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廣樂
摘 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已成為教育的真理。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實際教學中,活潑可愛、聰明伶俐的學生容易受老師青睞,而頭腦遲鈍、毛病群出的問題學生要得到老師的厚愛是不易的。一旦老師將愛的雨露灑向這些弱勢群體,就會產生巨大的效應——使學生看到自身的價值,產生向上的力量,進而自勵進取。對于隨班就讀的智障學生,關鍵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隨班;教育
一、精心呵護,培養自信心
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智障學生自卑感極強,表現為膽小怕事,情緒焦躁不安,性格孤僻抑郁,對集體漠不關心,學習困難,有時甚至“破罐破摔”,消極抵觸。因此,培養自信心,讓智障學生“抬起頭來走路”,是以情商促智商的好辦法。
我曾教過一位智障女生,她反應遲鈍,吐字不清,還有些口吃。自幼由繼母帶大的她,沉默寡言,膽小而自卑,有自閉傾向。針對她的情況,上課時我將問題化簡化小,鼓勵她發言,答對了,和同學一起為她鼓掌;答不上,就耐心啟發誘導。還針對她勞動積極、繪畫細致的優點,經常表揚她,打消了同學對她的歧視心理。一學期后,她的口吃癥狀減輕,性格開朗了許多。我特意讓她當小組長收發作業,當勞動委員督促值日生,與班干部一起辦墻報,她原本呆滯的目光中經常閃著激動、興奮的火花。這個干什么都慢半拍的女孩,在學校運動會四百米決賽中,出人意料地奪得了年級第一。我興奮地表揚她:“你真行!”同學們也七嘴八舌地夸贊她。她在日記中寫道:“……雖然跑完后我又累又難受,可我心里比蜜還甜,因為老師和同學都夸我……”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要讓兒童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教師要時時注意發現智障學生的閃光點,保護弱勢群體學生的自尊心,點燃學生自信的心燈,照亮他們前進的道路,他們才會昂首闊步前進。
二、寬嚴相濟,培養自律能力
隨班就讀學生中尤其是男孩往往存在多動性和攻擊性的特點。他們在課堂中注意力很難集中,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經常做小動作或侵犯同學,擾亂課堂秩序。對這類學生只有關愛是不夠的,要“對癥下藥”,將精心施教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多分配任務讓他們有事可做,多提醒規則讓他們牢記紀律,讓好動的學生先靜下心來,坐得住,再對他們進行正常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目的。
我班上曾有一個男孩,由于早產和出生時缺氧,身體和智力發育都比同齡兒童遲緩。剛入學時,他只要一有空就咬手指甲,上課時他要么欺負同學,要么破壞別人東西,要么趁人不備溜出教室,甚至隨地大小便。有一次,他竟然跳進廁所便池去玩水,我嚴厲地批評他,他卻滿不在乎,可當我說請家長時,他才哭著求饒,原來只要他犯了錯,就會被爸爸毒打一頓。憐憫之情讓我停止了批評,從此,我對他學習上放寬要求,而特別注重培養他的自律能力,盡力創造機會不讓他閑著:讓他幫小組長收發作業,當小老師領讀字詞,當專管開關燈的“小班長”……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講臺旁邊,當他忍不住咬手指時,就敲敲他的桌子或輕輕撥開他的手,示意他雙手背后。我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能讓他馬上糾正自己的行為。慢慢地,他上課能坐住的時間越來越長,咬手等毛病也減輕了,再也沒有出現上課隨意亂跑的現象。在我的訓練下,他還學會了按不同訂單給同學分發報紙,我真為他的進步感到高興。可見,循循善誘,寬嚴相濟,培養自律能力,是教育隨班就讀學生的一項基本任務。
三、耐心輔導,培養思維能力
智障兒童的智力低下,如果錯過了啟智的最佳時期,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該把誠摯的愛心和同情心轉化為一種高度的責任心,從智障生求知欲遲鈍,對周圍世界視而不見的特點中抓住癥結,找到啟發他們智力的手段,來喚醒那懵懂的頭腦。
我在教學中注意從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入手,教他們去發現,去感知周圍事物和現象的因果聯系,讓他們學會產生疑問,學會思考,逐步培養分析、比較、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比如:在教“蜻蜓、蜜蜂、蝴蝶”這幾個詞時,我先指著圖片讓智障生認一認,再讓他說說自己觀察到的這三種昆蟲的樣子,說出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他竟能說出蜻蜓捉蟲子,蜜蜂采蜜,蝴蝶很漂亮,它們都有翅膀,都會飛……得到全班掌聲的他,坐得更端正了,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是那樣的燦爛。當然,由于智力的缺陷,對智障學生的教育常常面臨老師費盡心思,他們還是遲遲不開竅的局面。有時在一般學生看來答案就在眼前,智障生卻啟而不發。這時,就要求老師要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信心,用持久的耐心和無私的愛心,充滿期待地去做這一項長期的工作。也許,在辛苦了一百次毫無效果,山窮水盡時,卻在第一百零一次的努力后,迎來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通過悉心培育,智障學生在慢慢進步。每當他們依偎在我身旁聽我教導,把我看成父母般的親人;每當家長眼中閃著感動的淚花,把我當作知心朋友時,我就更深刻地認識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也悟出教育成功的關鍵不一定是教師的博學,而一定是教師的博愛。作為一名園丁,我將繼續善待每一個花朵,尤其要加倍關愛那些弱苗,別樣幼苗別樣的愛,讓他們也能享受師愛的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曉蕾.隨班就讀自閉癥兒童轉化例談[J].現代特殊教育,2015(1):69-70.
[2]蔣峰梅.隨讀生心理輔導例談[J].現代特殊教育,2000(5):19.
編輯 郭小琴