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
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小學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關鍵的,是學生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學習音樂的重要階段,高質量的小學音樂教師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還能加強他們的音樂水平。因此教師要采用趣味性教學,堅持做到吸引注意力,培養興趣;科學安排,趣味教學;從音樂中獲取樂趣,在課堂中得到滿足這幾大關鍵方面,不斷加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積極性,為其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音樂;趣味教學;研究
一、吸引注意力,培養興趣
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較為稚嫩,在他們的眼里只有開心和不開心,而音樂往往會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因為他們對于這個事件的初步認知途徑中的重要一種。各種各樣的聲音都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尤其是他們聽到優美的音樂時會表現得非常開心,這也就是孩子們天性的釋放。基于這樣的特點,對于小學教學階段中的音樂教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發,因為小孩在這個階段接受的教育都是比較簡單的,他們的興趣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音樂課程的首要任務就是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小孩比較喜歡動或者說話,這種時候不應該直接讓他們停止,正確的做法是用音樂去吸引他們,然后維持一個很好的課堂氛圍,多給學生聽一聽音樂,讓他們在音樂中學會尋找快樂,這樣他們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會更加濃厚和堅定。
比如,在學生說話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教師可以提醒孩子們要播放音樂,而隨著音樂的響起,學生的注意力往往就被音樂吸引了,課堂會變得很安靜,但是教師要注意的就是對于音樂的選擇。不可以選擇比較高深經典的名作,可以挑選一些他們喜歡的動畫片的背景音樂,讓他們興奮起來,從而覺得課程有意思,那么他們對于音樂課就會產生很深的興趣,會對音樂課產生一種期待。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有的學生借助音樂事件影響別的同學的聆聽,教師可以給他們講一些音樂家的優良品德,比如貝多芬的勇敢堅強,體現出他們的教養,給孩子們樹立一個榜樣。
二、科學安排,趣味教學
小學生的音樂課程不能像高年級的一樣,這樣會給他們造成一種壓力,他們會感覺到音樂學科的困難,從而抗拒音樂課的學習,只能是得不償失。首先需要教師的課程設計,教師需要根據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以教師的引導為輔助,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充滿趣味的課堂。教師必須抓住學生愛玩的天性,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要做到一步步引導他們的好奇心,在音樂中讓他們有所獲得,他們只有得到了才會覺得這個課程很有作用,他們才會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讓課堂充滿趣味性是教師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比如,可以在音樂教學中讓孩子們唱他們會的歌曲,比如,組織一次課堂的歌唱比賽,做一些音樂類的游戲,這些簡單的方法都會讓孩子們感覺到有趣,他們都是有表現欲望的,這種欲望通過他們回家總是會給家人展示自己學習到的新東西,從中可以看出,給他們一個小舞臺,讓他們去表現,教師給予肯定,并且在此期間可以講一些音樂的小知識,讓學生在娛樂中學到知識,這樣的過程中學到的知識他們會有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樣科學安排課堂就是一個需要注重的課題,根據學生的興趣就必須了解學生,教師要加強同學生的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從而制訂更加適合的教學模式。
三、從音樂中獲取樂趣,在課堂中得到滿足
音樂教師在小學生的眼里都是很有地位的,因為他們同樣喜歡音樂,希望在音樂中得到快樂。所以,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給他們講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音樂中得到樂趣,培養對于音樂的興趣,讓他們在學習中得到滿足感。所以趣味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相當重要,但是趣味教學并不是單純娛樂性教學,教師必須將課程的內容融入其中,讓知識在學生的活動中體現,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用他們的好奇心帶動他們的學習。
比如,在歌唱比賽中告訴關于比賽時需要注意的站姿、表情,學生立即應用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技巧,加深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和認識。美好的音樂總是會讓學生在其中體會到快樂,而這種快樂就是他們想要得到的,所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音樂美好的熏陶,他們一定會在這樣美好的體會中對于生活中的美好有一個自己的認識,也可以幫助他們在生活中尋找音樂的存在。從音樂中獲得樂趣就是音樂課程的重要目的,對于學生的培養不僅僅是知識的教學,重要的是他們對于生活的感悟和生活中的學習能力。趣味教學在小學生的音樂課堂中已經成為一種重要方式,更加有利于他們的學習。
綜上所述,在現代小學音樂教學的大環境下,音樂教師要利用趣味性教學的方式,不斷堅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有效加強學生的藝術素養,使其小學音樂的學習生活充實且富有意義,也使得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司偉.新課程標準下音樂鑒賞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2]王琰.論視唱練耳教學中對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D].湖南師范大學,201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