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玲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情境教學的重要意義,李吉林說過“語文源于生活,數學不也源于生活嗎?因為生活或生產的需要,才產生了數學。”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數學的知識往往顯得抽象難懂,與學生的生活脫節,傳統的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如果不轉變教學觀念,將無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能夠發揮巨大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策略
在新課改理念下,小學數學老師一味堅持傳統教學手段,那將導致數學課堂枯燥、低效,要解決這個問題,情境教學就能發揮其優勢,所以在小學教學中,如果將一個個抽象數學概念和知識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示出來,那么這些內容學生就可以輕松去理解,愉快地完成學習內容。
一、情境創設要符合學生的實際
1.老師要挖掘好教材,確定教學內容
現行的小學教材都是與學生的生活相一致的,比如低年級教材中的第一課是《快樂的校園》,符合剛剛入校的小朋友的認知心理,這些內容也都提供了情境素材,貫穿一起,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如何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就要求老師一定深挖教材,確定教學目標,找到練習題中隱藏的知識點,保證發揮情境教學的最大作用。
2.對小學生的喜好心理要熟悉
成年人的心理與兒童的心理有很大的差別,大人覺得有興趣的事,不一定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要多觀察學生的興趣所在,才能找到更多有效的素材,反之,如果情境選擇不當,就無法引發學生的共鳴,這種教學失誤影響極大,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情境創設要將趣味性和數學知識相結合
情境教學的目的是要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趣味化,從而提高學習者的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它能調動起學生認識、自主探究的動力。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完全是由興趣掌控的,只有保持了興趣,才能保證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激發出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是與傳統課堂教學的最大區別。
1.創設出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就是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才能自由地思考和想象。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引入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受到從未有過的驚奇和有趣。在熟悉的場景下進行教學,能夠增加學生的參與感,讓不喜歡交流的學生變得活躍起來。同時,生活情境中老師最易尋找素材,特別是小學數學中的許多知識都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對應素材的,比如,加減乘除、分數、圖形的面積、統計等,這些不僅僅源于生活,還能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讓小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有趣和有用,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創設有益的游戲情境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喜歡玩,而游戲中的玩卻更有意義,在教學中創設出學生最喜愛的游戲情境,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游戲中會積極解決問題進而學習到知識,這樣的游戲情境對于調動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很大的好處。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由于對未知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所以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和思考。
三、情境教學要有連貫性
連貫性是情境教學中的生命線,一節課中可能會創設一個情境或多個情境,但是情境一定要設計好環節,讓其有連貫性,這里的連貫性講求環節間的一致性,不能多而凌亂,否則會影響教學的效果,因為學生在還沒有適應一個情境時,已經進入到下一個情境了,一時無法做好選擇,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怎么來適應情境上了,無暇顧及思考和理解新知,這就要求創設情境時力求簡單,讓學生容易接受。
成功的課堂情境應該是連貫的、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使其對要探求的未知內容充滿好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激活,一點點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并向著正確的方向去思考問題。總之,情境只有保持連貫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創設新穎的教學情境
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摒棄傳統的、低效的教學手段,尤其在今天多元化發展的時代,如果不與時俱進、轉變觀念終會被時代所棄。所以作為老師,思想和意識也要具有時代性。當下的時代特點就是創新,小學生從啟蒙開始就接受著最流行的事物,在這樣的一個信息化時代,學生接受新事物的渠道和方式很多,他們也見慣不怪,所以對一些不感興趣的事物不會上心,這就要老師經常預設學生的理解力,給他們創造出新奇的事物。新穎的教學情境,就會激發他們愛創新、愛想象的潛質,在學習中進行思維碰撞,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而多媒體的出現為實現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創設提供了有利的平臺,動畫的直觀演示、豐富的色彩展示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神奇和向往中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反之,如果把他們當作不懂世事的懵懂少年,課堂情境毫無新意,就會導致學生的興趣調動不起來,激發不了學習的興趣。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必須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去出發,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感知,循序漸進地內化和吸收所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學的進行已不再是單一的知識講授,而是應結合小學生生活中的實例,所以,創設情境教學就能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情景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
[2]傅海倫.數學教育發展概論[M].科學出版社,2001.
[3]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