已進入到中小學課程學習當中,特殊教育也將信息技術課程搬到了課堂上。計算機信息技術如何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同時教學上更加生動活潑地講解給特殊學校的學生,這是特殊教育當前需要探索的一個新課題,筆者將從培養(yǎng)特殊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施寫作學習以及強化自主學習等方面來研究如何提升特殊教育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特殊教育 ?學校 ?信息技術 ?教學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7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b)-0231-02
1 ?改革教學方式,對特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興趣是一個持續(xù)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特征,是促進學生形成求知力的內(nèi)在性力量。學習興趣被看作是特殊學生基于自身的學習需要而展現(xiàn)出來的一種認識和行為上的傾向,在特殊學生日常學習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對年齡較小的,尤其對啟音班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身心特點就決定了從事某種行為基本上是以興趣為動力,尤其是枯燥性、單一化的練習和不能很好理解的理論知識,需要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這樣來提升特殊學生的學習興趣[1]。從啟音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聾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產(chǎn)生興趣更多的時候是因為一時的好奇,但是他們的興趣著眼點就僅僅局限于“計算機”本身,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不是高的。即使有,也有可能僅限于玩游戲、上網(wǎng)聊天等內(nèi)容,就會覺得老師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所講解的內(nèi)容就相對枯燥乏味,這樣聾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就會下降,認為信息技術的學習只是上網(wǎng)聊天和玩游戲。這種思維模式下,特殊教育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質量是很難得到提升的。
上面所論述的問題,需要老師從教學模式、教學內(nèi)容以及課堂教學藝術等多個角度來深入研究,對特殊學生進行引導,以計算機本身為興趣來引發(fā)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知識的興趣,對特殊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激發(fā),培養(yǎng)特殊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筆者將以聾生為研究對象,來探討如何對聾生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起進行激發(fā)。
1.1 構建問題教學的情境,對聾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
在對特殊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在課堂教學時,如果能像一塊無形的“磁鐵”,在短時間內(nèi)將聾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將聾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將聾生的心靈打動,那么這樣就構建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切入口。
大家都知道,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基礎性教學內(nèi)容就是文字編輯,但是一些學生簡單地認為,文字編輯就是打字,只要將文字輸入進去就可以了,對簡單的操作功能,比如插入、刪除等都還沒學會,學生就產(chǎn)生了對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無趣感。老師在上“文字編輯”這節(jié)課的時候,可以以一種特殊的紙為基礎,以此來讓學生從練習本入手,將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引入,這種特殊性的紙張,最大的熱點就是寫作容量大、易于修改和對環(huán)境沒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微信,會使學生對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具有深刻的體會,也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文字輸入的重要價值,這樣就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良好的激發(fā)。
1.2 以靈活高效教學方式的選擇,使得聾生能夠對知識輕松地接受
聾生學習上最大的困難就是聽覺上的障礙,這樣就使得聾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上比較困難。如果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老師單一地依靠手勢來進行計算機知識的講解,就會使課程教學顯得十分枯燥,聾生很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課堂教學效果肯定不盡人意,這個時候就需要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手法來解決這個問題[2]。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計算機將抽象性的教學內(nèi)容以形象化的手段展現(xiàn)出來,以雙向控制的方式在計算機上進行演示。這樣教學模式就由靜變動,教學內(nèi)容將變得更加形象和清楚,對于重點教學內(nèi)容老師可以進行反復性的演示,這樣就能對聾生的感官進行極大的刺激,讓他們?nèi)褙炞⒌赝度氲綄W習過程中,將聾生的觀察力得以完全調動起來。
1.3 及時根據(jù)聾生的優(yōu)勢和劣勢開展選擇性的教學
大家都知道,聾生由于聽不見,所以不能有效地讀出來,這樣使得聾生在拼音學習方面往往不好。所以,在教授聾生打字練習的時候,可以選擇五筆打字法。因為聾生的視覺相對敏銳些,可以牢牢記住漢字結構,在對漢字進行拆分的時候就能做到輕車熟路,這樣聾生的學習效率將更高。
2 ?積極開展協(xié)作學習,使得聾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
在對聾生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老師要根據(jù)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適當?shù)姆纸M,使得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做到精心搭配和合理分工。一般5~6人一組,每個小組都設置組長,積極引導聾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配合幫助。組織小組之間開展學習競賽,促進學習。對于教學流程,作者一般都是這樣設置的。首先是學著做。老師借助電子白板介紹學習內(nèi)容。其次,自己做。聾生按照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開展操作練習。最后,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比如,在對聾生開展指法綜合訓練的時候,老師可以將打得又好又快的聾生挑選出來讓他們當小老師,對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要互相予以幫助。因為聾生之間的語言更加貼近,在溝通的時候更有效果,這樣就構建聾生以集體自主開展學習的主旋律,使得聾生對信息技術的知識能夠做到更好更快地掌握。當一個知識點學習結束后,老師可以組織開展學習競賽,對學生的學習好勝心進行激發(fā)。不僅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心更強了,而且學生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更強了。
3 ?實施自主學習,做到學習上的不斷創(chuàng)新
在特殊教育中,老師是教學的主體,聾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主體只有具備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才能對學生的主體創(chuàng)造力進行更好的激發(fā)。老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信息化時代對人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老師在對聾生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時候,對聾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激發(fā)是十分重要的[3]。小學計算機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就是畫圖,這是對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擴散性以及靈活性進行培養(yǎng)的有效方式。計算機知識學習的時候,更多的是做到手腦并用,這樣就能使得聾生的大腦左右半球更加協(xié)同,使得各個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使得聾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只有當聾生的學習興趣變得更加濃厚了,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形式將會變得更加多樣化,師生間的教學氛圍就會變得更加輕松和諧,教學效果就能得到顯著的提升。
4 ?結語
在特殊教育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老師要對聾生的知識好奇心和學習欲望進行激發(fā),積極引導和鼓勵聾生進行自我思考,學習的時候做到勤學好問。老師要看到每一個聾生在學習過程中將蘊含著無限的潛力,聾生和普通人之間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關鍵在于需要一把能夠打開聾生學習能力的鑰匙。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將學習主動權交給聾生,讓聾生在學習的時候多一些時間思考,多一些展現(xiàn)自我的空間,多一份學習的自信心,多一份學習成功的喜悅,這樣就能有效地促使聾生努力好學。
參考文獻
[1] 張燕.讓信息技術課程在特教學校“遍地開花”—— ?探究特殊教育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率之提升策略[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26):25-26.
[2] 王濤.特殊教育學校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2015(8):55-56.
[3] 張雪艷.特殊教育學校信息技術教學的幾點做法[J].計算機教學,2013(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